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源矿工组建工兵队

安源矿工组建工兵队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和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终于将《王耀南回忆录》的文稿整理完并付梓出版。在战友的眼中也是战功显赫的军人,但父亲始终认为,他只是这支光荣军队的“普通一兵”。记得在八宝山举行父亲遗体告别仪式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将帅们送来了花圈,以示哀悼。1922年,他在安源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参与安源儿童团的组建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和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终于将《王耀南回忆录》的文稿整理完并付梓出版。此时,与父亲一同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年迈的母亲与我们儿女的心情一样,倍感欣慰。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但我们家人都觉得他没有走远,只是他下部队了,去给新战士传授炸药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作用;或许还在国防工地给工兵指战员手把手地教架设门桥的绝技;只要他回家还会对我们讲,跟着共产党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坚定的信仰……

父亲毕竟远离我们了,他走的那样匆匆,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父亲曾经说过,他见马克思后要我们办三件事。我们都一一照办了。一、他所有的钱全部交党费,遗体献给医疗事业。二、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埋在安源山上,和他儿时的伙伴在一起,和他的挚友黄静源在一起,和矿工在一起。三、他的将军服和三枚勋章交给萍乡党组织,所有物品交给安源人民。他生前多次对我们说过,他戎马一生,所有的荣誉、功劳、成绩离不开小时安源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他的一切都是党的、都是安源父老乡亲的。

父亲这一辈的共产党人,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天起,就决心为了国家摆脱贫穷落后,为了人民摆脱被奴役欺凌,使穷苦大众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父亲从上井冈山到新中国诞生,从红军初期的工兵连长到共和国将军,一路征战,几次全军通令嘉奖……在战友的眼中也是战功显赫的军人,但父亲始终认为,他只是这支光荣军队的“普通一兵”。让父亲引以为豪的,他曾是一名安源矿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工程兵的事业奋斗了一生。记得在八宝山举行父亲遗体告别仪式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将帅们送来了花圈,以示哀悼。康克清妈妈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耀南是我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大家感情很深,朱老总生前多次提到他,他对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呦。我们不会忘记他!”许多老将军在父亲遗体前默默伫立,他们都曾经是父亲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的目光中都有着与父亲一样的信念,是战友的情意陪伴着父亲远行。

父亲是“少小离家”,当他的骨灰回到家乡——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萍乡安源,萍乡人民以最隆重的仪式在安源工人俱乐部大礼堂为父亲举行追悼会。当火车汽笛响起时,我们才真正懂得,父亲不只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父亲属于军队、属于人民。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人民军队、交给了工程兵。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父亲小时在安源煤矿里做工。他是跟着爷爷下井当了一名爆破童工。1921年秋,他在窿道的掌子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1922年,他在安源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参与安源儿童团的组建工作。而后他与伙伴护送罢工领导人刘少奇安的全到达牛角坡同乡会馆里的俱乐部。他参加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反动派镇压了工人运动,父亲将黄静源的血衣撕成布条分给大家,系在脖子上,以示纪念。1927年9月,父亲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他曾经说过:“从湖南里仁到江西三湾的路上,有许多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丢掉武器,脱队了。我带领60多个安源爆破队的工人没有一个掉队的,全部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51年,父亲在北京医院住院时,正好与江西省委书记毗邻,通过省委书记派工作组调查才得知,父亲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反动派血洗了安源镇,我的祖母和赤卫队员全被吊在樟树上一个个用刺刀戳杀。我爷爷在乡亲们的掩护下逃出来,但还是死在了讨饭的路上。父亲讲到这段往事时,神情凝重,“惨烈”的家史震撼我们幼小的心灵。

父亲生前,经常到部队和学校去做光荣传统报告。父亲是井冈山“朱毛”会师的见证人之一,他说:“在井冈山上,我奉命在砻市大河滩率部搭建朱毛会师台,会后毛委员表扬了我们,我对首长说,这活是我们安源工人干的。”

