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沙棘(黑刺)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Osyris rhamnoides Scop.—Rhamnoides hippophae Moench—Hippophae littoralis Salish—H.angustifolia Loddiges—H.sibirica Loddiges—H.stourdziana Szabó—H.rhamnoideum Saint Lager
一、生物学特征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落叶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雌雄异株。枝灰褐色,雌株具粗壮棘刺,与枝同色,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 cm,宽4~10cm,两端钝尖,全缘,上面幼时被银色鳞斑,后渐脱落,呈暗绿色,下面密被银白色鳞斑,呈银灰色,中脉明显;叶柄长2~3 mm。短总状花序生去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无梗,雄蕊4;雌花具短梗,花萼筒囊状,萼裂片2。果实近球形,直径5~8mm,橙黄色或橘红色;种子褐色,有光泽。花期5月,果期9~10月。
沙棘果
据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调查时测得株高76~250cm,冠幅平均67cm×60cm。叶长3.5cm,宽0.6cm。果实近球形,长平均6mm,宽平均4mm,,果实千粒鲜重平均48.3g。根系入土深度平均45cm,幅度平均20cm,侧根数平均为3,根系集中部位为地面以下31cm,根颈长度10cm,直径5cm,侧根长16cm,侧根直径0.4cm。
二、自然分布状况
沙棘分布于宁夏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及固原市河川、黑城至西吉将台一线以南各地,生于向阳山坡、林缘或河滩地;在宁夏中北部山地和沙区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沙丘间低地也有分布,或为小面积人工治沙造林地。2006年9月14日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孟沟村西湾测得自然生长状况为2株/m2。在距固原市城东2km市党校西侧的阴坡上有约1亩的沙棘,株距为35~100cm,自然生长状况为1株/m2。
沙棘枝
三、生境及群落分布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处东经105°58′~106°30′,北纬35°24′~36°38′之间。年平均温度6.2℃,≥0℃积温2942.9℃,≥10℃积温2259.7℃,年降雨量468.2 mm,年蒸发量1772.6mm,干燥度1.60。调查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孟沟村西湾,位于固原市以南19km处,海拔2052m。生境为黄土丘陵坡地,坡度30°,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肥力中等。中生环境。所处群落为沙棘灌丛,含有植物25种,隶属于12科:胡颓子科、菊科、禾本科、豆科、伞形科、败酱科、石竹科、川续断科、龙胆科、瑞香科、玄参科、车前科。群落总盖度80%,分为三层:第一层沙棘、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高度50cm,沙棘分盖度65%;第二层甘菊(Dendranthemum lavandulifolium)等,高度30~32cm;第三层扁蓿豆(Meillotoiles ruthenica)、达乌里龙胆(Gentiana dahurica)等,高度16~18cm。主要伴生植物还有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凤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大刺儿菜(Cirsium setosum)、飞廉(Carduus crispus)、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线叶柴胡(Bupleurum angustissimum)、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莳萝蒿(Artemisia anethoides)、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铃铃香青(Anaphalis hancockii)、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iensis)、弯管马先蒿(Pedicularis curvituba)等。在距固原市东2km市党校西侧丘陵坡上的沙棘灌丛,盖度为70%,冠幅平均为1.1m×1.3m,株高平均为2m,其下草本层伴生植物还有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阿尔泰狗娃花、野杏(Armeniaca vulgoris var.ansu)、凤毛菊、赖草(Leymus secalinus)、地锦(Euphorbia humifusa)、糙叶败酱、猪毛蒿、唐松草(Thalietrum aquilegifolium var. sibiricum)、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达乌里龙胆、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达乌里胡枝子、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蚓果芥(Torularia humil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等,上部间生小叶杨(Populus pseudo-simonii)、白榆(Ulmus pumila)等疏生乔木。
四、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1.生态价值
沙棘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根系发达,垂直根深达4m,水平根延伸达6m以上,是黄土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和沙区防风固沙的优良乔(灌)木。据报道,沙棘林可减少地表径流80%,减少表土水蚀75%,减少风蚀85%。根具根瘤,三年生沙棘在50cm土层内每亩有根瘤49.2kg,可固氮12kg,相当于25kg尿素的含氮量。据测定沙棘林内土壤比耕地含氮量多61%,含磷量多14%,有机质增加42%。因此,沙棘对保土肥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沙棘植被还可以为多种鸟兽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特别对于越冬的鸟兽更为重要。在冬季沙棘植被中的鸟类,无论种类和数量都比其他区域要高,所以保护沙棘植被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2.经济价值
