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耀生
1940年秋,交通大学在重庆重新建立。校舍暂借重庆小龙坎无线电厂在小山坡上的宿舍改建,依山而筑,邻近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工校。校长由交大老教授徐名材兼任,具体事物由校长秘书陆家珍主持,教务处注册和课程安排由汪圭保负责安排。专职教授除曹鹤荪、张钟俊及英文教师等外,多为兼职教授(有中大、重大的教授)。当年一年级报到注册的学生约近百人,分机械电机二系,均寄宿于学校。当时抗日战争尚在紧张时期,日本飞机时常侵扰重庆,并进行疲劳轰炸。有时日机日夜不断,紧急警报日夜也不解除,以致只能24小时躲在防空洞中。后来我们习惯了,就用听到机声才进防空洞的办法来对付。全校师生都同仇敌忾,无所畏惧,有时还上课,以补失去的时间。
交大在小龙坎的学生,大部分为沦陷区来的穷学生,依靠贷金读书,生活清苦俭朴,连课本也买不起。大多数同学是上课记笔记,课后互相对照补充,但都能刻苦攻读,互相切磋,充满活力,亲密无间,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交大虽是在重庆新成立的,但当时由于校长是交大老教授徐名材,专职教授是交大毕业后留学回国的博士,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本等均采用了交大的老传统,对数理化基础课的教学特别注重,我们在小龙坎开学后不久就已体会到。在小龙坎大一时数学微积分、微分方程由张钟俊教授担任,物理分力学、光学、声学、电磁学等课程,由曹鹤荪教授担任。课本均是英文原版,讲义及讲课均用英语,所以习题、考试、测验也必须以英文解答和演算。讲授认真,要求严格,考试和测试(临时考试)特多,且不预先通知。注重对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能对原理理解透彻,善于应用,则易过关,否则不易及格。初时我们多数同学,虽刻苦攻读,孜孜不倦(当时寝室内同学们开夜车风盛行),但还是不及格的占大多数,以致有一段时间内,考试测验的成绩以开方乘10来计算,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才逐渐适应。但这给我们养成了严格认真的科学工作作风,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英语基础,并使我们善于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终身得益匪浅。我至今对曹、张两位教授仍念念不忘,敬佩不已。
【注释】
[1]原载:《同窗回忆录——交通大学1944、1945届毕业同学纪念册》,2003年4月,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