创新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在竞争风云尤显激烈的今天,企业中生产工艺的革新就像产品更新一样同等重要,只有迎难而上,不断创新的人,才能在生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石屏北门豆腐厂厂长杨志坚就是一个脚踏实地,步步走在创新道路前面的成功人士。
走进杨志坚新建起的新型豆制品加工厂,崭新高大的厂房、极其气派的现代设备让人振奋。“这是从上海引进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豆制品生产线。从清洗黄豆—打浆—过滤—煮浆—提皮—成形—烘干等十几道工序,大多均是自动化流水作业。”杨志坚的双手摸着一件件闪闪发亮的不锈钢机械,脸上洋溢着内心的激动。2007年,杨志坚咬咬牙筹集200多万元,在县城新开发区征地两亩多,建起了这个现代化豆制品加工厂,终于了却了他多年的夙愿。
石屏北门豆腐厂始建于1954年,1972年成为县属集体企业,当时取名叫“石屏县北门豆腐社”。石屏豆腐自古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计划经济的30年中,该厂生产的豆腐皮已从周边县市走向省内外,并十分有名气,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地方的人以吃到石屏豆腐为荣。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年,该厂改制为个体企业,作为该厂老员工的杨志坚的母亲成为该厂厂长。2004年,杨志坚接过厂长这个重任,他立志首先要在工艺和品牌上下功夫。
早在1979年,初中毕业的杨志坚就在母亲工作的北门豆腐社干临时工。他从磨浆、压浆等活计干起,几年中掌握了包括点浆在内的所有工艺。面对多个厂家及小作坊的降价式无序竞争和鱼目混珠的石屏豆制品市场现状,杨志坚心急如焚,他将自己精心雕刻的有“北门豆腐”字样的橡皮模拿给厂领导看,建议在豆腐上印上自己的牌子。这一建议虽被采纳,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人嫌麻烦,这些字样就很少印在豆腐上。
接手厂长后的杨志坚在厂里实施起他做大做好豆腐产业的抱负。首先他在豆腐制作流程设备上进行了更新,并对加工厂房进行了卫生型改造,还要求员工统一着工作装上班。印上“北门”两个字的豆腐,与其他厂家的产品明显地区别开来,从而在外形上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有了区别。在狠抓质量的措施中,杨志坚还把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长和个人头上。这些有效可行的技术措施使印有“北门”二字的豆腐产品成为该厂响当当的品牌,价格要比同类产品高出15%,工人们越干越有信心。
2005年和2006年,市场上的黄豆、燃料开始涨价,而豆制品却出现竞争性降价,面对这种情况,杨志坚成竹在胸,他理智地采取严格把好质量关,固定供货渠道这两个办法,始终坚持自己的价格不变,由此在几次降价的市场风浪中,北门豆腐厂没有吃亏。
节能降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和国家出台的“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给传统生产方式的石屏豆制品产业敲响了警钟。然而对于杨志坚来说,这是再一次为他早就想改建现代化生产的理念注入了强心剂。他回忆说:“前几年豆制品市场的无序竞争让我有了清醒的认识,传统品牌的确是一个优势,但能在无序竞争中勉强生存,这种现状是暂时的,如果不在技术革新和设备上下功夫,达不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要求,就会被进步的历史淘汰。只有把传统工艺融合到现代生产方式中去,石屏豆腐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企业才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杨志坚义无反顾,倾其所有,并以借贷的方式凑足建设新厂和购置新型豆制品设备的资金,与上海厂方签订了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协议。在刚安装完毕的新设备前面,杨志坚说:“一切具备,只欠东风了,月底,上海厂家派技术员来调试后,就立即开张生产。”
杨志坚担任厂长的时间并不长,经营资历也不算深,然而,他却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追赶时代潮流,以质量品牌去谋取商业效益,从而使北门豆腐厂成为石屏县率先利用现代化自动设备生产豆制品的厂家之一。
(本文刊登在2009年3月24《红河日报》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