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列强对中国的干涉

列强对中国的干涉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务院多次强调,停留在中国的美国部队绝不横加干涉各国事务,只会做好警戒任务,而这种警戒绝不是一种干涉。对于南京事件中,国民革命军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国务院还没有定论。那时,外界有这样的传言,即列强部署了一个在长江流域一带抵御国民革命军的计划,目的在于防止国民革命运动的势力蔓延至华北。

上海的美国总领事与国务院常有文件往来,其中一份涉及1927年上海局势饶有趣味的一面。在他们的交往文件未公布于众之前,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在众多交往文件中,有两份是高斯和克洛格来往的文件,它们与《密勒氏评论报》有关。当时,高斯是驻上海的美国总领事,克洛格是美国国务卿。那时,正值国民革命军从广州挥师北上,抵达长江流域一带。

文件提及,1927年3月底,国务院收到高斯领事(1944年在驻中国大使任内退休)的一份电报,内容是向恩德伍德求证源自华府的一条新闻是否正确。当时,恩德伍德是《密勒氏评论报》的华府特派记者,这条新闻便是由他发表的。新闻这样报道:柯立芝时任美国总统,他不情愿与其他国家出兵中国,却在统一指挥的旗帜下,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这种在统一指挥的旗帜下,出兵中国,横加干涉中国内政策略的始作俑者是上海那些顽固的帝国主义者。继《密勒氏评论报》后,上海的其他一些报纸也相继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由此上海一度骚乱起来。因为这是一条关于美国政府如何应对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新闻消息,不仅颇有意义,还是一份非常真实的报道。以下是报道全文:

华盛顿,1927年3月30日讯:白宫总统十分看好时下中国的形势。据政府身边的人说,美国政府不想卷入诸国惩罚南京事件暴乱分子的行动当中。照常人的分析看来,目前上海的局势十分复杂,各国之间应当加强合作。然而,据政府要员身边的人说,美国政府认为当前在中国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并接受它的统一指挥有些为时过早了。此外,美国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再向中国派遣部队。除在中国的外国部队之外,各国还正在向中国加派部队,这些人手足够应对时局。国务院多次强调,停留在中国的美国部队绝不横加干涉各国事务,只会做好警戒任务,而这种警戒绝不是一种干涉。对于南京事件中,国民革命军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国务院还没有定论。

首先发表这则华盛顿电讯的是《密勒士评论报》。在此之前,上海没有一家报社刊载这则电讯,因为来自美国的新闻并没有直接经由美国通讯社传至上海的其他报社。实际上,当时国外电讯只经由英国的路透社传至上海各个报社。而路透社负责美国电讯的传送程序极为复杂,消息从美国经由伦敦传到加尔各答,而后经新加坡到达香港。如此一来,纵然上海的外国人群情激奋,要求政府当局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声音非常强烈,但无论是美国官方的消息,还是美国民众的言论,压根儿没法直接传至上海。

当时国民革命军由南向北进发。为此,数周以来上海的外国人成天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除北京的外交团外,外国政府还相继收到来自各自的市商会、市政府和领事的大量电报,内容无外乎就是要求向中国加派部队,以使各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有切实的保障。此外,这些外国人还在上海街道上新修了不少防御设备,包括战壕、堡垒和数不尽的挡马桩,这些堡垒全部由钢筋水泥建成。与此同时,为了破坏国民革命运动,这些外国人还做了大量的宣传活动。这种破坏性的宣传多体现在形容词的使用上。例如,他们将国民革命运动比作“长江流域的红色巨浪”,说它“听从莫斯科的指挥,听任莫斯科的摆布”。如此一来,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外国人更加惶恐不安。然而,对于国民革命军的北进,法国政府当局没有流露出丝毫慌张,大概是因为他们与中国境内的天主教神父关系比较近,这些天主教神父散布在中国各个角落。记得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及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党早有来往,他们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国民革命军未抵达上海的很久之前。即便如此,为了有效抵御国民革命军,上海的法租界还是在其与中国地区接壤的地方新修了防备设施。

当时,有些国家调遣的部队已经抵达中国;他们之所以加派人手到中国,是由于该国的侨民和驻中国的外交大使一再给外国政府发电报,请求保护侨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这些国家除美国外,还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多年以来,尽管上海的外国顽固派反动分子多次要求各国统一步调,在总指挥下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但是美国政府当局并没有这个意愿,至少对柯立芝总统来说是这样,正如美国驻华府的特派记者在《密勒氏评论报》中所报道的那样。

