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真真 龙 倩
人物名片刘天博,男,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运动员。2011年5月,代表中国健美操队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世界杯总决赛获三人操冠军与六人操冠军;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代表中国获得六人操与团体冠军;2012年健美操世界锦标赛获得六人操冠军等荣誉。
2013年,世界健美操冠军刘天博,带着他的授业之梦来到北方民族大学,在贺兰山脚下,开启了一个体育健将的下一页人生篇章。此时,他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位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他是“90后”,生日再过18天就是1991年。“摘下光环,我并不完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想家的孩子
4岁的时候,当所有同龄的孩子都在父母亲的庇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享受童年的欢乐时,刘天博却被送到了寄宿式学校。父母把他送去的原因很简单,“太调皮,让老师好好管教一番,”他说,“脚尖和膝盖绷不直,老师就拿木棍‘啪’的一声打下去。”
两年过去,6岁的刘天博乖巧了很多。父母本想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小学,可老师说他运动天赋好,不练习体操就可惜了。当时正好碰上吉林体育运动学校和一些杂技团在招生,父母也就决定让他去试试。表演结束,杂技团和体操队都被他的表演惊呆了,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就这样,刘天博进了吉林体育运动学校。他们上午学习文化知识,剩余时间训练。体操的很多动作都存在危险性,刘天博从那时候开始,身上的伤就没间断过。手指、手腕、肘关节、肩、脖子、后背、腰、胯、膝盖、脚……凡是能想到的身体部位,他基本都留下过伤。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好,老师就让他一直练下去,整整练了11个小时,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他说:“当时都已经虚脱了,脑袋晕晕的,而且这个动作还存在危险性,做一次受伤一次,就是一直在受伤,一直在受伤。”
超负荷训练后的第二天刘天博就生病了,高烧39度,治疗了一周都不见好转,父母就把他接回家了。回到家的那天晚上,喝着妈妈煮的白米粥,吃着辣白菜,第二天病就好了!“现在想想,那时候可能是因为太想家了!”刘天博说。
冠军的自救
2011年,在健美操世界杯保加利亚站的比赛中,刘天博代表中国国家健美操队摘得了健美操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光彩熠熠的他,在那一刻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填补了2010年因伤退赛的遗憾。
2010年,“那时候别人如果见了我肯定都以为我是疯子!”刘天博说,“我在宿舍不停地重复着推凳子、拉窗帘、关窗帘,开电视、关电视,用被子蒙脸上,又掀开,蒙上、掀开,起床、躺下……”当时刘天博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中,急躁、恐惧、不安、惶恐都围绕着他,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让窗帘紧闭着,让黑暗把自己包裹起来,脸色更是异样的惨白。“当时觉得我活着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我的生活也失去了方向。”他说。
因为,就在比赛前两个星期,训练中的一次托举,他一不小心导致右脚第三次受伤,而这一次更为严重,腓肠肌拉伤,韧带拉伤,还有骨分离,整条腿都扭曲,动弹不了。教练让打石膏,刘天博不同意,因为他想登上2010年世锦赛的舞台。
脚上厚重的石膏时刻提醒着他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残酷,他躲在房间里哭了整整3天,眼睛肿得都睁不开了,因为他知道这场比赛对于他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能参加这次比赛也就意味着自己有可能会失去第二年的参赛资格,自己的健美操生涯也有可能就此结束。
当刘天博在伤痛中挣扎时,他的教练王老师刻意送给他一本书叫《20岁决定男人的一生》。刘天博无奈地翻着这本书,在不经意间觉得那些内容讲得很有道理,他开始反思自己,和自己对话,他对自己说:“刘天博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明白后,刘天博开始做健美操的恢复训练。主要恢复上肢力量,做完单肢立地,浑身上下疼得全是汗,他就那么忍着,直到他站在了世界健美操冠军领奖台上,高举奖杯。
【获奖理由】
抓住人物独有的特点和经历展开故事,让生动跃然纸上。精练的写作中,作者没有刻意拔高人物形象,质朴的写作风格反而让人物的本真紧紧抓住了读者眼球,从心底里接受并信服这样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