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念到眼前

移念到眼前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欣赏美术家宋鸣的《写意山水》技法画册一书,学习了一点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也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感受那种将情感移植在山水之中的激情,想象那种挥情洒意作画的惬意。但从宋鸣这本《写意山水》一书里,让我们在欣赏中悄然无声地感知“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花影到床前”的亲近,千山万水不在心外,心路历程并不遥远,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欣赏美术家宋鸣的《写意山水》(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技法画册一书,学习了一点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也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感受那种将情感移植在山水之中的激情,想象那种挥情洒意作画的惬意。大地是山水的画,山水的诗,山水的心!山之形似骨骼,水之态如血液,大地的款款情愫都以自然中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的千姿万态表现出来,画家则根据情感抒发的需求,摄取其中与自己内心戚戚相应、扣扣问声的景象,直抒胸臆,成就艺术。可见在山水画里倾注心的关照、手的润泽、情的宣泄,而后呈现犹如云水禅心一般的精神世界。画家钟情山水,同时山水也滋养了画家的心田,因心造境,首先是塑造胸中之“溪山”“溪水”“溪桥”,而后得到自然中景象的契合,一挥而就。

作为中国画分科之一的写意山水画,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衍生的派别与品类更是众多。自东晋顾恺之《庐山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面世以来,诸如《春山行旅图》(唐·李昭道)《秋山晚翠》(五代·关仝)等一系列著名的山水画,与时代共同经历了岁月的磨洗,其沿袭变迁,与时俱进,巍峨千古,已成为写意山水画的标准与经典。山水画崇尚老庄思想、儒家学识、佛学禅境、师法自然的绘画理论,影响了后代山水画家继承创作方法上的“临古”与“变新”,也影响了欣赏者审美意向的变化与喜好的取舍。时下很多人欣赏山水画作,虽然人在临门观望,领悟画作的深邃意境仍有邻壑之遥。但从宋鸣这本《写意山水》一书里,让我们在欣赏中悄然无声地感知“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花影到床前”的亲近,千山万水不在心外,心路历程并不遥远,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画家眼中有天地大美,摄山取水不是一般性的模拟自然风光;画家眼中有山水,胸中有意象,具有挥洒写意山水的襟怀和气度。作者的这本画册从画理、程式、创作、赏析四个不同的艺术角度,对写意山水画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由浅入深,引导读者在欣赏作品、技法研究和创作实践三个层面从简单“看画”的过程进入复杂“赏画”的历程,在技法学习上,从单纯临摹的起点入手,逐步进入主动创作的实践。

第一章画理,讲述绘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流变,告知读者品评中国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摸写,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是指一幅作品的生命在于内在神韵和表现的精神气质高度和谐,要达到表现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突出的效果,自然天成。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不仅要求“形神兼备”,神似就能气韵生动,真正达到文气淋漓的艺术感染效果。画家书中对“气韵生动”的解说,简洁明了,既解释了从欣赏角度看绘画理论的个性特点,也包含了各个艺术门类相通的共性特点,在理论上为普通欣赏者和学画者解疑释惑。

从规律的探究上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创作上更是讲究辩证法的运用和视觉效果的和谐。第二章程式,对绘画创作摄取的自然景物,诸如山石、水、云、树等的表现方法,从起笔构思开始到景物的取势表现,按照构图上起承转合的规律,细致入微地予以说明,示范直至题款收笔,徐徐阐述,娓娓道来。这让一个不经常提笔作画的人,也有几分忍不住想要捋袖挥洒笔墨一试了。第三章创作,更是详细地展示了山水画创作的过程,给读者作了很好的典范演示。山有原型,水无常态,册中《溪山图》的直觉印象,仿佛是一处渺远的景致,被移到了眼前。天空气旋的氤氲环绕山顶,向四周散开,云气在大地上回转,运行的曲线轨迹借着山形的脉络走势,若隐若显。云卷云舒的气象尽在无色的云天相接处悠然自得,看不到色彩,却把人的思绪绵绵不绝地引进茫无际涯的遐想里,即使是画面的空白处也被纷繁的思绪充实,让“胸有万象”传神地落在了读者的真实体验中。近处起伏的山峦,有的棱嶒突出,有的平缓舒展,绵延着屈曲生情的韵致。有水从涧口涌出,瀑流激起,白浪翻滚,静态的画面传递出无声的动态韵致,山环水抱,使“胸有丘壑”稳稳地扎根在深厚的大地上。山水的情景交融所产生的浑然一体的自然和谐气象,在一幅四尺斗方的白纸上,圆满委婉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作了一次心与自然的情绪沟通,并能慢慢地体悟出一种味道。作者一定是胸中贮藏着广阔的山水,游历很多美景,从中取舍然后倾泻而来。还有近处墨色深奥的松树,层层叠叠的小山,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深邃牵动着人的心思,“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风情,借依背山脊的屋檐缓缓地伸展出来,更有隐士泛舟,临窗闲钓,脱巾独步,溪桥寻吟……多少文人赞叹的儒雅风情,都在这一幅画作里,隐藏着“禅房花木深”的无尽意趣。欣赏画作,读不懂的时候,只看到实的景物和色彩;读懂的时候,却领略到了自然无穷的生机和灵动的文化内蕴!

