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私交重情

毛泽东私交重情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他们中有人出身和经历复杂,毛泽东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体现出私交重情。他想起了毛泽东,带着试探的心情,他给毛泽东去了一封信。湘乡县委接信后立即派人调查,并很快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的堂弟毛碧珠生于1895年,比毛泽东小两岁。毛碧珠的父亲毛福生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堂兄弟。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毛纯珠和毛泽全一家,并且共进晚餐。谈话间,毛泽东很快便提到了毛碧珠。

毛泽东的生活中充满了人情味,毛泽东在家乡有着众多的同学故旧和族人亲戚,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他们之间过从甚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他们中有人出身和经历复杂,毛泽东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体现出私交重情。

谭世瑛与毛泽东相识于1910年秋。

那一年,17岁的毛泽东报考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谭世瑛也在那一年报考东山小学堂。谭世瑛的父亲谭咏春是东山小学堂的国文教员。按照当时的规矩,毛泽东是湘潭县人,是不可以在东山小学堂读书的。可是,毛泽东所作入学考试的作文《言志》,深深地打动了谭咏春。谭咏春据理力争,毛泽东因此进了东山小学堂,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里程。

毛泽东的文章一直得到谭咏春的青睐,很多文章还被谭先生批上“传观”二字,就是把他的文章张贴在学堂的“揭示栏”,供所有同学传阅效仿。毛泽东到了读中学的时候,谭先生有意让他去长沙读中学。毛泽东何尝不想去长沙呢,只是家中经济困难,不能供养。看到毛泽东面有难色,谭咏春宽慰道:“不要紧,你去长沙读书,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李(元甫)校长、贺(岚岗)先生,还有几位先生也都愿意推荐你去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在那里,吃住公费,不花钱。”次年春,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人生旅程的关键一步。

谭世瑛父亲去世后,他以教书谋生,后又在国民党邵阳县政府当差,做了名科员。湘乡解放后,由于他曾在旧政府任职,工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当地政府还对他实行了管制。谭世瑛家中人丁众多,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难。他想起了毛泽东,带着试探的心情,他给毛泽东去了一封信。正当他在忐忑期待之时,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给他回了信,信中询问:“尊况如何,甚念。”谭世瑛心中有了底,于是他又给毛泽东去信,直陈自己面临的困难,想谋份差事。毛泽东很快就回了信,对他的实际困难“极表同情”,建议他的工作“就近解决为上策”。谭世瑛还是不甘心,于1953年5月再次致信毛泽东,要求安排工作。如此,毛泽东先后四次给谭世瑛回信,两次寄款,给予资助。

1955年5月,谭世瑛到了北京。毛泽东很快便在中南海会见了他。谈话间,谭世瑛不遮不掩地讲起家庭情况,尤其是两个儿子被镇压,因为儿子的问题,谭世瑛成了“反属”,即“反革命家属”。毛泽东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词。之后,毛泽东专门给湘乡县委和第二区区委及石洞乡支部写信。湘乡县委接信后立即派人调查,并很快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给毛泽东。

6月8日,毛泽东在给谭世瑛的信中写道:“中共湘乡县委有信(乡支部也有一信)给我,对于你家情况有所说明。据称:你的两个儿子确实有罪,这是因为他们在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的缘故。因此,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该的。你则只有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你应当在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这样就可以想开些,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听干部们的话。这样,几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更好些了。”

谭世瑛服了,毛泽东重情重义,没有忘却过去,而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既没有为情所动,仅听一面之词,又亲自过问调查,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和妥善的处理。

毛泽东的堂弟毛碧珠生于1895年,比毛泽东小两岁。毛碧珠的父亲毛福生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堂兄弟。除却家世渊源,毛碧珠与毛泽东还有着不一般的交往与友情。

当年,毛泽东走南闯北,追寻真理,与毛碧珠少了联系。直到1921年春,毛泽东回乡鼓动全家出去革命,才又与毛碧珠取得联系。大弟泽民、小弟泽覃、妹妹泽建均追随大哥,走出韶山冲,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泽覃在长沙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时,毛碧珠曾协助其工作过一段时间。

