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氏家族的民风以劲直尚气、强悍好胜为主要特征。这种民风的形成,一方面归因于长途迁徙、开创新基的家族背景;另一方面则源于从军打仗、驰骋疆场的家族传统。
19世纪50年代初,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兴起。韶山毗邻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得风气之先,大批毛氏子弟加入湘军,形成一股从军潮。毛氏子弟参加了从湘军出师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次战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功名。
清代军职分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10级,除总兵和游击外,其他军衔均被毛氏子弟获取过。据查毛氏族谱,毛氏子弟升提督的有毛恩坎等3人;升副将的有毛际禄、毛祥受等4人;获参将的有毛贻致等2人;获都司的有毛恩兑等7人;获守备的有毛祖富等5人;被授千总的有毛祖斐等3人;被授把总的有毛祥汀等6人;被授外委的有毛祖川等5人。
在毛氏家族的历史上,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有功名的人物,实属前所未有。他们的经历和功名,直接感染到同乡子弟,特别是他们卓厉敢为、闯荡天下的品格,更对人心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此,论政谈兵、从军打仗,成为毛氏子弟改变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
中日甲午战争时,毛氏子弟又“乘时而起”。民国初年,毛氏子弟毛国翘、毛宇居、毛麓钟等还随同乡何海清远涉云南,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毛泽东父亲毛顺生早年亦曾外出当兵谋生。
毛泽东便是在这样一个具有从军打仗传统的家族中成长起来的。他在韶山生活期间,那些获得功名的人物如毛有庆、毛祖篪等人尚在世。即使是那些在他诞生前后已不在人世的人物,亦是相距不远,口碑尚存。毛泽东耳濡目染,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尚武精神的影响。据韶山的一些老人回忆,毛泽东从小好角力,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等描写战争的书爱不释手。
50年代中期,同班同学去北京看望毛泽东,他还当着老同学的面回忆说:“那时我人虽然瘦,但个子高,打耍架时一般人还不敢轻易拢我的边。我和班上力气最大的某同学交战,他也只占了个平手。”
一般来说,从习武论兵成风的家族中长大的人,更容易产生强烈的英雄崇拜意识,毛泽东正是其中的典型。在韶山时,他听说湘潭哥老会首领“彭铁匠”起义后,便认为彭铁匠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无疑是一介书生出身,但他绝不同于那些“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的文弱书生。他一生崇尚武勇,崇尚体力活动,并从中感受到人生之至乐,这是他与一般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撇开毛泽东特定的家族背景,我们就难以理解这种“不同”。毛氏族人在闯荡天下的过程中,培育了家族的尚武精神,并代代相传,相磨相荡,积淀为家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毛泽东从家族得来并在青年时代不断张扬的尚武精神,逻辑性地引导他走上以枪杆子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他半生戎马,“九死一生如昨”,从几条破枪到拥有雄兵百万,实有赖于强烈的尚武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从军的经历。这恐怕就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道理吧!
(参见胡长明:《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的“秘密”》,《党史博览》1999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