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居高声自远—蝉
为什么蝉在树上产卵却在地下成虫?
在炎炎夏日,伴随着热浪还有一声高过一声的蝉鸣。而在入夜以后,蝉的幼虫就会从地下钻出来爬到树上蜕化成蝉。
金秋时节是蝉在树枝上产卵的时节。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幼虫就会孵化出来。这些幼虫掉在地上,找松软的泥土钻进去,开始度过一段苦行僧般的生活,短的要两三年,长的可能要六七年。美洲有一种17年蝉,看名字就知道,比人类的成年期还要长,幼虫要经过17年的“修行”才能长大。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经过几年缓慢地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来攀援。
蝉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蝉蛹的前腿呈钩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慢慢地自行解脱。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当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蝉又倒挂着使它的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它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一只蝉在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将终身残疾。
知识小百科
昆虫中的“长寿星”——蝉
蝉是生活中较常见的昆虫。1997年的夏季,从美国的卡罗来纳州到纽约,每天晚上都有无数的黑色小虫子从地下飞出来,这就是17年蝉。它们飞向几乎所有竖立着的目标,如树木、电线杆和建筑物。不一会儿,雄蝉引诱雌蝉,发出欢乐喧闹的叫声。这标志着它们自1980年出生之后在地下生存了17年,今年到地面上来举行“婚礼”了。
经过交配后,雌蝉就钻进树的表皮,通过锯状的产卵器,把受精卵排在树枝的裂缝中。大约过了3~4周之后,老的雄蝉和雌蝉死去,留下的受精卵经过发育孵化,长出1毫米长的幼虫,它们本能地从树上落到地下,又钻进地里藏了起来。
在地下洞穴里,这些幼虫要经过五个龄期和五次蜕壳。它们靠从植物枝根韧皮部吸吮富有营养的液汁来维持生命。当一些枝根死去了,它们又会找寻新的枝根继续为食。
17年蝉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数量十分庞大,地上常常出现密密麻麻的蝉穴洞,空的蝉壳到处可见。这也许因为它们在地下度过的17年的漫长岁月中,极少有敌害侵犯它们。而且它们在地面上生活的时间又很短暂,因此,自然界给它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一般的昆虫,只有1年或更短的生活史,普通的蝉只有3~9年的生活史,17年蝉是在地下生活了17个年头,这使它获得了最长寿昆虫的头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