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宁夏栽培种
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一、生物学特征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落叶乔木,高15m左右。树皮灰色,折断会出现银白色胶丝;小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椭圆形、卵形,长6~16cm,宽4~6cm,先端具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脉上具长柔毛,边缘具细锯齿;羽状叶脉,侧脉6~9对;具1.2~2cm长的叶柄。雌雄异株,花无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叶内,与叶同时或先叶开放。雄花簇生,具花梗,雄蕊4~10枚,花丝甚短,花药线形;雌花单生,具短梗,子房扁平,顶端“V”字形,中间为柱头。小坚果长椭圆形,扁平,边缘具翅,内含1粒种子。
据对宁夏中宁县新胜村农家宅院种植的成年杜仲实地调查,测得树高平均4.1m。树皮灰褐色,主干高1.5m,树干直径6.5cm,树干周长21cm,主茎下部直径11cm,上部直径8.3cm,冠幅252cm×224cm。小枝粗壮,紫褐色,具纵棱,被短绒毛,分枝级数平均为4级,一级分枝数4枝,一级分枝长2.5m,侧枝下部直径4.2cm,上部直径3cm。蒴果鲜重60.3g/100个。
杜仲
杜仲叶
二、自然分布状况
本种为单种属,单属科。特产于我国中、南部亚热带各省、市,特别多见于陕西大巴山、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秦岭南坡诸县均有栽培,并偶有野生种。本种习生于海拔400~1500m的川地或山地。本次调查地点位于宁夏中宁县城以南6km的宁安乡新胜村二队一农户家的庭园田中,总共种植约300棵,为20世纪60年代引进,已栽培40多年。调查时任选5棵测量:树高12.5~14m,主干近地直径16~24cm,胸径58~73cm;分枝数12~16枝,冠幅5.1m×9.6m,侧枝长4.5~4.8m,有小枝9~13枝,小枝又有小分支3~5枝。每一小分支有叶片16枚。单株果实8~10个,结种子8~10粒。
三、生境及群落组成
该农户同一块灌溉农田中,还栽培有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苹果(Malus pumila)、枣(Zizyphus jujuba)、杏(Prunus vulgaris)、核桃(Juglans regia)、葡萄(Vitis vinifera)、李(Prunus salicina)等。底层多田间杂草,有大麻(Cannabis sativa)、野茄子(Solanum septemlobum)、艾蒿(Artemisia argyi)、藜(Chenopodium alb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大刺儿菜(Cirsium setosum)、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冬葵(Malva verticillata)、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蔓陀罗(Datura stramonium)、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等。农田由黄河水自流灌溉,配套灌排,土壤为淤灌土,肥力良好。
四、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杜仲既是我国古老的经济树种,又是具多种药理功效的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树种。杜仲是重要的经济药用树种,皮、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具有补肝肾、壮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药理研究证实,树皮提取物具有降压、利尿和防癌、抗癌的作用,又能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杜仲叶片中含有十几种药用有效成分,目前已成功分离并提取出抗衰老、降血压、调节免疫作用的成分;据国外资料报道,杜仲具有促进骨细胞和肌肉纤维生长的作用。杜仲也是最好的胶源植物,皮、叶、果实均含有桃叶珊瑚甙和杜仲胶。杜仲胶是高分子新材料,为塑料与橡胶间的过渡体,是一种特殊胶,它既兼具橡胶、塑料特殊的二重性,又有橡胶、塑料都没有的独具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制造海底电缆等特种工业中。日本研究认为,杜仲是“减肥、美容、青春活力之源”,可开发许多新产品,如“杜仲茶、杜仲饮料”等,市场上较为畅销。杜仲种子含油率达27%以上,其中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肪酸2.15%、棕榈酸4.68%,可作为高级食用油开发利用,可望成为我国新的保健型高级食用油资源。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工程在杜仲产业上的应用,更为其深度开发提供了广阔前景。采用离体培养杜仲愈伤组织刺激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直接从杜仲愈伤组织提取绿原酸已获成功。此法具有生产速度快、规模大、占地少、可控性强、不受气候等栽培条件制约等优点,更利于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总之,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杜仲的深度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次调查证实了作为亚热带树种的杜仲在宁夏黄灌区农家庭院栽培是成功的,大有进一步总结种植经验和适度推广的可能性。建议进一步深入调研,为宁夏中药材产业开发开辟新途径。
杜仲植株
芸香科 Rutaceae
黄檗(檗木,黄檗木,黄波椤树,黄柏栗,元柏,关黄柏,黄柏)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P.japonicum Kitagawa
一、生物学特征
黄檗是芸香科黄檗属植物。落叶阔叶乔木,株高10m以上;雌雄异株。树皮外层厚、淡灰色,具深沟裂,内层鲜黄色;幼枝棕色或灰褐色,微被毛且具瘤状腺点。奇数羽状复叶,具7~11片小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4~10cm,先端渐尖或具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幼时沿叶脉被毛,后期光滑无毛,下面灰绿色,沿中脉和基部被疏毛,边缘具钝圆齿,齿间具透明腺点,并具缘毛。圆锥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宽卵状三角形,稍具不明显的疏毛,长约1.7mm,宽约1.3mm;花瓣5,卵状椭圆形,长约5mm,宽约2.2mm,外面光滑或疏具瘤状腺点,里面被长柔毛;雄花的雄蕊5枚,长约7mm,长于花瓣,具退化雌蕊;雌花里的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5室,花柱短,柱头5裂。果实近球形,成熟时紫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黄檗叶
