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娟
在学校即将迎来30周年校庆之际,记者采访了学校元老级老师肖忠,回眸学校30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回忆那艰苦创业、筚路蓝缕的岁月,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
关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筹建宁夏民族公学的那段经历,已尘封多年,但是肖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历历在目。
肖忠被调来参与筹建宁夏民族公学之前在吴忠市委宣传部工作。1978年冬,他有幸被中央党校三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学习期间,他被任命为筹备宁夏民族公学小组副主任。“当时我感到十分突然,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人征求过我的意见,再说我还在学习。”肖忠说。
1980年冬,他从党校学习回来,就接到区民委的通知,要求他速来上班,他和同样是民委先期调入的几位同志就挤在民委办公室里,一起学习研究工作。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他们曾设想在政府附近借几间公房,或租几间宾馆办公,但借房未果,租房开支过大,为了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校园建设上,大家就把办公条件降到最低标准,在唐徕湖畔买了十多间农民闲置的土坯房,稍加维修达到不漏雨、不透风的标准,装了一部电话,拉了几盏电灯,就开始三年多的民族公学筹建工作。“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对建设宁夏民族公学,十分重视,抓得很紧,从年初决定建设民族公学到年末,以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出的有关建设民族公学的文件就多达7件。从建校宗旨、培养目标、土地划拨、预留将来的发展空间均有明确具体安排。”肖忠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的高度重视和紧迫感;另一方面,给参与筹建工作的所有同志,增加了压力,深感责任重大。
“搞基建的同志每天奔波在老城和新市区之间,工地上连一间休息的房子都没有,去工地的公交车,又少又不能直达,两头都要走一段路,再搭一段车,当时学校西面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带尚未形成,学校的工地位置又正好处在风口上,一遇大风,就沙尘飞扬,睁不开眼睛。”肖忠记忆犹新,同志们早出晚归地工作,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十分辛苦,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经过大家的努力,在1981年末基本上完成了工地的“三通一平”,设计院也完成了整体设计和一期项目的设计蓝图。
筹建进入第二年,肖忠决定基本建设施工盖楼与选调教师,组织教师队伍要同时进行。肖忠先后走访了教育厅、科干局了解宁夏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全国重点高校、老校、名校分来的一批中年知识分子的分布状况和工作状况,然后再一个个议商、动员。“当时各单位、各学校普遍缺少素质较高的干部,要调走人家一个人,不经过上上下下多次求援,很难做通工作,最后就是用人单位同意放行,还要我们自己去打通被调人员的思想工作。”但是在肖忠等人锲而不舍地努力下,终于调入了一批毕业于北大、北师大、人大、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
1983年筹建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学校的基本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两栋学生楼、一栋职工家属住宅楼已经建成,学生食堂及配套建筑、浴室、车库先后动工,按原定计划一起开工建设,均可在1984年夏季全部建成,实现当年招生。此时,肖忠同其他人员一起赴全国各民族学院参观学习,就民族院校的办学经验,学校管理的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学生生活待遇,如何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向老校同行请教。参观回来后,他们一方面抓紧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接受其他民院提供的经验,增补了管理、疾病救治等后勤保障工作。
1984年4月,教育部同意国家民委筹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在宁夏民族公学的基础上扩建,在校学生规模为2000人。招生对象面向西北地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由国家民委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紧接着,由国家民委组建新的筹建班子,6月初入住学校主持工作。一方面完成了由宁夏民族公学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转型,一方面能按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商订的计划,从1984年开始招生。
为了适应招生计划的需要,新的筹建班子下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基建处。肖忠受命主持教务处工作,第二年被任命为教务处处长。教务处下设教务科、科研科、学生科、电教科、教材科,分管教务、学生管理、科研、招生等事项,直到1995年初退休。他在教务处处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
最后,肖忠由衷地说:“祝愿北方民族大学明天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