那时,外界有这样的传言,即列强部署了一个在长江流域一带抵御国民革命军的计划,目的在于防止国民革命运动的势力蔓延至华北。得知这个传言后,出于猎奇心,我费尽周折也没寻到一个曾经读过这个计划的人的踪影。不过,在上海,多半外国人对这样的计划深信不疑,而且他们确信列强们行将按照这个计划的部署行事。当时,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宾馆住宿的地方,经常可以听到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事宜,国民党新贵将从事一定工作的言论。关于中国的军队,老早人们就达成了共识: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这些所谓的军人就是一些衣冠不整的农夫,只要外国的来复枪枪声传来,他们跑得兴许比兔子还快。

当时,这些相对保守的商人和外国侨民是租界利益的既得者,他们不仅经营着上海港的报社,还掌管着多数上海报社。他们还自作宣传,即在长江出海口成立一个规模较大的“自由市”,为此还苦苦等了很久,因为他们确信这一天即将来临。

由于这种舆论的影响,上海市民无不愤恨,差一点酿成了群众性的精神错乱。这是因为之前《密勒氏评论报》刊载的华盛顿电讯道:美国不仅不会干预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还不会与他国合作成立联军,更不可能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一带成立独立区;保障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这些入驻上海的美国部队的唯一职责。在上海市民看来,《密勒氏评论报》尽发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新闻,因而它遭到上海市民的大力抨击,并被他们骂为“黑无常”。那些顽固的外国反动分子趁机搅局说:“这则华盛顿电讯的消息不可靠,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别的列强怎么会丢下我们不管呢?美国政府绝不会下达这样的政令,一定是共产党从中作梗,《密勒氏评论报》上的这则电讯一定是共党的杰作。”

一直以来,《密勒氏评论报》的社论本着外国人让步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则,不然的话,外国人在中国夺取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对于华盛顿电讯相关事件的社论照样如此。这么一来,那些相对顽固的外国人对我很是不满,宣称由于我的因素导致他们的计划落空。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要言论负责人。后来,他们的情绪更加激动了,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当时,高斯是驻上海的美国总领事,他获知这种情绪后,当即给国务院拍发电报,旨在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以下便是这封电报的梗概:

自3月30日这则华盛顿电讯在《密勒氏评论报》刊载以来,不同立场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激进人士十分兴奋,然而美国人却哭丧着脸。不过,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很快就被美国政府当局扼制了。在这期间,不论美国人起初对南京事件采取何种态度,他们目前一致表示,为了找出控制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全局的共产党,各列强有必要联合起来对南京事件采取强硬措施。在我看来,《密勒氏评论报》发表的这一消息绝对是有人凭空捏造的,不可能是真的。因此,我计划加以反驳,还请有关部门授权。不过,上海的局势依旧,因为蒋介石军队的力量很有限,他们无法与这些激进派和肆无忌惮人士的力量相抗衡,只能听之任之了。

国务院第一时间回复了高斯电报。倘若世上有一个外交文件博物馆的话,那么这封复电无疑应该珍藏在其中。因为这封复电不但证明由恩德伍德发表在《密勒氏评论报》上的华盛顿电讯是真的,而且言辞极其委婉,堪称外交辞令的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复电结尾部分还特别强调这则电讯“毫不偏离事实”,倘若高斯先生“认为那是明智之举的话”,有关部门将授权与他,让他加以反驳。以下便是复电的全部内容:

