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他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也主张从简,即使是饭菜掉在了地上,他也是拾起来吹一吹上面的灰,照吃不误……
195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这天下午,毛泽东特意叮嘱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全国都在搞节约,反对浪费,你们去告诉厨师,我吃的饭菜也要节俭,也不可以浪费!”晚上,毛泽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饭桌上只有简单的米饭和4小碟素菜,没有肉。吃饭过程中,有一粒米掉在了地上,毛泽东弯腰捡起来放进了嘴里。
1952年4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到新六所办公,江青也在那里。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毛泽东将掉在地上的一小片萝卜用筷子夹起来,吹一吹灰土又放进嘴里吃了。女儿李敏、李讷见了想说什么,看一看江青,江青说道:“主席,不是我说你,那么一小片萝卜算什么?你节约我不反对,可你这样不讲卫生,总改不掉老农民的坏习惯不好呢!”
毛泽东瞪了江青一眼:“我就是老农民的儿子,没得办法哩!”江青见毛泽东不高兴了,也就不再说什么,而坐在饭桌旁陪着大人一起吃饭的李敏、李讷姐妹俩也只是看着、听着,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心里暗暗地记住了爸爸说的话。
1969年11月间,毛主席乘坐的列车抵达武昌车站。曾思玉和刘丰上了公务车。毛泽东问:“湖北乡村形势如何?”
曾思玉汇报后,毛泽东说:
“对,你这是抓到了点子上,人是要吃饭穿衣的。湖北是个好地方,是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中国的文字很有道理,‘饭’字缺了‘食’就剩下了‘反’字,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就要起来造反的。民以食为天嘛,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们经济形势的好坏是依农业形势的好坏而转移的。
“湖北这个地方产粮食和棉花,你们要抓紧不放,人民有饭吃、有衣穿,事情就好办了。告诉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没有抓。”
毛泽东的话很有哲理,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把“饭”字调侃到国计民生上,令领导干部们深受教育。
毛泽东对抗大学员十分爱护,同时也要求严格。1938年,毛泽东针对抗大学员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亲自给他们上思想修养课。
抗大的早操,有一个科目是爬山。有的学生不愿爬,就发牢骚:“我们来延安,为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懂得怎样革命,你们为什么老搞爬山主义呢?可不可以把马列主义增加点,把爬山主义减少一点?”
毛泽东说:“爬山是作战的需要。我军在华北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山地是我们的依托,指战员都应该成为爬山的能手。侵占华北的日军穿着大皮鞋,爬山相当快,就是平时练出来的,动作慢了就要吃亏。练习爬山,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毛泽东左手叉腰,挥动一下右手,继续说:“红军长征时,依靠爬山速度快,打了许多胜仗,甩掉了前堵后追的数十万敌人,胜利到达了陕北。身体弱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开始时掉队,不算丢面子。慢慢来,追上去,需要一段艰苦锻炼的过程。山还是要爬,不能说成是什么主义。”
还有的学生发牢骚说:“什么军政大学,干脆叫劳动大学更名副其实。”
对此,毛泽东说:“抗大不断扩大,学员数量成倍地增加,学校要办,又缺少经费,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只有一个办法,叫作‘艰苦奋斗’。不得已而为之呀!你们吃的、穿的、住的、烧的、用的东西很多,大量的服务性工作由谁承担呢?可以不可以调一些战斗部队回延安,代替抗大的学生担负这些日常的劳动?如果那样去做,是增加抗战的力量呢?还是减少了抗战的力量?办抗大是为了抗战,减少抗战力量的事情,咱们能不能办?”
毛泽东入情入理的分析,深得人心,很快解开了一些抗大学员思想上的疙瘩。抗战八年中,抗大先后办了八期,总校和分校共培养出20多万干部,大多在各条战线上成为骨干力量,对争取抗战胜利,对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就是这样,把爬山和劳动作为抗大的主要任务,教育学员们把劳动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运用到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去,做到了英勇杀敌和保障供给两不误,使抗大成为自力更生的典范。
(参见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李凯旗编著:《毛泽东谈读书学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何明编:《伟人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刘慧敏:《毛泽东节约不拘小节:掉在地上的饭菜照样吃》《看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