记得杨得志伯伯对我们说:“长征开始时,在于都搭建的第一座桥,和四渡赤水架桥、护桥。中央红军经过的几十条江河都是你父亲率部搭建的。了不得呀!”郭延林叔叔说:“长征中总参谋长刘伯承就对我们说过: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孙毅伯伯说:“过彝民区,大渡河上架桥板,修栈道王耀南率领工兵保障了大部队行军。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你们晓得在那个时期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是多么不容易呦。”耿飚伯伯说:“长征时,你们只知道我们没有粮食,吃皮带、吃草根,你们不知道王耀南他们工兵架桥走在最前面,拆桥走在部队最后面,没有草根吃。他们吃的是前面部队拉的屎中没有消化的青稞呀。大家都知道王耀南是红军中的工兵专家,没有他们部队怎么行军呦。”而父亲听到战友的“夸奖”,很平静地说:“军人就要执行命令。比起身边死去的无数战友,这又算得啥子嘛。”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和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他多次负伤,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将在安源煤矿和红军学校里学到的坑道和爆破技术运用到战争中,总结出地雷战和地道战的战术,并在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等首长的支持下在敌后根据地大力推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城市攻坚,父亲率部挖坑道炸开太原城、爆破临汾市,参加平津战役。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聂荣臻说他是“华北战场一枝花”。就是说他,处处搞爆破,时时燃火花。后来,肖克伯伯和好多老将军说,父亲是摆弄了一辈子炸药的“工兵王”。我们小时候都认识这些老将军,他们都是战功卓著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的将帅,他们的赞誉,使我们对“个头不高”的父亲更增添几分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对老首长风趣地说:“在军旗这个大盘子里,我是最小的工兵。没有我挖敌军的地雷,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拔不了军旗。”抗美援朝时,他奉彭德怀之命,多次率队到朝鲜战地前沿观察敌情。父亲提出的依托坑道工事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抗击敌人进攻,持久地坚守防御作战。这个有限攻击坑道防御的坑道战术,在中朝军队抗击美军的强大的空地炮火轮番进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后,他向军委提出构筑京(北京)、津(天津)、唐(塘沽)地域永备工程,得到军委的高度重视,并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完成了京津唐筑垒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战伤复发,在病榻上他认真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地雷战、地道战战术的推广工作。出院后,他多次向军委、总参首长建议拍摄《地雷战》、《地道战》军事教学片。他在影片中担当军事顾问和军事指导,这段讲述的是抗战中最艰苦的历史,正是父亲在敌后指导根据地军民灵活运用地雷、地道这些原本“防御”的手段成为杀伤日军“利器”的经历。用父亲的话说,“这本是工兵干的活嘛”。父亲乐此不疲,调人写剧本,托人买胶片,在拍摄现场讲解地雷的种类和以隐蔽为主,要能打、防毒、防水、防挖,安全撤出的打防结合的战术地道。影片上演后,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两部至今仍百看不厌的经典战争军事教学片。

作为子女,我们自小听父亲讲述过这些传奇的故事。父亲晚年为撰写回忆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许因为他是工兵出身,养成了一种对细节近乎苛求的认真,他对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事,都要寻访战友核对探讨并加以修改。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的记忆力与众不同,他能准确地讲述当时战场的地形、地貌及兵力部署、敌我态势。这也是工兵生涯养成的“战役思维”。所以为他整理的回忆录真是耗时费力。在“星火燎原”的丛书中也只见到回忆录的片段。

父亲去世后,我们家人在整理父亲的回忆录时,从字里行间中读懂了父亲对工兵生涯的自豪。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从人民军队创建的那一天起,我们的兵员素质、武器装备,根据地,总是处在敌强我弱的重兵包围中,但这支军队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坚定的信念,一路斩将夺关、所向披靡。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方面军”、“野战军”战斗部队,还有与父亲这样一批人组建的“打不烂拖不跨”的工兵队伍。每遇重大战役时,父亲率领的工兵总是走在前头勘察地形;进攻受挫时,父亲指挥工兵挖坑道、埋炸药轰开城墙;防御时,指导战士挖掩体,躲避敌人重炮;撤退时,先架桥,部队过完了再炸桥。因为工兵在当时是归总部指挥的特种兵,所以父亲与老一辈领导人很熟悉,只要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王耀南在什么地方?”尤其在红军时,在抗战时,在敌后,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都能见到父亲的身影,无论是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都能看到父亲的发明与创造。也许有人会认为爆破、架桥、构筑坑道工事是雕虫小技,可在战场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父亲的“土办法”却使敌人闻风丧胆!父亲在回忆录中讲述他亲身经历的这些故事,也让我们及后来者更为深刻理解这支人民军队是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用信念与智慧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

父亲一生传奇的故事,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在父亲的眼中,从来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他一生清白坦荡,光明磊落,无愧于历史和人民;他一生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他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言传身教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王太岳 王太眉

王太和 王 岩

 

2011年春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