华盛顿,1927年3月31日电讯:1927年3月29日在白宫举办了记者招待会,你所引用的报道内容显然源自这次招待会。总统在答记者问时说,对于向中国加派美军一事,他前天已发表了声明,除此之外,他别无异议。在这次声明中,总统表示没有必要向中国加派部队。不过,总统解释说,发表那项声明时,他很难为情,因为在这之前,威廉海军上将给他发电报,请求美国海军部向中国加派一支由1500名成员组成的海军陆战队。总统回电说,他期望这支海军陆战队足以控制时局,用不着他们当然再好不过了。然而,美国与中国相隔甚远,集合并向中国运送一支部队所要花费的时间可想而知。我们必须有远见,必须预测途中会发生的事情,不过我们相信威廉海军上将对部队的需求量很大。直至总统发表第一次声明,威廉海军上将也没有想出向中国加派更多部队的用意何在。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他所现有的部队相比,加派的部队人数更多。当时,威廉海军上将还调派了三艘巡洋舰,它们一度在火奴鲁鲁停留了很长时间,随时听从他的调遣。几天之前,这三艘巡洋舰接到威廉的命令,随即起航了。然而,我们的部队绝非远征军,保障侨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他们的唯一责任。因而,从性质上来讲,我们的军队仅仅是一支警察部队,以保护好我们的公民为使命。华府当局是绝不允许这支军队卷入任何争斗中的。在中国,目前我们的侨民并没有遭到任何有组织的武装的袭扰,不过先前他们遇到一些没有指挥的逃兵的进攻。不过,从这些逃兵的进攻路数看来,他们绝不可能由一个力图掌权的政府管辖。他们仅仅是一批有头无脑的乱民罢了。我们之所以向中国加派部队,是由于这些逃兵随时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侨民;然而,在中国境内,我们部队所承担的责任始终不变。只有我们的军官才有权统领我们的部队。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没有与其他列强合作,统一行动步调的意思。不过,如果形势发生变化,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我丝毫不知道外国侨民居住的详情,我们的侨民是集体聚居,还是与他国侨民混居呢?据我所知,法租界、公共租界和中国地界并没有截然分开。倘若真是这样的话,为了保障我们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当与其他列强加强合作,一起应对暴乱。以上这些报告实属机密文件,仅供你个人参考。你需清楚《密勒氏评论报》所刊登的新闻消息毫不偏离事实。倘若你认为予以反驳是明智之举的话,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克洛格不久,上海到处散布着有关这封复电的消息,真可谓是一传十十传百。时隔两日,上海的美国商会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列强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提议,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在提议里,上海的美国商会提及“无论正义与否,在美国,其公民是很容易被一些情况迷得团团转的。新生苏维埃政权大肆宣传中国的局势,美国公民现在已经被苏共的宣传蒙蔽了双眼”。

当时,《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兼任商会理事之职。由于《密勒氏评论报》一贯奉行原有的社论准则,而不跟随时事作临时变通,因而继上海美国商会通过列强武装干涉中国的协议后不久,常务理事会便围绕罢免《密勒氏评论报》编辑的商会理事之职的主题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我担任商会常务理事之职一事要追溯至1917年,这一年上海美国商会刚刚成立。令我吃惊的是,这次紧急会议召开时竟然没有邀请我出席。不过,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连忙前往会场。我到达现场时,投票还没有结束。会议召开的这天早上,恩德伍德又给我发了一封电报,从电报里我得知除柯立芝总统外,克洛格国务卿也不赞成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事情。因而,我随身携带了这份电报。到场时,我发现出席这次会议的人不多。我四下看了一番,心中顿生一个念头:这场会议一定是那些反动人士策划的。后来的事证实了我的想法,事情是这样的:紧急会议召开以来,与会人员无不抨击《密勒氏评论报》,他们纷纷站起来发言斥责《密勒氏评论报》的社论态度。在这些与会人员看来,《密勒氏评论报》所采取的社论政策有失偏颇,不仅中国外商的利益为之受损,就连上海美国商业的利益也大打折扣。

趁投票决定尚未结束前,我站起来发言说:“依照目前的情形看来,我认为在座的各位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潜藏在中国内部的危机。当前,在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倘若列强非要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不乐观的局面;那时,情绪波动的激进人士将会在苏俄的支持下奋起反抗,国民党政府也有可能垮台。”之后,就我发表在《密勒氏评论报》上的社论,我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说:“美国政府曾一贯主张不干涉中国内政,我在社论中提出的观点不仅与美国政府的这一传统政策相吻合,而且与美国政府当局的见解相一致。”说罢,我将那份携带的华府专电拿出来,向与会人员宣读了一次。前面我提到华府当局认为保护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美国部队的唯一职责,同时华府一再强调不会武装干涉中国内政,而我宣读的电报证明了这些消息的可靠性

