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捧日丹心献余热

捧日丹心献余热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苑克俭同志是位勤奋好学、艰辛笔耕、诗语不凡的多产诗人。他在《自述》一诗中写道:“戎马生涯正少年,征途坎坷望书山。”记得是2004年4月30日,克俭又把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苑克俭诗词选集》寄给我。2009年,华艺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苑克俭诗词续集》。这是克俭学诗、写诗、发表诗作的感人写照。读了苑克俭上述“抒怀”的言志诗,催人奋发向上。

苑克俭同志是位勤奋好学、艰辛笔耕、诗语不凡的多产诗人。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与他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吕梁第十军分区政治部工作。那时,他的年龄很小,虽然有些腼腆,但却聪颖好学,惹人喜欢。尤其是他善于动脑、善于钻研、善于苦学和追求上进的革命精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正如他在《追求》诗里所云:“博览图书求万卷,精思奢望笔花生。苦吟触景深情处,善改描龙贵点睛。”(《苑克俭诗词选集》第83页)他在《自述》一诗中写道:“戎马生涯正少年,征途坎坷望书山。”这正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从稚童“戎马”到古稀之年,虽然征途坎坷,但他仍意志坚强地“笔花生”与“望书山”。

淮海战役胜利不久,我于1948年底,在山西省的新绛县与克俭惜别。当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在临汾我随“战斗剧社”二队队长、老红军、著名作家刘伍与党委书记、老八路、著名电影艺术家杜占奎(杜子)等同志,在向西北大进军中到了第一军文工团。从此,我与克俭分别多年,然而心中一直思念着这位奋发向上的冀籍战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从不远万里的大西北——宁夏,两次去北京史家胡同20号与其见面。战友见面,喜出望外,一如既往,互忆当年。宛如克俭诗语:“亲如兄弟意延绵。”后来,他寄给了我一本《诗词剪辑》,其中有不少是曾先后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的上乘精品。

记得是2004年4月30日,克俭又把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苑克俭诗词选集》寄给我。他在《自序》里写道:“早期的诗作已散失,现尚存诗词800余首,已公开发表诗词作品200余首,曾获奖5次。”读着此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近千余首的诗作,振奋人心。这是一个坚强的军旅诗人辛勤笔耕的艺术精品的结晶。800余首诗中,有一首名曰《忆往惜别》的七言诗,读后使我忆起了十分区的战友们在新绛惜别时的情景。苑克俭的诗写道:“临汾城外北营盘/惜别依依互赠言/洁似琦珰情缱锩/亲如兄弟意延绵/难能创业傍汾水/可贵从戎向玉关/挥洒篇篇多壮志/会当相见蔚征然。”读苑诗之后,思绪万千。当年,我与克俭是同龄的从戎人,也属“创业傍汾水”的宣传员,曾与杜占奎等同志一起,在临汾西北人民艺术学校第二部旁听音乐与美术。新绛、临汾一别,弹指一挥,转瞬数十载。十分区的战友当年为我送行的动人情景,一幕幕地闪现在眼前。战友们不仅“亲如兄弟”而且“亲如姐弟”“亲如姊妹”。刘仕彬、佟燕、张苏雯、韩燕青等,都是我们的大姐姐。石毅茹大姐视我犹如亲弟弟。分别时,她飞针走线,为我赶制碗套的身影,令人难忘。当年战友“洁似琦珰情缱锩”。

多年来苑克俭笔耕不辍,持之以恒,创作不止,硕果累累。2009年,华艺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苑克俭诗词续集》。其中首次面世的诗作178首,已发表过的诗、词、曲、联51首(副),二者合计229首,大多都是新作。每首都饱含着诗人的辛勤汗水。

苑克俭同志离休后,做到了周恩来总理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他离而不休,努力奋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堪称离退休干部的表率。在《钗头凤•病中吟》中,他这样写道:“春潮远,长梦乱,满城春色情无限。狂飙至,我人多疾,奈何疑惑,一腔思绪,急!急!急!心依旧,身还瘦,泪潸襟湿神伤透。愁云密,烦波继,百川烟雨,漫天飞絮,忆!忆!忆!”(《苑克俭诗词选集》第14页)这是克俭学诗、写诗、发表诗作的感人写照。人“虽在病中”,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钗头凤•病中吟》一诗中的三个“急”字,展现了诗人那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这种顽强的奋斗精神,对一个年逾古稀之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言为心声。他在1993年4月16日,连写了两首《六十抒怀》。其一言“年逢花甲又阳春,日感身轻多味津。锦绣前程心尚壮,纷繁往事忆犹新。无情岁月催丝鬓,有志书山探径人。余热生辉映晚霞,吟诗泼墨长精神。”另一首《六十抒怀》又写道:“人生六秩更欢娱,哲理分明肯探珠。梦笔花弧缘学浅,知音者少愧才疏。怀开意爽常寻句,心旷神怡好读书。遥望南天思一统,何时海峡变通途?”并在《桑榆晚景》(1996年3月30日)中写道:“离休生活乐无央,传统精神善发扬。淡饭清茶欣体健,华章丽句诵心康。忧睁冷眼对污吏,安度余年伴夕阳。捧日丹心献余热,桑榆晚景满霞光。”读了苑克俭上述“抒怀”的言志诗,催人奋发向上。作为离退休干部,都当学习他的勤奋精神,力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美满生活,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而“捧日丹心献余热”。

