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绸缎一样的时光

绸缎一样的时光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活中,人们喜欢真诚的人,与虚伪、敷衍相反,真诚的人拿真心实意面对人事,往往令人感动、敬重,真诚是一种性情,更是一种美德。这话看似有些世故,但也道出人际交往、人世社会的复杂,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保护或诸种因由,又不能全给人一颗“真心”,或你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真心”的面对。可要以一颗真心交流,这也许需要彼此的熟悉,而熟悉大概需要过程,需要时间,而熟悉后还需要达到彼此的信任……

在生活中,人们喜欢真诚的人,与虚伪、敷衍相反,真诚的人拿真心实意面对人事,往往令人感动、敬重,真诚是一种性情,更是一种美德。

但也有老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话看似有些世故,但也道出人际交往、人世社会的复杂,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保护或诸种因由,又不能全给人一颗“真心”,或你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真心”的面对。

但我们依然期望人与人真心的面对,那种推心置腹、互诉衷肠的交流,可以让人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温暖,一种宣泄的快感和酣畅淋漓的身心释放,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很治愈”。可要以一颗真心交流,这也许需要彼此的熟悉,而熟悉大概需要过程,需要时间,而熟悉后还需要达到彼此的信任……想想,这是何其不易!可见,真心弥足珍贵。

很多次,我发现,得到“真心”其实还有一个捷径,那就是阅读。你与作者不认识、不熟悉,无论古今中外,当你轻轻拿过一本书,用温情的手触摸纸张,透过文字的脉络,就可以走近一个生动、丰富的灵魂,听他真心对你的倾吐,多么便捷!而如果你现在正好不愿意交际,直接走进一本书面对真心,这省却了多少人与人应付周旋的麻烦和劳累;那一刻简单地走进书本里的灵魂,它多么符合你需要简单直接的心境啊……

可阅读中,也不见得都是吐露“真心”的文字——我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听虚伪的絮叨。再华丽的文字,若没了“真心”,也只是一堆令人生厌的“口水”,所以我们在阅读——这个得到“真心”的捷径上,依然还在寻找真心。我的体验是,越是大家名家的文字里,越是用真心,越是有真心,越是敢于拿出真心。当然,一定不能排除“高手在民间”,用一颗真心酿出的好文字也很打动人。

(原载于《小龙人学习报》2014年11月八年级读书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