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也说少年强

也说少年强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比赛现场,中国天才少年李云龙第一个完成了任务,但他坐在椅子上听比他后完成任务的安德烈报答案的时候,也许是求胜心切,他怀疑自己“记对了,但摆错了”,于是崩溃得大哭,胖胖的身子瘫坐在椅子上几乎无法起立。但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李云龙可以说是中国许多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典型代表。一个少年仅仅拥有超强的大脑肯定不能算真正强,因为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在真正的赛场上,即使获得了胜利也会自我怀疑,甚至精神崩溃。

这些日子,看过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国际挑战赛中国队对意大利队比赛的观众,头脑里肯定抹不掉李云龙和安德烈这两个少年的身影。在比赛现场,中国天才少年李云龙第一个完成了任务,但他坐在椅子上听比他后完成任务的安德烈报答案的时候,也许是求胜心切,他怀疑自己“记对了,但摆错了”,于是崩溃得大哭,胖胖的身子瘫坐在椅子上几乎无法起立。虽然最后证明这只是个乌龙事件,但他的现场表现让在智力上完胜的国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不应该过多地指责李云龙的“心理脆弱”和“输不起”。这个孩子在现场所经历的情绪的大起大落和赛后要面对的各种压力,已经够他受的了。我们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李云龙拥有一颗超强的大脑,却只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他毕竟只有十二岁,他的性格养成,他的心理素质,都是他所接受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所产生的结果。

我没有看过前几期节目,也并不了解李云龙的家庭和背景。但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李云龙可以说是中国许多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典型代表。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对他们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为了使他们学习成绩更优秀,他们从小被剥夺了玩耍的时间,父母将他们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与培训。他们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他们生活的中心就是学习,目标就是成绩优秀,考试获得第一名。假如考试没有得到第一名,那么在他们看来,天就塌了。

这些聪明的孩子每天都在学习,但是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是被迫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是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发现未知,并主动寻找答案。真正体会到学习乐趣的人,会很享受求知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在赛场上,我们看到李云龙的对手、同样是十二岁的意大利男孩安德烈就很享受挑战难题的这个过程,他真的是在玩一个智力游戏,而不是什么事关国家荣誉的比赛。他不紧不慢地完成记忆,凭记忆摆出人偶,还认真地检查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摆得完全符合自己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他完全不被外界所干扰。

迫于压力学习的孩子,一旦压力消失,往往厌学。如今许多高中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便开始逃课,沉溺于网络游戏,连基本的学分都不能完成,就是这样的例子。

孩子的成长包括心灵、知识和身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德、智、体,三者缺一不可。现在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孩子的智育,为了智育不惜牺牲孩子享受童年游戏、接触大自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磨炼意志,让人变得开朗乐观。让孩子有时间游戏,并且和同龄的孩子们一起游戏,能让孩子乐于与人相处,乐于分享和合作。在这一点上,是孩子们与大人相处无法取代的。虽然也有许多家长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一起玩,甚至一起做游戏,但因为不是同龄人,相互之间无法平等,一旦有了矛盾,或者违反游戏规则,往往是大人让着孩子,这样反而助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自己去判断、解决,从而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那些在孤独的学习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往往进入社会以后很难与人相处,心理也特别脆弱。

说到这一点,我又不得不提到意大利男孩安德烈。在比赛场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他却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我们儿童教育的困境,也像一本鲜明的教科书一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安德烈说他喜欢踢足球,他星期六、星期天和每天下午都没有事,可以踢足球,可以玩。或许因为他喜欢运动吧,他看上去非常阳光,还特别有同情心。当看到李云龙哭得很伤心的时候,他也哭了,因为他觉得李云龙肯定很难过,他很想拥抱李云龙。最后的结果是李云龙获得胜利,安德烈并没有因为胜利得而复失表现出情绪波动,而是走过去拥抱了李云龙。虽然安德烈也拥有超强大脑,但是,他征服我们的并不是他的超强大脑,而是他阳光的形象和他挑战难题时安静而自信的步伐。

李云龙在走上舞台的时候挥着拳头,喊出了梁启超的名言“少年强则中国强”。问题是什么样的“少年强”才算真正强?一个少年仅仅拥有超强的大脑肯定不能算真正强,因为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在真正的赛场上,即使获得了胜利也会自我怀疑,甚至精神崩溃。如果一个超强的大脑探求知识不是被知识本身所吸引,而是因为它带来的荣耀,这个超强大脑也很难一辈子献身于知识探求,这样的少年天才也就可能很快“泯然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