据在宁夏彭阳县崾砚乡白岔村调查,树高平均6.2m,树干平均高2.4m,胸径平均13.6cm,胸围平均53cm。分枝级数平均为5级,一级分枝数平均4个,一级分枝长3.7m;冠幅4.4m×5.2m;主干下部直径19.7cm,上部直径13cm;一级分枝下部直径7.4cm,上部直径4.4cm。叶长9.1cm,叶宽4cm。果实鲜重平均3.3g。
二、自然分布状况
黄檗曾引入宁夏,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栽培。分布于宁夏彭阳、西吉县及一些林场,集中生于彭阳崾砚乡、西吉火石寨等地,皆为人工成功栽培,在本区表现良好。2006年9月15日在彭阳崾岘乡白岔村测得自然生长状况为20棵/亩。
三、生境及群落组成
彭阳县位于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2℃,≥0℃的积温2942.9℃,≥10℃的积温2259.7℃,年降雨量457 mm,年蒸发量1772.16mm,干燥度1.60,无霜期135~165天。
调查地点分布于彭阳县崾砚乡白岔村,位于彭阳县东10km,海拔1640m。生境为黄土丘陵,坡度50°,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肥力中等,中旱生环境。该群落含有植物35种,隶属于14科:榆科、杨柳科、蔷薇科、柽柳科、胡颓子科、胡桃科、木樨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桔梗科、牻牛儿苗科、败酱科。所处群落为黄土丘陵上营造的人工林。主要树种有白榆(Ulmus pumila)、小叶杨(Populus pseudo-simonii)、山杏(Prunus sibiric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青杨(Populus cathayana)等,树高6~7.5m,黄檗作为引进的造林树种之一,以20株/亩的多度,小片分布其间,株距平均14m。林下栽培灌木有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山桃(Amygdala davidia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长穗柽柳(Tamarixelongata)、蕤核(Prinsepia uniflora)、小叶锦鸡儿(Caragna microphylla)等,高度1.5~2m。其下草本层为地带性草原植被,以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白莲蒿(Artemisia r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为优势种,伴生大针茅(Stipa grandis)、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赖草(Leymus secalinu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猪毛蒿等。同时有草地凤毛菊(Saussurea amara)、细茎黄鹌菜(Youngia tenuicaulis)、天蓝韭(Allium cyaneum)、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分布,显示一定程度的草甸化现象。草层高30~60cm,可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高75cm,第二层高50cm,第三层高15cm。总盖度85%。
黄檗生境
四、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开发前景
黄檗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4纪冰期气候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所含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等具有药用价值。树皮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是国家医药工业原料,有消热燥湿、泻火解表、退虚热的功效,还具有独特的抗真菌作用,是临床比较广泛应用的药物。黄檗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粉碎萃取物可以作为开胃性食品添加剂。在日本,黄檗叶已经开发作为美容商品和治疗便秘药品的原材料。黄檗木材黄色至黄褐色,材质轻盈坚韧、纹理美观、耐湿、耐腐、富弹性,是重要的国防工业用材,可做家具、枪托及飞机舱内配件。树皮木栓层可制作瓶塞、软木或隔音、隔热材料。内皮的黄色素可做染料。叶和果实可供提取挥发油。花是优良蜜源。果实可制造杀虫剂。黄檗树冠宽阔,秋季叶变黄色,可作为秋色叶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常作为公园、庭园树而成片栽植。另外,黄檗对以SO2、铅为主的复合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抗性,可作为抗污染树种。
黄檗果实
黄檗与红松混交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红松根系,在白俄罗斯常与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混交以改良土壤。
本次调研发现黄檗在宁夏彭阳县黄土丘陵栽培成功,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五、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
宁夏境内黄檗只在局地有零星栽植,无大面积的成片分布。由于中药市场活跃,致使现存黄檗资源遭到破坏,处于濒危状态。一些特殊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是黄檗濒危的另一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黄檗母树下通常无幼苗更新,只能在远离母树的其他地方更新。(2)黄檗为雌雄异株,自然授粉受到一定的限制。(3)黄檗结果实有丰歉年度变化,而种子传播主要是靠动物搬运,一般认为果实和种子的隔年丰歉对逃避动物采食有利,但会严重地影响幼苗更新。根据黄檗的生物学特性,建议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并大力促进黄檗的人工栽培,提高其作为生态经济林木和药用保健品原料植物的供应能力。
黄檗群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