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贺龙同志是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挺进冀中是贺龙率领120师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活动。部队到达冀中后,他与政委关向应团结一心,与聂荣臻、吕正操等共同战斗,在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敌斗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帮助冀中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他亲自指挥了齐会、陈庄等战役与战斗。在做群众工作时,贺龙经常深入基层。他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与冀中的地方干部亲密无间。在壮大人民军队上,他紧紧依靠我党地方干部,使120师部队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一年内,即由初到冀中时的6000人发展壮大到21000人,与日军作战100多次,歼敌4900余人。
一九三九年,贺龙驰疆场。
从晋绥边区,挥师吾故乡[2]。
亚五亚六[3]团,抗日打胜仗。
雄师一二〇,冀中享名望。
贺龙在溪村,把区书[4]拜访:
“扩充子弟兵,请书记帮忙。”
区书对贺龙,和蔼把话讲:
“首长勿客气,拥军理应当。”
贺龙笑开颜:“感谢地方党。
动员兵与马,奖你银手枪。”
区书回答道:“兵员和军粮,
由我来动员,老总[5]把心放。”
一个星期后,区书访师长:
“任务已完成,兵强马又壮。”
贺龙特满意,取出银手枪。
区书看后言:“好枪啊真棒!”
区书返回家,忙把银枪藏。
吾家母瞧见:“哪来的新枪?”
家父低声语:“贺师长赠枪,
勿告诉他人,给我的奖赏。”
双亲话音落,惊动吾兄长[6]:
“小弟快来看,爹又换了枪!”
吾家四口人,对枪细端详:
“师长自卫用,怎能离手枪?”
事情过三天,家父谒师长:
“手枪你留用,我有驳壳枪[7]!”
师长与区书,军队和地方,
团结一条心,共同打东洋[8]!
写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后
【注释】
[1]2011年12月,我应邀出席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延安召开的第11届年会,12月12日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再次见到了贺龙用过的那支银色手枪,倍感亲切。抗日战争时期,贺龙把这支手枪作为奖品,曾奖给过家父。不久,家父考虑到这是师长的自卫枪,于是又把银色手枪送还了贺师长。
[2]“故乡”指冀中抗日根据地。
[3]“亚五亚六”是120师715团和716团的代号。
[4]“溪村”即深北县北溪村;“区书”指家父范长林,时任中共溪村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
[5]“动员”是当时的“统战”用语。党的政策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地方干部只要向群众一“动员”,马匹、军粮和壮丁,都会自愿献出。“老总”是冀中人民对贺龙的尊称。
[6]“兄长”是诗作者的胞兄离休干部范大水。
[7]“驳壳枪”亦称盒子枪,即连枪。家父用的是德国造的三号连枪。
[8]“东洋”指日寇侵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