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择校”引出的思考

由“择校”引出的思考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已经托了许多人,走了不少关系,并再三表明愿意拿出择校费,不管多少都行。然而,为什么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为择校而奔走的人多达千余名?也就是说,有八分之一的人,宁愿多出钱,宁愿不怕麻烦让孩子每天上学转两次甚至三次车,也要挤入这择校的行列。人往高处走,他不择校才是怪事。一位搞人事的干部说起择校感慨万分。择校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对教育资源的破坏。

由“择校”引出的思考

这几天,蔡晶晶的母亲正在为晶晶进中学的事四处奔走。她家住江东,按规定,晶晶应该就近入学,但她很想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就读海曙区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宁波人都知道,进了这所学校,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大门。她已经托了许多人,走了不少关系,并再三表明愿意拿出择校费,不管多少都行。

但事情还没有眉目。

与此同时,这几天,一些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的校长们似乎都蒸发了,你费尽心思也别想找到他们。单位里没有,家里没有,电话没人接,手机关机。有的家长特机灵,将人家丈母娘家的电话都搞到了,还是没有找到。人到哪去了?

躲起来了。

一位校长苦笑着告诉记者:每逢新学年开学,找的人那个多呵,手机都快打爆了。打来的人还都是有来头的,或是亲戚朋友,或是各种关系户,一个个都不能得罪。于是,孙子兵法用上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那时候,几个校长手里握着的为数不多的名额,可是比金子还宝贵呵。

宁波市三区有小学和初中近百所,按“校校对口”的原则,全市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入学,所有毕业的小学生也都能顺利进入中学。然而,为什么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为择校而奔走的人多达千余名?也就是说,有八分之一的人,宁愿多出钱,宁愿不怕麻烦让孩子每天上学转两次甚至三次车,也要挤入这择校的行列。

这股风越刮越烈。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为此换居住地、办户口,为什么?

一位家长说:这不很简单吗?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上了好的小学才能考上好的中学,只有考上好的中学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好的工作。大家都只有一个孩子,还不为他多着想?总不能怕麻烦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一位校长说:这是因为学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许多政策都向着重点学校倾斜,从师资到生源、资金,致使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中考升学率和办学条件都大不一样。人往高处走,他不择校才是怪事。

一位教育界专家说:从教育外部看,这是教育发展与人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教育内部看,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目前不少城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与水平都达不到人们的要求。

择校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挫伤。本来是平等的人,小小年纪一下子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在不在重点学校读书竟成了划分他们聪明与不聪明的一个标志。更严重的是,他们被无数次地暗示:他们的前途将比那些在重点学校的幸运儿灰暗。

其次是挫伤了一大批普通学校办学的积极性。重点总是少数,大多数学校并无此等福气。无论是资金,还是师资,你总是向着重点倾斜,重点还能不办好?你给我的是三流生源,给他们的是一流、二流生源,他们能不教好?我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追上。

而重点学校也在大喊大叫。生源多是好事,但他吃不了呀。一个班都坐满了,都严重超编了,一边还在没完没了地挤进来。加重了教师负担不说,也带来了教育管理上的混乱。万一出点什么事,你这校长吃不了兜着走。

教育局也在头疼。一位搞人事的干部说起择校感慨万分。择校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对教育资源的破坏。由于生源的流失,直接带来教师社会地位、福利的下降,久而久之,教师纷纷跳槽,每年他这里有许多人千方百计要调动。好的教师留不下,直接带来那些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周而复始,变成恶性循环。

能不能让家长不再为孩子择校而奔走?能不能让孩子都上好学校?

这也是教育公平。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而是真正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如果说,前阶段我们在财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如此,那么,现在到了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时候了。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它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

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韩国对“劣势学校”加大投入,增加拨款;日本则十分注重基础教育学校在基础设施上的一致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你会看到,它们的校舍是一样的漂亮。

教育平等,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一是指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与省、市与市、区与区、县与县,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指区域内部学校的发展。三是指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均衡教育又是一个哲学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要让每一个地区的教育都变成优质教育,让每一所学校都变成优质学校,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优质的学校里受到优质的教育,获得优质的成绩。总之,它要让一样的孩子和不一样的孩子都拥有美好的前程和光明的未来。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新理想

这是对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