(1)营养价值 沙棘的果实和叶片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多达200种,包括9种糖类及其衍生物,22种酯类、类固醇、磷脂、内脂,27种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5种维生素类,44种有机酸、脂肪酸及鞣酸类,44种类胡萝卜素及萜类物质,3种生物碱,30种生物类黄酮类物质,10种挥发性物质。沙棘鲜果含蛋白质16.01%~20.60%,是苹果、香蕉、梨以及葡萄等水果的16~20倍;沙棘的果实含磷脂0.5%~0.6%,油中含0.9%~1.1%,其中脑磷脂占68%,卵磷脂占32%,不亚于玉米油;存在于沙棘果实中的沙棘油含量为6.8%~9.1%,种子中为7.6%~10.4%,果渣平均在11%左右。沙棘油脂肪酸含量为77%,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9.7%,不饱和脂肪酸占70.3%。就所含亚油酸而言,不亚于橄榄油。
除此之外,沙棘还含有苦味物质、酶类、生物聚多酚类物质等。所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超过了多种水果、蔬菜。沙棘植株几乎各部位均富含生物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白花青素、儿茶素、黄酮醇、黄烷酮及其衍生物、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β-芸香糖苷、槲角素、山茶酚的低糖苷、柚皮素等,以叶片、干浆果、果渣中含量最高,
(2)药用价值 沙棘的药用源自我国,贯穿古今各个朝代,广及藏、蒙、中医。早在1300年前,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就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主要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打瘀肿等疾病。如今经过研究证实,沙棘果实中由卵磷脂分子产生的胆碱具有抗脂肪肝、抗肝硬化的作用。沙棘果实还含有甘氨酸的氨基酸甲基化产物-甜菜碱(N,N,N-三甲基甘氨酸),具有祛脂和抗溃疡特性,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植株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人体耐受性、减少毛细管壁渗透性,使氧化的维生素C更新还原,又与维生素C共同参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根、茎皮的提取物含有抗癌活性生物碱5-羟色胺(serotonin),经动物试验证实,对多种类型肿瘤有抑制作用。
沙棘果
目前,沙棘在临床上对烧伤、烫伤及宫颈糜烂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久病体虚、老年性体弱等疗效确切,能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从沙棘果实、叶和茎中提取的沙棘油可以生产不同功能的化妆品,经临床应用效果调查,其护肤用品和护发用品有效率达到95%以上,对几种常见皮肤病,如干性脂溢、寻常痤疮、扁平疣等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3.开发前景
沙棘在营养食品、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实用和开发价值。宁夏也曾于泾源县建立沙棘果实加工厂,生产沙棘酒、饮料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多个部门有关专家的试验与探索,人们对沙棘产品的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沙棘饮品及其他各种营养、保健品的制作,沙棘油、沙棘黄酮等的提取工艺,均已日臻成熟。以沙棘油、沙棘黄酮等多种沙棘提取物做原料制作的营养保健品、医药制品、化妆品等,均已投入市场运营。特别是在医疗保健方面,有关专家在多个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试验,查明了多种沙棘提取物的医疗保健价值,并有多种产品问世,效果良好。此外,在沙棘用于饲料、燃料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无疑推动宁夏的沙棘研究更快、更有效地向前发展,应用高科技技术开发的优质、多功能的沙棘产品将更好地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五、濒危原因、状况及保护建议
野生沙棘主要生长于宁夏半干旱、半湿润的半农半牧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和人为砍伐、采果不当等,会使野生沙棘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逐年下降。因此建议:一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自觉行动起来进行野生植物的保护;二是在野生沙棘集中分布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孟沟村等地建立原生境保护点,同时对沙棘进行良种引进和人工栽培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三是组织相关科研部门立项对野生沙棘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四是加快研制保护性采收措施,以便在采果时避免伤害到植株和枝条;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制止乱砍乱挖、破坏天然植被的行为。
胡颓子科沙棘属(Hippophae)共有6个种。
1.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低中山带的柳叶沙棘(H.salicifolia),枝刺发育微弱;叶缘反卷,叶下面鳞片毛部发达,呈毡绒状。
2.分布于欧、亚洲温带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低中山、亚高山带的鼠李沙棘(H.rhamnoides),枝刺强烈发育;叶缘不反卷,叶下面鳞片毛部退化,不呈毡绒状。
3.分布在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四川、甘肃、青海山地亚高山、高山地带的棱果沙棘(H.goniocarpa)、江孜沙棘(H.ggantsensis)、肋果沙棘(H.neurocarpa),果实卵状圆柱形,果实、种子都具有5~7条纵棱。
4.分布于四川、西藏和相邻的青海、甘肃、尼泊尔、印度高山带的西藏沙棘(H. thibetana),植株矮小、球形果较大、无纵棱而顶端具5~9条棕黑色星芒状纹饰。
其中,鼠李沙棘是分布最广、亚种最多的,也是占据沙棘植物资源主要地位的一个主要种。在种内又分9个亚种:包括中国和亚洲分布的中国沙棘(subsp.sinensis)、云南沙棘(subsp.yunnanensis)、卧龙沙棘(subsp.wolongensis)、中亚沙棘(subsp. turkestanica)、蒙古沙棘(subsp.mongolica)和温带欧洲分布的高加索沙棘(subsp. caucasia)、喀尔巴阡山沙棘(subsp.carpatica)、海滨沙棘(subsp.rhamnoides)、溪生沙棘(subsp.fruviatilis)。
宁夏的沙棘,系沙棘属鼠李沙棘种内的中国沙棘亚种(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本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河北等省、自治区和北京市西郊,东北的辽宁、吉林省也有引种栽培。
沙棘生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