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尹(?—1949),浙江遂安人。于1940年春入复性书院为肄业生。书院罢讲后留院研读,后任书记史兼缮校。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夏去东北大学讲授杜诗。不久,抗战胜利,书院东归杭州,王亦辞去教席回杭,改在浙江省通志馆工作,为便于追随马先生。其为学之勤,深得马的嘉许。马名其书斋为“清闻”,取“天亲从兜率内院下降”公案中“梵音清雅,令人乐闻”义。在跋中说:“伯尹性好吟咏,乞题斋额,为书此以贻之。假此闻熏,引其妙悟。忽若有契,便知诗是性功德,诗即法界。于此可证三摩提,于此可证无生法忍。”
王伯尹是复性书院董事长屈映光的亲戚,但他的入院和受马的青睐,并不是沾了屈的光,而是凭自己的好学精神。他在院学习期间,能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尔雅台答问》中,他提的问题有60个;在马的书信集中,有答示他的信百余件。每次课试,均认真对答,在最后一次课试关于“曾子立事篇解”之后,马有“引慈湖语说忠恕,甚合”、“以忠恕为说,亦能识其要”等评语。在学生中,他是被马改诗、评诗最多的一个,现能找到的有66首。每首均有字、词或句子的改动,还有眉批及篇后评。既是针对所改诗指出原诗的优缺点、为何要这样改,又有该如何写诗的教导。如《敬题黄师耀先书宋贞女事后》,篇后评有:“诗中著议论、用义理,须令简质、醒豁,与题称,虽小篇亦当步骤谨严。”《康澄学长索诗为别,当时未有应也。相送归来,夜凉不寐,枕上忽得二诗,遂书以寄》,二诗首句分别为“鬓边斜雨堕江湄”和“乱蛩撩梦四更时”,改为“秋深野寺独归迟”和“乱蛩四壁扰人思”。眉批为“鬓边斜雨”、“乱蛩撩梦”,俱嫌闺阁气,入小词犹可,入绝句则纤弱而近靡矣。大凡作绝句须宗盛唐,要气格雄浑,音节高亮方合,选字不可不审也。《癸未十月初十日高标山观菊花》,首二句为“迢递子云宅,峥嵘靖节花”,改为“此地子云宅,今栽陶令花”。眉批为“迢递”、“峥嵘”,不合如此用。凡拗句,上句用仄声字,下句必用平声字对之,音节始响。《秋阴呈湛翁师兼对示语》,篇后评曰:“气尚流畅,下字未尽合法,为窜易处力量迥别,更须留意其音节。用仄韵,上句末字平声至多到三联,必须改用仄声字,否则便无顿挫,读之不成音节。篇中虚字改实字,实字改虚字处,须着眼。变弱为健,变哑为响,且使有开阖转折,篇法方觉灵活。”
1949年,王英年早逝,马从其弟处取回最后为其所改诗稿,在上题:“此伯尹最后作也。诗来不及旬日,遂尔即化。殁后从其弟邕索此稿留之。追念平日文字之契,今不可复得。斯人已矣,吾复何言!使天假之年,于诗必益进,吾实望之。今若此,殆命也夫!”虽未如颜渊死,孔子“哭之恸”,但此言与“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何其相似?读之令人泪下。马尚作有《哀王伯尹》七律一首,后四句为:“空谷相寻今恨少,玄言莫赏更谁传。重阳一面君行速,凄绝秋阴末后篇。”现存王伯尹的《清闻斋诗稿》,收诗87首,由熊十力先生作序,称其“于世无竞,雅檀吟咏,能得谢灵运、杜子美之遗意”,并说“永嘉夏瞿禅精于诗,尤推服准诗”。
王伯尹的书法也颇得马先生的称许,说其“楷法精整可喜”、“来书词意悱恻,书势亦佳”。1942至1944年,作诗后均要他抄副留存。有人赠先生用汉砖淬砺之砚,先生喜而作《汉池歌》,亦令王书之于砚拓之左方,请人刻之于砚。但亦曾指出其书法的不足之处,如说:“贤楷法受弘一师影响,似有意求拙而失之纤。”又说:“凡作字亦需有来历,自然雅洁有气韵。”
伯尹体弱多病,又有老母需要奉养、妻儿需要抚育,但为了向马先生求学而不愿去就薪金较高的工作,而在书院靠微薄的膏火过着清贫的生活。马很关心他的健康,常问起他的身体状况,在给他的示书中,经常有“贤佳否”、“服药后如何”的问候语,亦劝其学习、写诗“勿过劳”。且取其所服药的处方为之斟酌,为之查医书,甚至直接为其处方。有人劝其暂至成都就医、散心。马甚赞成,认为开拓胸襟有利其身体,乃从自己字润中拨3000元助其行。针对其家乡亲人生活困苦的情况,代为谋划:“今为贤设想,能还家将母上也;择事而就,冀可以代负米之勤,次也;坐困荒山,日事药饵,但有嗟叹,无益身心,下也。”但当时战火正炽,难以还乡,即帮他寻找“择事而就”之路,促使王离院,去当时避地四川三台县的东北大学讲授杜诗。抗战胜利后,王又弃教回杭,追随马先生。
1942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历),马一浮六十岁寿辰之际,与前来祝寿者合影于四川乐山乌尤寺濠上草堂(马老住地)。照片上题字者王准(伯尹)在后排右四
前照背面注明人名,前排右二为詹允明,后排右六为李先芳(是参学者,不住院),后排右三为注释者陈刚(兆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