那些线条、那些色彩,像絮絮叨叨的解说词,像画家九曲回肠,窃窃私语的情感注释,以仁者心动的魅力,照亮读者的眼睛,激发读者的联想,拓展了读者想象的宽度和广度。一幅画浓缩了画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同与理解,物我无二的精神境界勿需言说,就已经无声地展现了——原来画的原理,是画中有话。

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无论二者的转换是否合理,《溪山图》如是,《溪山放棹图》亦如是。这两幅画按不同的创作要求逐一点染示范,各有内在的规律可以模拟,而两幅画拼到一起,则成为一幅对称的卷轴画,除了自成一体之外,两者合而为一,起承转合,互补与衔接之后又能气韵贯通,气象更加宏阔,景象更加宏大,珠联璧合,更显现出山河岁月的磅礴气势。看山水,仍是山水;再看山水,已非山水,而山水之容颜,全在画家心灵的湖面上留下的倒影里。江山绕槛,宛如水墨屏风;殿阁凌空,丽若神仙洞府。森罗万象,海印交参。一道神光,更无遮障(《五灯会元·长芦应夫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版)。虽不能用这几句古人的诗句形容画作,却因为画作理解了古人的诗句,实为收获了诗画合一之功效。绘画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貌似简单的色彩和线条,实则蕴含着墨不能曲尽于心的奥妙。

第四章赏析则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每一幅画都移山水风物于眼前,令人心旷神怡。很多画都以溪山溪桥为山环水抱的主角,可以想象溪山溪桥在画家的生活里积淀了多么深沉的情感。“雨后始知山色翠,泉清方存人心明”。《溪山图》《溪山迎客图》《溪桥寻吟图》《溪山读书图》《清溪放舟》《溪山揽翠图》《春溪歇雨图》,这几幅画里的远山近水,无不带有浓重的“桃花源”情调。微风细雨中,仿佛又传来远古的呼唤: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家园不在别处,这里有自魏晋南北朝至清代数辈画家研讨绘画理论、推进创作实践、相互商榷的厚重背影。画家早已在自己心灵世界的溪山里追寻古人的足迹,临摹古人的气韵,沿溪桥四季吟诗寻芳,漫步日久,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创作风格。绘画,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独抒性灵,发思古之幽的人文情怀,都难脱临古的源头。但先贤的“手泽”不应成为模仿的镜框,临古也不应成为学习的窠臼。《临古》以画说法,专题以临古表现古代文人画追求的云水禅意境界,强调临的是“古意”,是悟得古人心性的妙用与圆润之处,以求心脉相通,毕竟古镜照神。所以,画家画山水,境界到了,人就到了。那些溪山溪桥景中的人物,古朴典雅,令人想到魏晋名士的风骨和气韵,这些人物都是画家自我投射的影像;那些高远、深远、平远的意境,都是画家绵绵延续的画论思绪……

《高山临水之清远》《秋山闲钓图》《松阴幽居图》《临水坐想图》,这几幅画就是画家证悟宁静致远的具体表现。古代画家的人文情怀,在这里仍有闲情逸致绵延,更有当代艺术的灿烂色彩,为其赋予了新的生命气息。那些我们熟悉的山峦造型,以及常见的溪流迂迴,都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田园风光。几幅大型巨作《远望青山》《山高水长图》《山高水长》《山水》《溪山放舟图》,读者在欣赏的时候,有一种恐惊画中人的敬畏,只能悄然而立,不敢高声语。

四季图:春潮带雨晚来急,《春》《夏》《秋》《冬》无不各自呈现诗情;雪景图:《晴雪图》《雪意濛濛》再现北国风光的空阔辽远;诗意图:《唐人诗意图》寓唐诗为诗之高峰,群英荟萃;《王维诗意》,“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景图《云出高树明》《相看临远水》这几幅画可以赏画吟诗;《空亭特为酒人设》其中的诗意昭然若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欣赏《写意山水》中的这些画作,体验了看山看水实畅情的愉悦,也体悟了吃茶吃饭随意过的闲适,更领略了平常心合道的真谛,却原来诗书画印,也在细微处借山水景致参禅悟道。读完《写意山水》,还有很多余韵,只因心拙力穷,言不尽意,还需慢慢阅读欣赏感悟。但是“苍穹无限远,移念到眼前”的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怀,却时时随着那些溪山溪桥的画面波澜起伏,涤荡着心灵的湖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