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高教园区学历提升

宁波高教园区学历提升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里具有教育、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重功能,因此已经成了宁波的一个新兴旅游点。它拉动了教育消费,对宁波的GDP增长已起到一定的作用。宁波人的孩子终于可以轻松地在家门口上大学了。到国外上大学每年少说要15万元,1996年以来,全市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出国,也就是说,宁波每年都有近5000万元资金因此而流向国外。

明天的阳光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高教园区。

高教园区成了一个开放的大花园。

规划中的高教园区的绿化面积达50%以上,到处绿草如茵,清水环绕,景色宜人,绿化带成了一条文化长廊:

“名人园”里86名宁波籍院士的群体雕塑,形神兼备,既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又生动活泼,富有灵气和动感,不仅激励学生,更弘扬着宁波的文化精神。

服装博物园”将展示宁波“红帮裁缝”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展现服装大市的风采。

“文化艺术园”将营造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

由于这里具有教育、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重功能,因此已经成了宁波的一个新兴旅游点。节假日,人们会成群结队地搭车跑到那里去逛上一通。年轻人则将它作为骑车郊游的理想目的地。

它成了人才集聚的高地。近年来,高教园区引来了很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引进教授50名、博士30名。仅万里学院引进教授就达20名、博士10名。

它拉动了教育消费,对宁波的GDP增长已起到一定的作用。再过几年,园区建成后,若按人均消费1.5万元计算,5万名在校生的消费总量为715亿元;5000名教育科技人才的消费,按人均5万元计算,消费总量为2.5亿元。

它还可增加就业人员3600人,增加年财政收入1350万元。

显而易见,高教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还将加快宁波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高教园区建设的高品位、高起点、高标准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目光,带动了周边地区近30平方公里的城区建设。那一片原本无人问津的“冷土”顿时身价百倍,成了真正的“热土”。2002年下半年,原本只有几十万元一亩的土地竟拍出了300万元的天价,比原来增值了6倍以上,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至少提早了5年。这一新闻让全国新闻界一顿猛炒。

当然,它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让高等教育走出了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至今,宁波普通高校已从3所发展到13所,在校生从五年前的1.25万人增长到6.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8%飞快地上升到27.5%。宁波人的孩子终于可以轻松地在家门口上大学了。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发展,入学率接近15%。宁波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2003年实现高等教育15%的毛入学率。正是高教园区的建设让这一计划提前实现了。

最高兴的是老百姓,最得实惠的也是老百姓。

一位名叫林相的学生家长激动地说:儿子要参加高考了,看他读得可真叫苦,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晚上不到12点不睡觉,原本健壮的身体一下瘦了好几斤。喜的是这几年考大学越来越容易了,以后的学生再也不用像我儿子这样为考个好大学拼死拼活了。

他说出的是许多家长的心里话。

在某中学任教的李老师则感慨万分。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这个高中班主任也陪着学生提心吊胆;而现在,大学多了,门槛放低了,2002年,他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上线率高达90%。他说,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上大学就像上高中了。

一位中学校长更显得高兴。他说:过去,高考竞争太激烈,不敢放手搞素质教育;现在,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学生轻松了,教师也有胆量搞素质教育了。这才叫真正放手搞教改呢。

一位管经济的领导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他的欣喜。他说:本来,国内升不了大学,许多家长只好将子女送到国外去。到国外上大学每年少说要15万元,1996年以来,全市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出国,也就是说,宁波每年都有近5000万元资金因此而流向国外。现在,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

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则用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来作总结:

宁波高教的明天阳光灿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