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着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一九七六年底,我顺利地通过报名、体检及政审,有幸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成就了我们父子两代从军的历史。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和我同为新兵连通讯员的其他连通讯员普遍安排不错,有的被安排到汽车连、有的被安排到机械连,只有我被直接下到深居秦岭深处的基建连,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战士,站岗、放哨、扛铁轨,不到一周,肩膀红肿、胳膊生痛,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给父母写信诉苦,流露出想提前退伍的念头,全没有刚入伍乘火车途经兰州、西安等地到华阴那一路的兴奋和喜悦。父母一看就明白我的意图,又是一番好言相劝和安慰。
到了五月,由于当时“反修防修”的需要,我们部队被调防到新疆,一路走了满打满算的九天九夜,让我第一次领略了祖国西域的浩瀚戈壁和大漠风光,列车未进乌鲁木齐,一场狂风就让军列在大阪城停留了近十个小时。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乌鲁木齐的向往。各连队很快被安排到各自的营区,我们连被安排到距乌鲁木齐六十七公里的天山后峡,在这里一待就是四年,直至退伍。
刚进疆不久,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有一天晚餐后,指导员告诉我:“连里准备让你去团卫生队报到学习,等学好后再回连队当卫生员。”别小看这只是一个卫生员,我真要感谢连领导。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学习让我终身受益。每当自己或家人哪里不舒服,或者遇到什么紧急状况,我都可以凭借自己所学的这些医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置。记得儿子一岁多点的时候,有一次,他把妈妈衣服纽扣拽了下来吞进嘴里,卡得换不过气来,我听卧室里声音有点不对劲,忙过去看时,孩子脸色已憋得发青。我一把拉过孩子,将右手中指塞进孩子口里,把卡在嗓子眼的纽扣挖了出来,若不是学过医,真不知怎么办。一九九一年母亲因脑溢血在老家抢救了十三天,就是我和我们村的村医一起商量方案、给药,让她老人家与我们多处了十三天,也给我们准备后事留出了时间。一九九八年盛夏,我在内蒙古参加全国发展改革委系统研究院(所)长第八次会议,在参会代表考察杜尔伯特大草原返回呼和浩特的路上,一辆飞驰而来的越野车挡住了我们行进的车队,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奔了过来,寻找车上有没有随队医生,他的孩子骑马时不慎摔了下来,现在不省人事。当时,真不知车上有没有大夫,我匆忙下车去看,只见孩子的母亲坐在越野车的后座不停地呼喊着、摇晃着处在昏迷中的儿子,孩子大小便已经失禁。我赶快翻开孩子的眼睑,发现瞳孔有些扩散,四肢已失去知觉,毫无疑问孩子脑袋着地跌出了脑出血。我没敢向大人告诉孩子的病情,只是叮嘱他的父母:“现在一点不敢再摇孩子了,尽可能地保持平稳,耽误不得,赶快上医院救治。”据孩子的父亲说,儿子去年刚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暑期出来玩就出了这档事,后悔不已,我们也深表惋惜。
刚到卫生队,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我们这期学员总共有三十六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四川兵和甘肃兵,宁夏兵只有六人,除我一人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其余均为川区人。那时大家吃饭,常常是几个老乡围在一块,边吃边聊,有说有笑。我刚入伍时个子不足一米六五,又相貌平平,无论是课间还是周日休息,我都是独往独来、孤零零的一人。
卫生队首先给我们开设的是生理解剖课,这门课由班主任张东映老师代,他是一位在一军大和四军大两次学过医的研究生军医,在我们团里颇有声望,学员们非常尊重。生理解剖是以一五四三年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发表的具有划时代著作人类基因组图谱《人体的构造》为基础,经过这些年的逐步完善而成的,我们学习的虽然是为部队学员专门编写的简本,但它可以一下子让人从宏观到微观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哲学关注的我们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的高深命题,具化为人的本身。
学习将近一月,生理解剖约学了一半,张老师在全班进行了第一次考试。试卷分甲乙两组,我考的是甲组试卷。试题是这样出的:请用你学过的生理解剖知识,说明水的摄入到排出体外,要经过人体的哪些器官与组织?看起来这是一个小问题,其实很复杂,几乎与人体有关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有联系。当我看见这道题时,知觉告诉我,如果平铺直叙,一是语言不好组织,文字重复过多,恐怕答题时间不够;二是试题答得简单了,又很难说清。我思考了一下,想到了用方框和画线连接文字的方法,在方框内写主要器官,画线上下标注次要器官,这样不仅可以用箭头连接,省去写从甲器官到乙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之间的关联词,也容易让人一目了然。成绩出来后,我虽然不是全班最高分,得了九十四分,可我的卷子是全班最有创意的。张老师在班上特意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很高评价,要求全班每位学员都要看看我的卷子。忽然间我火了起来,愿意和我往来、碰面点头、外出结伴、磋商学习的学员多了,休息时也有人找我聊天,渐渐地我成了班上冉冉升起的学习“明星”,大家越来越离不开我,假如今天的活动没有我参加,大家就觉得没有意思。实际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三十六岁,在三十六岁以前,我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刚开始谁都不看好我,可一考试,我往往会以第一、第二名的成绩出现,常常让大家刮目相看。
