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中浪翻江

诗中浪翻江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机会读到陕北高原刘西英先生的诗作,十分高兴。朋友荐来刘西英的诗稿,说这是一位在延安工作的诗人。读刘西英的诗,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以上的画面。刘西英这里是想说明去除非诗的杂质,形象生动。人文山水,情爱草木,禅悟人生,形象诗学,从这四个方面让我对刘西英的诗歌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黄庭坚有诗“梦成风雨浪翻江”,借两位大诗人诗句寄语诗人刘西英。

叶延滨

有机会读到陕北高原刘西英先生的诗作,十分高兴。朋友荐来刘西英的诗稿,说这是一位在延安工作的诗人。这让我立马有了一种亲近感。陕北高原那是留下我青春记忆的地方,高天厚土,青天明月,一层层的阳光洒在这片高原上,积成金色的山峁。在这块高原上,我生活的年代,那些比泥土还要朴实的农民,把自己称作“受苦人”,他们最自豪的能耐就是“能受苦”!俯下身子,让春色染绿荒原,伸直脊梁,能把天捅个窟窿。读刘西英的诗,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以上的画面。这是一个在陕北高原上,为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歌唱的诗人,他的诗让我们看到一个与高天厚土十分亲近的诗人,一半是书卷气十足的书生意气,一半的高原汉子的自信旷达。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几类诗作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以为也是他作品中较为成熟和呈现诗人才华的部分:人文山水,情爱草木,禅悟人生,形象诗学

首先说人文山水。在诗人刘西英的笔下,天高云淡,山河壮美,这些山山水水经过诗人的笔再现出来,自有另一种姿态,不一样的风采。《望黄河》不长,却气势宏大,撼人心魄:“天地有愁/愁成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人间有怨/怨做一河黄水/一流流过五千年//若有鬼神/请把九曲黄河/一把拉成一条线//若有圣人/请让一河黄水/一朝变得碧浪翻……”一节三行,总共四节,以九十九道弯的黄河,写尽了天地之愁,人间之怨,发问鬼神,思怀圣人,全诗将愁、怨、曲、直、清、浊与天、地、鬼、神、圣、人,全融于黄河这个宏大的意象中,虽还有些突兀,却让我们看到在黄河这个大意象里,蕴含丰富的民族情感,也在诗人望黄河的过程中,看到诗人胸中奔涌的激情。再如陕西黄陵县黄帝庙生长着一棵古柏,名曰挂甲柏,相传曾为汉武帝刘彻挂甲所用。其上多钉痕,斑斑驳驳,俨然鳞片。而诗人写下《题挂甲柏》,却另辟蹊径写道:“一个钉子钉下去/又一个钉子钉下去//有一个帝王/便有一页历史//有一个帝王/便有一个钉子//中国的每一个帝王/都是一个钉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因此被钉得伤痕累累……”诗人十分巧妙地将挂甲这个动作延伸为钉子象征君王,钉钉子象征君王们书写的历史,将漫长的中国历史以一个诗人的视角重新解构,让读者从中领悟其中的深义。这些诗作中,诗人的人文情怀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产生新的意象并得到新的意趣。诗篇精短,意涵深邃。

再说情爱草木。人文山水是诗人将人文情怀与山水融为一体产生的新的意趣。而情爱草木,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界的一草一木之上,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情感光彩的诗美。“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我从牧羊人的眼里/看到了一群羊的忧伤/于是巴不得将自己对草原的/所有向往/都顷刻变成一地草场/让所有的牛羊把我吃光/然后变得膘肥体壮。”这首《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也就让读者在没有草的草原上,看到了诗人那一腔深情。这里情感找到寄托,变成了草原上的草。而在《家乡的山桃花》这首诗里,却将更为复杂的对母亲的思念寄托于山桃花:“那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山桃花/曾是母亲最关注的/别看她不识字,每年春天/她却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在一方纸上/准确地标出它们的位置……”这首《家乡的山桃花》将诗人对母亲的深爱和怀念,都投射到故乡的山桃花上,移情于物,而这物又是富于山乡象征的山桃花。这是中国诗歌传统中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眼下追时髦的写手早就忘了这一传统,然而这是诗歌的基本元素,借刘西英的诗歌,我们也重温了传统之美。

三是诗人禅悟人生。从古至今,写不尽的诗歌,说不尽的人生,七情六欲,酸甜苦辣,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悲欢故事,然而这些故事都引发诗人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人生的意义真的有大师一语道破,那么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大师,如果哲学家真的找到了生命的真谛,那么现在的大学统统应该关门。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在西方诗学门徒笔下,变成玄奥晦涩的朦胧,说不清,道不明,如在云雾中。而在东方哲人笔下,巧取佛教接近生活的禅修,启迪心智,使人生得到感悟、启示且又无法用言语道破,其中的意蕴情趣,使人更加热爱生活:“也许是草木把世界理解成了草木/所以才成为草木/也许是江河把世界理解成了江河/所以才成为江河//也许是星星把世界理解成了星星/所以才成为星星/也许是云朵把世界理解成了云朵/所以才成为云朵//还有山川,还有日月/还有高尚,还有卑劣//我没有强者理解的那么强/也没有弱者理解的那么弱/我是把世界理解成了不止我一个/所以才有了我/并且有了这世上的一切……”诗人在这里写得好像有点绕,但认真分析这些诗句,这首短诗涉及自我确认的困惑与自我确认的意义,由浅入深,由外物入内心,虽然这类诗写得尚还青涩,但禅悟之道确实是诗歌写作一条多彩并充满惊喜的道路。

刘西英不仅写诗,也对诗歌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见解,我想这与他本职做编辑工作,同时也在编一本民刊不无关系。有的诗歌论者谈诗越谈让人越糊涂,而刘西英却在谈诗中以形象感人,以形象表明自己的看法,读来让人心悦诚服。《我就想发明一台读诗的机器》就写得生动幽默:“就像榨汁机/并且可以浆渣分离/这样/我就可以把所有的诗集和杂志/一捆一捆地扔进去/然后看能榨出多少香醇的果汁/同时挤出多少渣子/从此,不仅可以省下阅读那些破诗的/时间……”刘西英这里是想说明去除非诗的杂质,形象生动。同时他也让我想起另一个话题,诗歌是鲜活而有汁液的,这汁液能滋润心灵。那些干巴生硬的假货,无论有什么包装都不是诗。

人文山水,情爱草木,禅悟人生,形象诗学,从这四个方面让我对刘西英的诗歌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多原色多角度面对世界进行书写,使我看到刘西英所具有的才华与禀赋。也许是性格原因,诗人许多直抒胸臆的“言志”,常常打破了诗歌的韵味,像在优美的信天游咏唱中,冒出秦腔吼了一嗓子。诗人痛快了,有时诗味被冲淡了。诗人要率真,要有真性情,同时也要看到,诗歌的写作也是一门枝艺,艺无止尽。陆游有诗“夜阑卧听风吹雨”。黄庭坚有诗“梦成风雨浪翻江”,借两位大诗人诗句寄语诗人刘西英。站在陕北高原上的诗人刘西英,笔健身正,正值创作的好年华,祝愿他笔下将有新高度,也会给读者新佳作!

2016年冬于北京

叶延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常务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先后任《星星》诗刊主编,北京广播学院文学艺术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迄今已出版个人文学专著48部,作品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了国内外50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俄、意、德、日、韩、罗马尼亚、波兰、马其顿文字。代表诗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年—1980年),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1985年—1986年)。还有诗歌、散文、杂文分别获四川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50余种文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