霍尔科普来自特拉华州,他履历丰富。美国法院曾在中国成立了其地方法院,他之前在那里担任检察官,目前则在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我一坐下,霍尔科普就站起来发言说,美国政府贯彻的不武装干涉政策实属无能之举,受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和其他外国人也为之动摇,当然这与《密勒氏评论报》也有很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说,《密勒氏评论报》应当负相当大的责任——他的言辞甚是激烈。上海美国商会的章程规定,商会的常务理事在免职前会收到一份通知书,当然在规定时间里是可以予以驳斥的。就在会议投票决定前,有人提出会议应当按照商会的既定章程进行。尽管这个提议相当合理,但是与会人员无一例外都不予以理会。经过投票表决,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即将我革职。对于这样一个决议,我拒不接受,并表示商会应该按照既定章程,通过组织会员召开会议的方式,解决我是否留任常务理事一职的相关事宜。然而,美国商会一直没有组织这样一个会议。值得一提的是,商会刚通过将我革职的决议,我就公开表示《密勒氏评论报》仍旧秉承一贯的社论政策。

之前,美国和英国的有关报社曾相继派记者前往上海,就上海危机新闻进行专访。就在此次上海美国商会会议结束之后,这些记者竞相给各自的报社回电,表明上海美国商会的最后决议和举措。如此一来,我陆续收到了许多信件和电报。这些信件和电报无一例外都对我表示支持,它们多半由各个教会发来,不仅大加赞赏我的立场,而且期望我与那些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列强斗争到底,始终不要动摇既定的立场。

据我猜想,上海美国商会一定是受人指使,才做出这番举动的。几天之后,我的猜想竟然被证明是正确的。之前,上海有一个瑞文集团,它正是上海美国商会的背后操纵者。那时,上海租界之外发生了一场土地投机活动,活动规模较大,瑞文集团也参与其中。由此看来,这个集团有明显的干涉主义倾向。后来,有人透露说,瑞文集团一个成员之前写好了一份旨在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成立一个独立于中华民国之外的“自由市”的计划。据说,日内瓦的国际联盟收到了这份计划,按照计划,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这个“自由市”将作为列强的殖民地,自然计划具有相当的隐秘性。

在中国,仅有少数几个美国教会站在上海美国商会的一边。那时,在一些人看来,上海美国商会是炮舰政策的实行者,他们公然抨击上海美国商会的举措。这种炮舰政策,不仅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也严重侵犯了中国人的利益。南京事件一度波及到教会,使教会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关当局提出给予一定的补偿的要求。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其中的几个教会竟然予以拒绝了。

上海的美国商会全然不顾外界的反应,一再奉行干涉主义的政策,与美国政府公开为敌。为了实践他们的政策,上海美国商会苦心经营,甚至雇用一位日本人,由他担任他们驻华府的代表。那时,这位日本人的主要工作是为上海美国商会做好舆论宣传。这位日本人就是乔治瑞,他原先在《远东评论》报社工作,担任编辑一职,接受日本人的俸禄。长期以来,他在《远东评论》上发表一些文章,内容全然是为了维护日本的利益。一次,美国总商会召开年会,乔治瑞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做演讲,讲词中提到一项对亚洲的新政策,希望美国政府予以考虑。他将这个新政策命名为“善意干预,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防止被莫斯科赤化”。后来,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乔治瑞转而担任这个傀儡政权的驻华府代表,薪水颇高,每个月可以拿25000美元。

希金斯受美联社的派遣,一度入驻华盛顿,然而当时恰好在上海。对于美国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相关事宜,美国各报都有报道,希金斯浏览过后,据此拟了一份摘要。他特别提出了一个现象,起初,对于中国境内的新闻,美国报纸多多少少都不关注;然而南京事件发生后,美国报纸竟然将中国境内的新闻大肆刊印,不仅篇幅较长,就连标题也采用大字幕。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新闻都是美国的特派记者从中国发过去的。如此一来,美国的头一条重大新闻全关乎中国的情形,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舆论界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事情发展到后来,美国的报界无一例外都表示绝不支持列强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坚决不赞成美国与他国合作,因为这有可能使美国卷入大规模的战争中。据《文学文摘》的摘要,此次美国各报的主笔无一例外都支持柯立芝总统提出的政策,在此之前类似的情况很少发生。为了发表新闻,希金斯做了一番调查,调查显示,美国国务院之所以提出不武装干涉中国的政策,是因为美国报纸社论不支持对上海进行的惩戒事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