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说,你有发言权

邓小平说,你有发言权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想起“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你有发言权”那句话时,我常觉得自豪,更感到有一种义无反顾前进的勇气在血管中激荡。邓小平一直专注地听着,脸露笑容盯着我说,“你有发言权!”轮到邓小平讲话时,他说这么大的问题,事先没有通气,他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邓小平非常重视来自最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对我“你有发言权”的评价,间接表明他对农村改革的看法,意味深长。

三、邓小平说,你有发言权

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掌舵人”总是能展现出夺人的气势。他在经济事务上需要有人充当中国的战略家——核查细节、确定问题、提出和评估不同的选择、设计可能的行动路线,因此他极其注重了解来自一线的情况。长期在农民中调查研究的我由此得到了汇报基层情况的机遇。

1997年邓小平去世时,我在《西藏日报》发表的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

一个人的成长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受很大的误解与委屈,但面对领导与亲人的一句话,会得到莫大的安慰。当想起“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你有发言权”那句话时,我常觉得自豪,更感到有一种义无反顾前进的勇气在血管中激荡。15年来,我一直把小平同志听取我汇报的照片放在记者证里,随身带着,一直在改革第一线做调查,写出不少调查报告,努力探索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规律。

1982年,我正在商河县农村采访,突然接到了新华总社团委书记沈建国的电话,通知我出席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闻讯后我立即赶赴北京。此前,中直团委书记刘胜玉对我的情况进行考察,他向中直机关党委与团中央汇报我“为宣传三中全会立了功”的情况。这个提法最早是穆青讲的“为新华社立了功”,后来刘胜玉用这句话来归纳,并为中直工委和团中央领导所沿用。

12月31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邓小平和中央其他领导在那里接见了共青团代表。团中央从中央委员中特地挑选了十多人专门向首长汇报情况,我是其中唯一的一位记者。胡锦涛同志等对挑选出的人比较了解,一一向中央领导介绍这些代表。介绍到我的情况时,胡锦涛同志说:“他是记者的代表,为宣传三中全会立了功。”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听后很高兴,“你是记者的代表,好哇!”

邓小平问我:“现在农民生活怎么样?”

我回答说:“农民差不多天天吃肉,5天赶一次集,每次买个五六斤,用大锅煮好,撒上盐,每天炒一点,下次赶集再去买”。

邓小平又问:“农民住房怎么样?”

我回答说:“现在盖新房的很多,一般是5间房,3间正房,2间偏房。”

邓小平听了这些具体情况后,连声说:“好、好、好。”我用鲁西北农民“粮满仓,油满缸,穿新衣,盖新房,腰包票子鼓囊囊,光棍汉子娶新娘,农村一片喜洋洋”的说法向邓小平汇报。最后,我说:“农村老百姓想念您,都知道好政策是您制定的。他们祝愿您健康长寿,领着农民朝前走。”邓小平一直专注地听着,脸露笑容盯着我说,“你有发言权!”

与邓小平见面那段谈话再普通不过了,但那情景却如闪电般照亮我的心际。后来这一段被记录在大型文献电视片《邓小平》第八集“新的革命”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邓小平所问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把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放在农民的温饱问题上,把人民生活的幸福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吃饭、住房都是最简单的事情,他却时刻挂在心上。他以寥寥数语,从最关键的问题了解起,从农民生活变化看农村改革的成功与否。

我记起农村改革中的一个背景,1980年2月中央召开会议,当讨论到农村政策问题时,华国锋等领导人坚持农业学大寨的思路,甚至对划小作业单位表达反对的倾向。轮到邓小平讲话时,他说这么大的问题,事先没有通气,他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仅仅过去三个月,他便对凤阳的做法表态支持。邓小平非常重视来自最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对我“你有发言权”的评价,间接表明他对农村改革的看法,意味深长。

如今,回过头来遥望农村改革那个激荡人心的时代,为何在中国千千万万个新闻记者中,我有幸能够得到邓小平“你有发言权”的评价,能够大放异彩?新华社高级记者陶峻峰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后来则是多年的好友,他在会上发言:“李锦的成就的获得,是因为特别能吃苦,能长期到老百姓中搞调查,一年有300天时间在下面,所以他从生活中得出真知灼见,对国家什么重大问题都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是他进步的关键。”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伟大的时代给人以勇气,催人奋进。中国正进入历史最重要的转折期之一,改革又从农村开始。我躬逢其时,又处在改革腹地,不断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想法便如江河般挡也挡不住。

1984年,在中宣部与全国记协举行的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作了“到农民中调查,反映时代变革”的发言:

我常想,在新闻前辈留给我们的许多精神财富中,不息的追求之心是最宝贵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毅力就越坚韧,才力也发展得越快,对人民也越有益。因此,我不满足每一次采访仅仅是完成报道任务,而是把它作为深入群众、调查中国国情的机遇。在这种探求中要放弃许多享受,做出许多牺牲。这些年来,从晚上六点到夜间一点,我一般都是在读书生活中度过的,我家里没有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洗衣机,却有一千五百元钱的书籍。要想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想探索就要吃苦,想有益于历史就要无条件地迈开双腿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争取更大更多的发言权,做到一辈子不脱离人民群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