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荒读”的背后

“荒读”的背后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几日参加宁夏中考语文研讨会,中考内容解析的老师强调,欣赏作答作家作品题,尤其是古诗文相关的作家作品,学生不能光死背作家生卒年月及其作品,而要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知人论世。《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原指要评价人物就要研究他的时代背景;后泛指评价人物,议论世事。”再看延伸义,“知人论世”也是“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

前几日参加宁夏中考语文研讨会,中考内容解析的老师强调,欣赏作答作家作品题,尤其是古诗文相关的作家作品,学生不能光死背作家生卒年月及其作品,而要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知人论世。

何谓“知人论世”?《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原指要评价人物就要研究他的时代背景;后泛指评价人物,议论世事。”再看延伸义,“知人论世”也是“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就是说,欣赏评价作家作品,只有先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气质,再结合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点、文艺思潮等因素,才能准确把握诗文的旨趣。当然作为初中学生,不能要求太高,但欣赏作家作品起码要简单了解作家的生平背景,能联系作家作品来简要阐述作品特点,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这里我想说自己的一点阅读体会。以前读书,只是单单地读眼下的文章,大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意味。但现在,如看到自己喜欢的文字,就很想知道文字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会立马在“百度”搜索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言论、相关作品等内容,一番“大快朵颐”的浏览后,回头再看文字,对文字里倾注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一种全方位、立体了解一个作家的阅读快感。

由文字而想要迫切地认识一个人,这样的阅读,不再是机械地为读而读,而是读中贯通生气,在结识一个朋友,理解一个更鲜活、饱满的生命;这样的阅读,不再是就文看文的浅了解,而是生命和生命的一场相遇;这样的阅读,不再是简单的寒暄,而是会调动个人的人生体验、阅世经验去理解、判断、评价其人其作,是灵魂和灵魂的会晤交流甚至是博弈,不知不觉中已经带上了“知人论世”的探究。

同学们功课紧张,又有考试的压力,这样的阅读可以在寒暑假里慢慢来。

(原载于《小龙人学习报》2013年11月八年级读书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