克俭的《古稀抒怀》更是鼓舞人心,激人奋进。他写道:“纷纭世染鬓如丝,百味人生自可知。往事沉浮催壮志,累年勤奋识玄机。文无丽句千秋诵,身有清风两袖依。久病犹如夕阳晚,余霞尚映满天诗。”一个久病诗人“累年勤奋”“文无丽句千秋诵”和视“久病犹如夕阳晚”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清风两袖”的高尚情操,必定使其“余霞尚映满天诗”。离退休干部只要有这种拼搏精神,尽管“失之东隅”也能“收之桑榆”!诗人克俭对写诗的勤奋,不仅是对自己的鞭策,而且亦是对广大老年与青少年诗人的莫大鼓舞。

早在1948年,诗人苑克俭尚是个不满15岁的少年时,就胸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投笔从戎,奔赴战场。他参加了李国良将军领导的华北新编第五旅随营学校,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优秀“学兵”。诗人在新韵《鹧鸪天•忆少年脱坯》一诗中写道:“乍暖犹寒雁过时,冰碴刺骨破皴皮。模滴点点凝心血,坯铸行行抗日诗。天壮胆,地深思,即将阔步举旌旗。追抒烽火当年志,汇入新天战士词。”此诗逼真地描绘出诗人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继承学习八路军抗日救国的雄心壮志。他以当年八路军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举为榜样,在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并向解放区大举进犯后,立即“举旌旗”踏上了民族解放的征途,成了我军的一名少年文艺战士。而今,虽然已是古稀之年而离休的干部,但他那少年时的爱国主义之心依然炽热不泯。

毛泽东同志讲:“诗言志。”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诗人克俭在人生道路上,虽然历经坎坷,但他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忍辱负重的坚韧意志。一颗红心向着党,理想信念不动摇。1985年1月3日,他在《暮年志趣》写道:“壮心老骥亦风流,伏枥犹存千里谋。岁月辉煌余热献,胸怀坦荡晚情留。吟诗不觉青春远,起舞浑忘白发稠。遥望云霞美如画,寄情山水乐优游。”诗人克俭自幼热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进入暮年,他依然忠心耿耿,用优美、健康、鼓舞人心的诗词服务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如他于1985年写下的《献余热》一诗所云:“丹心皓首志催巍,余热雄风煜夕晖。报国同舟总欣忭,胸怀坦荡助腾飞。”

毛泽东同志说:“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诗词亦然。克俭的诗词创作正是因为他对生活无限热爱,所以才能多产。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时,克俭曾有诗曰:“繁荣创作昆仑劲,深入生活渤澥功。”由此可见,诗人对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多么的重视!从《苑克俭诗词选集》与《苑克俭诗词续集》可以看出,其作品涉猎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笔流畅,语言淳朴,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富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正如诗人在《苑克俭诗词续集》的前言中所云:“其内容大体有缅怀纪念、讴歌改革、山水田园、城乡新貌、山川花木、奥运颂歌、咏物抒怀、亲情友谊以及讽喻邪恶、鞭笞腐败等。其形式有诗词、曲、联、民谣、自由体和一七令等。”读起这些诗作,倍觉亲切,感人肺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人做到了“四善”,即善于学习社会、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反映生活、善于描绘生活。因此,其诗词生活气息浓,且意义深远。其反映生活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充盈了独自的诗家语,而且都具有独自的词汇、语法、逻辑与修辞,这是对一般语言进行提炼而成的诗词语言。

克俭同志在《苑克俭诗词续集》的前言中还写道:“1984年离职休养,每逢病情好转,坚持学习和吟咏至今。”他还总结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写诗作词的“三老”经验,即“活到老”“学到老”“吟咏到老”,并概括了自己创作中的两个“三边”法,即“在职时边工作,边治病,边吟咏”。从而创作出了“久病犹如夕阳晚,余霞尚映满天诗。”他的诗词,鞭笞了腐败,讴歌了中国共产党,赞颂了中国人民。

对克俭大作的出版问世,第一,热烈祝贺!第二,向诗人、战友学习。愿战友健康、长寿!“夕阳江天无限好。”我深信,奋进在诗坛上的诗人——克俭同志,定会在诗词创作上“诗词书画”更上“一层楼”!

2011年8月30日于宁夏吴忠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