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成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当时我们正上四年级,学校安排我们第一批乘“鸿大轮”回沪。11月24日,在重庆九龙坡上船,100多人排成“一”字形将行李一件件从山上传递至江边。“鸿大轮”就停靠在九龙坡飞机场边上简易码头上。待行李装进船舱,全体同学登轮之后,轮船便启程开航。经过长寿、涪陵、丰都、万县、云阳,又经过雄伟险要的三峡,到达湖北省的宜昌。正当行驶在江汉平原接近沙市时,轮船突然搁浅。时值晚上,又听说附近不大平静,于是船上全部熄灯,大家不免有些惊慌。与此同时,我们几位同学与船员一道,打开水坦克阀门,放去一部分压舱水,船身减轻,船舶上浮,脱险后轮船继续向下游驶去。到达汉口是上午八、九点钟,许多同学上岸休息,有的去访亲探友。当看到已投降缴械的日本兵一副狼狈相,无不大快人心。当天下午轮船继续下驶。到达南京后,一部分同学弃舟登陆,先行乘沪宁路火车返回上海,安排迎接工作;大部分同学乘原船继续向东行驶。11月30日清晨,轮船开到万里长江出海口的吴淞,然后驶进世界十大港口之一的上海港。轮船停靠在黄浦江畔十六铺金利源码头。同学们乘上学校准备好的卡车,车上扯着一面白底黑字“交通大学”大旗,经过外滩,转入当时所称法大马路,到霞飞路,再转入福开森路,最后到达海格路徐家汇校址。当时,被解除武装的日本兵还有一部分未撤走,军马还在容闳堂(今总办公厅)前草场上奔驰。我们临时住在学校对门的平房内(今改建为博学楼),睡的是“榻榻米”。大概经过两个多星期,日军撤光之后,我们与原留在上海的同学一起进入学校,开始最后一学期的学习。
我们在最后一学期里,正巧遇上母校建校50周年校庆。虽然有的师生还留在重庆,有的正在路途中,但已经回到上海的师生,还是隆重地举行了校庆。我们1946届同学定制了纪念戒,直到现在有的同学仍带在手上以资纪念。
这年7月,1946届同学毕业了,100多人戴上方帽在草场上集影留念。当晚校长吴保丰先生宴请大家,以示欢送。从此我们离开了培育我们四年的母校,奔向四面八方。
今年1996年是母校建校100周年,也是我们1946届同学毕业50周年。我们是有幸既参加毕业50周年,又参加100周年校庆的少数校友之一。
【注释】
[1]原载:《校友通讯——交通大学1946届(第一期)》,交通大学1946届同学会编,1996年12月,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