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序幕是9月14日在赣西奉新附近揭开的。
实际上早在一个多月前,战火的硝烟已经扑鼻而来。
已经被开除了党籍的汪精卫是5月底由上海到达东京的。在樱花盛开的东京,他接受了日本《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针》,根据日本侵略者的旨意,于6月中旬回国,紧锣密鼓地筹建傀儡政府。8月,他在上海召开了一次全部由投敌的国民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建立傀儡政权作好了准备。
为了配合政治上对蒋介石诱降的需要,日本人深知必须先打击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使蒋介石失去赖以支撑抗战的基础。日军大本营指令:
“……决定乘加快在华建立中央政权的势头,于9月下旬把敌第九战区军队消灭在赣湘北境地区,挫败敌军抗战企图……”
侵华日军原归大本营直接指挥,为着指挥方便,武汉会战时设立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是畑俊六大将。
9月12日,日军大本营以确保占领区和维护重要交通线,扶植傀儡政权为目的,在南京新设了中国派遣军(亦称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在华日军,取消原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为了体现阿部首相专一对付中国抗战这一新的战略思想,派遣军总司令部由日本陆军三巨头(参谋总长、陆相、教育总监)之中的两个巨头担任统帅职务:教育总监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官,陆相坂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派遣军下辖的部队有华中的第11军、第13军,华南的第21军和华北方面军(第1军、第12军、驻蒙军)以及第3飞行集团等。
由于确保占领区安全和扶植傀儡政权的需要,派遣军总部对华中地区极为重视,在武汉方面配置有力机动部队,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适时打击湘鄂赣中国军队。
承担这一任务的是冈村宁次任军司令官的第11军。
35岁的日本陆军中将冈村宁次,早在1923年在参谋本部中国班工作时,就被称为陆军中的“中国通”。攻占并保住了南昌,他清楚地看到第九、第五两个战区对武汉的夹击包围态势并未消除。他知道,仅以武力在战场上硬拼,是无法解脱被包围夹击的被动局面的,于是他潜心研究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中日兵力态势以及中国军队的心理状况。他确立的核心思想是:以政治、军事和派遣特务等各种手段,策反杂牌军,孤立以黄埔军校少壮派为主的中央军,然后歼灭中央军。
其计划要领:
一、对第五战区的敌军,置重点于策动广西、四川军队反叛,借此使全战区走向崩溃;其次对该战区的中央军及旁系军加以影响,也要不失良机进行工作。
二、对第九战区之敌,可对四川军及游击旁系军施以怀柔工作,对其他军队(直系军以外)进行积极的谋略宣传,引导其丧失战争意志和走向投降、逃亡……
但是聪明的冈村宁次非常清楚,在中国这样的国度,当战争的性质上升到民族的对抗时,这一套是收效甚微的。所以他在8月15日制定了《江南作战指导大纲》:
作战目的:
作战目的为击败第九战区的粤汉沿线敌中央直系军主力,乘蒋军衰退之形势进一步挫伤其继续战斗的意志,同时加强确保第11军作战地区内的安定。
指导方针:
一、军主力(约两个师团为基干)在隐蔽中做好准备,大概在9月下旬开始行动,将粤汉方面之敌军主力消灭在汨水河畔。在此期间,约以一个师团策应军主力,事先将高安附近之敌消灭后,转向修水河上游捕捉该方面的敌军。
二、实施本作战时以奇袭为主旨,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然后恢复大概原来态势。……
8月下旬,冈村宁次调整了指挥系统,并采用声东击西的迷惑宣传,加紧调兵遣将。日军的报纸、广播电台在大肆宣传说他们将要进攻宜昌和福建,重点指向宜昌。另一方面,第11军各部队正加速向湘赣预定地点集结。
其集结分为三个方面:
赣北方面,准备进攻高安的是第106师团主力和第101师团一部以及军直属部队一部,计约相当于一个半师团的兵力,由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指挥。
鄂南方面,主要是第33师团,在通城附近集结。
湘北方面,为日军攻击的主要方向。进攻的日军是第6师团、上村支队和奈良支队,计约两个师团的兵力。这三支部队准备分三路进攻:左路上村支队从洞庭湖方向偷袭;上村支队自汉口乘船溯江而上,在临湘、城陵矶集结以切断第九战区主力退路,为在营田附近登陆作准备。中路由第6师团沿粤汉线进攻,在新墙河北岸结集待命。右路由奈良支队向平江方面进攻。奈良支队在桃林以南地区集结。
一场大战已摆在了第九战区面前。冈村宁次称这次作战为“湘赣作战”。
薛岳是长沙大火之后以代理司令长官的身份指挥第九战区的军事行动。张治中去职后,他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
进入相持阶段后,湘鄂赣三省已成为中日双方的主要战场,大战迟早会来临,担负这三省军事防务的第九战区首当其冲,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早在4月21日,军事委员会就对第九战区发出指示:
“……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平江与汨罗江线)时,我军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
军委会的指示,经过薛岳率第九战区参谋人员对本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潜心研究,形成的战区作战指导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时年43岁的陆军上将薛岳这位被张治中称作“百战将军”的思想:
敌情判断:
本战区基于最近所得关于敌行动及企图诸情报,有左之敌情判断:
判决
敌似在9月中开始南犯,将以主力由湖北直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战。
方针:
战区拟予敌以严重之打击而开第二期抗战胜利之先河,决诱敌深入于长沙以北地区,将敌主力包围歼灭之。
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
指导要领:
1.战区先于现在位置,以攻击手段消耗敌人战斗力。
2.敌如挟优势兵力前进猛烈,则赣北、鄂南方面努力以围攻及夹击手段,摧破敌合围之企图,不灭不止。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引诱敌于长沙以北地区,捕捉而歼灭之……
理由大要:
1.就敌情论:敌目前主力似集结湘北,攻击重点业已形成,乘势直下长沙甚便,且同时可得海空军之协助。
2.就地形论:赣北、鄂南系山岳地带,崇山峻岭,极碍行动,加之道路破坏,补给联络非常困难。而湘北方面,沿粤汉铁路及其以东地区均为起伏地,颇适于大兵团之运动战,且距离较近,可于短期中攻下长沙,完成战果。
3.就政略论:敌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列强此时均忙于德波战争之解决),应迅速攻下长沙,以炫耀于世界,并为汉奸汪逆张目。
4.综检上述理由判断,敌在9月中进攻,以主力使用于湘北方面之公算确大。
薛岳将自己对战区的战略部署的核心之点总结为八个字: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刚满10岁就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16岁又在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深造的薛岳,个头不高,瘦削而清秀。他不喜欢多说话,唯一的嗜好是看地图。
他俭朴的屋子里满墙都挂着地图,每天他必有几个钟头的时间是花在看地图上。
透过纵横交错的等高线,他看到湘鄂赣三省相交地区,山岳纵横,地形复杂,大有可利用之地形。
由北向南排列的山岳地带:
鄂南湘北有幕阜山,海拔1665米;武宁以南至萍乡为九岭山脉和罗霄山脉(海拔分别为1686米,1774米);萍乡以南为万洋山脉,海拔2104米。各山脉与滨湖平原海拔高度一般相差为300至2000米。山地影响大部队行动,尤其可以影响日军机械化部队运动。
长沙以北的湘北地区,大多数也是山岳地带。新墙河一线有大云山(幕阜山余脉,海拔900米),是新墙河的瞰制地形,为湘北第一道屏障。汨水一线,东有腾云山,西有神鼎山,中有鸭婆山,三山连缀,形成南北屏障,成为湘北第二道关口。
粤汉铁路及长(沙)岳(阳)公路两侧,有王思岩、达摩山、影珠山、古华山相夹峙,道路穿越谷底而过,有利于防守。
湘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以粤汉铁路为分界由北向南画一直线,其左侧有洞庭湖一大沼泽,并有澧水、沅水、湘江三大河流;右侧有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四条河流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山峦交替起伏,形成天然的四道防线。
薛岳每每站立在地图前,脑海中浮现出那里的地形地貌,心中就增了份信心。利用这些良好的地理条件,采取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战略战术,薛岳认为完全可以限制和消耗日军的装备优势,打破日军“攻击第一,包围第二”的战术,摆脱日军的围攻,化被动为主动。
兼理湘省主席之前,他曾做过贵州省主席。地方行政长官的经历以及从围剿红军的战斗中,他已经认识到民众支持对战争的重要。
薛岳在躁动不安的7、8月间感觉到了一场大战的临近。
南昌会战他含泪致电蒋介石要求停止攻击以后,他的内心一直耿耿于怀。回想起自浙沪会战以来他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他预感到了一个雪耻之机的降临。
有“老虎仔”之绰号的这个生于广东乐昌的小个子上将,此刻内心企盼的,是能够坐在这朝不保夕的代理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手握52个师的兵力,与日本人较出他从前的威风来!
他心存不服:小日本真的如此强悍吗?!
但令他内心游移不安的,是判定不清日军将从哪个方向发动主攻,湘北、鄂南、赣北的可能都存在。
因此,他根据三个方向制订了三套作战方案,但这样一来遇到的麻烦是:不清楚日军主攻方向,就不好调兵遣将,重点防守。按照当时的形势,他认为湘北应当是日军的攻击重点,但日军却大肆宣传他们要进攻宜昌,薛岳有些迷惑了。
他没敢将重兵力集中放在湘北,而是三个方向平分兵力,湘北略显优势。
会战开始前,第九战区的兵力部署:[1]
赣中高安、奉新、靖安以西地区为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所指挥的第1集团军第58军、第60军和第19集团军的第49军、第74军和康景濂游击纵队;
武宁以西地区为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所指挥的第72军、第78军;
杨森的第27集团军防守渣津和游击于咸宁、崇阳、蒲圻地带;
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防守湘北新墙、营田、浏阳以及九岭、渣津等地区;
第20集团军商震率部担任洞庭湖防守,控制常德、桃源等地区;
第4军控制长沙、衡阳;新6军、新3军、新5军控制株洲、醴陵、湘潭;第11师驻守岳麓山,作为战区预备队。
战区的另一个预备队第70军驻在长沙附近,作为机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