记得生理解剖课上完后,我们实习地选在新疆医学院生理解剖大楼,这里各种各样的人体解剖标本应有尽有,刚进大楼大家十分新奇,还慢声细语、嘻嘻哈哈、耳语不断,可一进解剖教室扑面而来的福尔马林气味,让大家顿时咽喉发痒,眼睛含泪,不知所措,好一会才能缓过劲来。张老师的反应全没有我们那么强烈,而且要求大家不带防护手套,用手去抓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人体标本。学过医的人都清楚,手接触福尔马林溶液后不仅会脱皮,而且附着在人体脏器上的油脂,粘到手上很难一次性洗掉。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老师的要求就是命令,谁也不能违抗。一周生理解剖实习下来,大家几乎都廋了一圈,看来学医也不那么简单。
随后,我们转到新疆跃进钢铁厂职工医院实习,可以说这是大家比较开心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我们分成六个组,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轮流走,所有的圈圈道道、该学的都要学,特别是在妇产科实习遇到一名产妇的接生、内科一名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外科一名难以确诊胃穿孔病人的手术等,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获益匪浅。
那是我到妇产科实习的第二天晚上,病房收住了一位临产的哈萨克族妇女,第三天上班不久,这名产妇就进了产房,当时值班护士让我去助产,这怎么办?既抹不开面子,又不会接生、也不敢接生,可护士不同意。因为我们部队有要求,妇产科的其他知识都可不学,但每一个学员在医院实习期间都要学会接生。分娩对妇女来说具有很大风险,万一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学医的人不会接生,这不成了笑话,我只能硬着头皮去接生。一进产房,心跳顿时加快,还未走到产床旁边,全身冒汗,在值班医护人员的再三鼓励和指导下,随着产妇产程的推进,我的紧张情绪才慢慢消失,学着保护会阴,一步步助产,当产妇宫口开全,胎儿开始拔露着冠,很快孩子头部已清晰可见,压肩提肩,顺手一拉,一个小女孩顺利诞生了。紧接着打孩子脚丫让其啼哭呼吸、清洗全身污物、断脐包扎、打破伤风疫苗,直至确认产妇胎盘全部娩出,接生工作才算完成。通过这次助产,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孩子是女人一生最繁重的体力和心力劳动,可谓身心疲惫,很不容易,男人理应对女人更加关心、更加呵护和体贴。
在内科我们遇到的一名危重病人,是位十七岁的少数民族小男孩,他患了急性上升性的神经根炎,我们配合医生一边紧急抢救,一边眼睁睁看着这名小男孩下肢瘫痪、呼吸肌麻痹,很快就生命终结。说实话,病人没有抢救过来,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多么希望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出现,能够让这名小男孩起死回生。
在外科遇到的那位胃穿孔病人,病情一波三折,情况更为复杂和特殊。他是一位患有胃溃疡史的病人,中午吃完面条后因胃痛加剧而入院。尽管病人胃痛难忍,大呼小叫,可病情难以确诊,怀疑胃穿孔却症状并不典型,X光片胃下看不到游离的气体,医院几次会诊,一个下午都没有得出结论。到了晚上,病人更是疼痛,呻吟声、呼唤声不绝于耳,为了不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医院采取胃肠减压的办法,以缓解病人痛苦。第二天上班后,医院再次组织会诊,还是诊断不清病情。于是,经过商议,怀疑是胃穿孔,经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决定给病人做手术,进行剖腹探查,切口可大一些,以防是其他病以便于处理。可打开腹腔一看,果然是胃穿孔,由于溃疡面不大,胃穿孔后一根面条正好卡在穿孔中央,胃一痉挛胃液未能流入腹腔,因而X光透视就无法看到膈肌下方游离气体。手术结束后,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给我的启示是:学医一定要扎实,来不得丁点马虎,典型症状并非绝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但能够挽救生命,也是学医人为患者解除痛苦的最高境界。
今天看来,我在部队学医和从事医务工作,尽管只有三年多一点时间,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技艺,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思考,可谓好处多多。就像人们常说的:“技多不压人。”年轻时多学一点,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这些年来,我运用当兵所学的一些医术,处置过许多家人朋友所患小病,也听到过不少赞许,虽然原打算做一名出色医生的愿望落空了,可我对祖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关心从未间断。二○○三年四月十四日,中、美、日、德、法、英六国科学家宣布,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应该说这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能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可是,悠悠十载已过,尽管找到了不少致病基因,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但人类远没有征服疑难病症,与人们的期盼相差甚大。我们期待着,二十一世纪兴起的生物技术能像二十世纪物理学主宰世界一样取得新的辉煌,让健康养老服务业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里,我想用一个从事经济研究者的眼光预测,未来二三十年,康养服务业会像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一样充满活力,并逐步取代房地产业,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一五年十月五日,从大洋彼岸传来喜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二○一五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屠呦呦的获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她不仅开创了我国医药科技界首获诺贝尔奖的先河,而且进一步证实了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瑰宝的无比荣光。作为一名曾经学过医的人,我为中国本土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