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起云涌服装业热热闹闹服装展

风起云涌服装业热热闹闹服装展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装的科技含量、环保要求,同样应引起服装业的重视。近年来国内的服装展会涌现很多,确实为活跃地方经济、促进服装交流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各类服装展会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风起云涌服装业热热闹闹服装展

国内服装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浙江、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经济迅速发展,服装产销全面增长,其中2002年浙江服装产量17.63亿件,江苏13.74亿件,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7.72亿件的20%和15.6%,广东、浙江、上海出口创汇分别为100.61亿美元、67.72亿美元、60.23亿美元,广东与浙江增长率分别为15.8%和14.79%。这些地区的品牌服装也不断涌现。四川等省的西部服装工业园等也在加紧筹建。全国各地的服装展会也此起彼伏,热火朝天。服装业正以优势产业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服装产销虽全面增长,但数量增长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说明服装价格并没有太多表现,服装业还在低价位竞争中运作。服装的科技含量、设计水平的创新、适应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服装业思索的问题。

服装产品千差万别,但人们需求的就是简单、实用,也就是体现个性与舒适。这就对服装业提出如何适应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新形势。以往一谈起流行,就是千篇一律,健美裤、超短裙、西服、夹克衫,如风似地吹来吹去,满世界看去,仿佛服装都是一个设计师的手笔。尽管品牌不同,只是大同小异。我们的服装业人士,究竟用了多少心思细分了国内市场,究竟研究了多少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恐怕难以深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内有中老年服装一说,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要划出这一块,给人的感觉就是黑灰蓝、宽大服,就是中老年服装。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有对美的追求,对服饰的需求,而体现自身不同的个性。中老年人更应该穿着清爽一些、艳丽一些,以年轻自己的心态。国外的一些老年人,穿着比年轻人还要考究,就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的服装业能打破这个陈旧的观念,就会发现许多市场的机会。当然,老年人的体型是有些特殊,但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青年人也过早发福,如果不分年龄段,以体型为特点研究服装,也能有新的开拓。成立一年多的酷酷集团(杭州)服饰有限公司的“一韬”男装品牌,就定位于中青年人的不同体型,使不同身材的人都能得到舒适的穿着,这就能赢得市场。总之,服装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服装的科技含量、环保要求,同样应引起服装业的重视。人们对服装舒适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外观挺括、靓丽,内在保暖、吸湿、透气等方面。这方面的需求为服装业打开了思路。同时,由于国内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服装业上游链条,如面料及棉、化纤原料等,都开发出了大量的新产品、以化纤为例,仪征化纤近年来就开发出海岛丝、超细旦多孔系列、中空系列、吸湿排汗系列等首创新品种;国内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彩棉等也不断被开发,许多面料也利用这些新材料予以创新。这些都为服装业提供了研制具有科技含量新产品的保障。问题是服装业如何能与面料及上游原料企业协同作战,搞一条龙开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除追求舒适外,开发绿色、环保服装同样要引起关注。

提高服装业的总体设计水平,同样是当务之急。国内优秀设计师年年评比,确实涌现出一批新秀,这对于提升服装业的整体水平是有益的。但总体看,国内的服装设计还应提高,因为在国内的许多时装节的服装展示与作品比赛中,感到模仿的痕迹还不少,独创的精神不够,既民族化又时尚化,体现不同人群的个性化东西不多。更重要的一点是,时装秀与现实生活离得较远,表演的成分居多。如何将时装真正与大众需求融为一体,为人们乐于接受,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重视对设计师、工艺师的培养,在造就市场型技术人才上取得突破。这些设计师、工艺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细心研究各层次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设计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靠舞台表演琳琅满目,逛服装商场眼花缭乱,可真正选择一件称心如意的服装,却难上加难。

我们还看到,在国内服装品牌不断涌现的同时,国外的一些品牌也纷纷涌入。此外原本不生产服装的知名国内集团如“娃哈哈”、“太子”、“森达”、“五粮液”等,都开始进军服装业,而且起步很快。这就使国内品牌不断增加,竞争也越发激烈。这里应看到一个问题,即实施品牌战略是正确的,问题是如何实施。是靠质量和自信与个性取胜,还是仅仅靠宣传取胜。当然,品牌宣传与媒体有直接关系,谁也不能离开。媒体确实为中国服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就是一个适度的问题。服装业切忌浮躁,幻想一夜成名,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付出极大成本的宣传上。比如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是否都要争抢名人,值得探讨。一是昂贵的成本企业能否承担,最终还是落在消费者身上;二是你的服装究竟面对哪个层面,是否与形象代言人吻合,因为不同的名人有不同的影响,千篇一律地用名人做代言人,效果并不一定如愿。因为消费者往往用逆向思维,认为你付出了成本太多,服装就不会物有所值,反而没有了购买的念头,这方面确实应引起关注。尤其是新兴的服装企业,一定把质量、设计、定位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包装,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提到国内的各类服装展会。近年来国内的服装展会涌现很多,确实为活跃地方经济、促进服装交流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各类服装展会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问题是服装展会也有资源整合的问题。到处办服装展究竟效益如何,应引起人们关注。据了解,各地的服装展会大同小异,都是由几个知名企业压阵,其余许许多多的服装企业到现场推销自己,甚至直接推销自己的服装,看似热闹,实则收效不大。服装企业通过服装节了解市场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做法,搞服装展会就是供销双方的洽谈,就是信息的沟通,而且是现场买卖。国内的服装业在多年举办服装展会的基础上,应认真反思与总结,真正使服装展名副其实,而不仅仅是一个搭台唱戏的架子。这方面,我们的服装业应该有许多工作要做。

(原载于2003年5月28日《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