四年后,毛泽东回家乡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毛碧珠积极参加,成为农会的骨干分子。大革命失败后,农会解散,中共组织转入地下,韶山也同其他地方一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毛碧珠迫于生计和家人的安全,去乡公所自首,自此与中共党组织断绝往来,也与毛泽东失去联系。

毛碧珠是个种田的行家里手,他头脑灵活,做事精明,加之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没几年,就积蓄了一笔资金,买了几亩田,家中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毛碧珠虽然冒富了,但是并没忘本,没有为富不仁,还是很有正义感。他曾和李漱清联名写信,共同反对在乡间乱抓壮丁。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土改运动,毛碧珠被划为富农,几亩水田被分给了穷人。已近六旬的他体弱多病,还要下地劳动。1952年10月,大哥毛宇居进京看望毛泽东,刚一落座,毛泽东便问起了毛碧珠的情况。毛宇居也为小弟的生活着急,见毛泽东问起,便一五一十如实反映了毛碧珠的情况。毛泽东听后,半晌没有说话,一直在静静地考虑着什么。在毛宇居离京回乡时,毛泽东送来一匹布料,让毛宇居捎给毛碧珠。

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时,毛碧珠也自愿加入了合作社,老老实实服从合作社的领导,尽管年老多病,也从不无故旷工。1956年10月,毛碧珠的堂弟毛纯珠到北京,看望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的胞弟毛泽全。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毛纯珠和毛泽全一家,并且共进晚餐。谈话间,毛泽东很快便提到了毛碧珠。毛纯珠把毛碧珠的情况讲给毛泽东听。当讲到毛碧珠也加入了合作社时,毛泽东十分高兴,当即给毛碧珠写了一封信:

“纯珠兄来,说你已加入了合作社,甚为高兴。望你努力工作。顺祝安康!”

毛纯珠回到家乡,把毛泽东的亲笔信交予毛碧珠。老人看着毛泽东亲笔写的信,能得到“主席三哥”的如此嘉许,心中美滋滋的,乐得几宿都没睡好觉。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在斟酌与毛泽东见面的亲友名单时,当地干部在最后审核时,把毛碧珠的名字画掉了。

在视察韶山学校之后,毛泽东便亲切会见韶山的亲友们,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又让他回到往昔的记忆之中。可是,这些亲友中就是看不到堂弟毛碧珠,让他很不开心。“碧珠怎么没有来?”他的眼光还在这些面孔中寻找。

陪同的当地党政负责人无人应声。“毛碧珠怎么没有请来?”毛泽东盯着这些干部,继续问道。又是沉默,谁也没有正面回答。“我让你们请我的亲戚朋友,为什么不把毛碧珠请来!”毛泽东第三次发问,语气已经明显地生硬了起来。再也不能缄口不语了,村干部知道毛泽东已经不高兴了,只得低声说:“碧珠划了富农了。”毛泽东多少有些不高兴地说:“是富农又怎么样?他是我的堂弟,他还能害我吗?你们一定要把他找来。”

毛碧珠给找来了,在松山招待所,老人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他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毛泽东一时没有辨认出来。“三哥,我是老五碧珠啊!”“你是五弟?”看着站在面前的满脸沧桑的毛碧珠,毛泽东的心中一阵酸楚,当年的小伙子,怎么腰也弯了,背也驼了,额头上爬满了皱纹,“认不出了。老了,你瘦多了。”毛泽东伸出双手紧紧地握着毛碧珠的手。听着如此深情的话,毛碧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关切地问起他的家庭情况。

毛碧珠告诉毛泽东,原配妻子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后来又娶杨氏为妻,杨氏也在1933年病死了。“那你就没有再娶了吗?”毛泽东问道。“没有。”“你有几个儿子?”毛碧珠没想到主席三哥会问得这么仔细,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有一个儿子,叫毛远翱,也已经死了。有一个孙子,叫毛世杰,才十几岁。还有一个女儿,已参加工作。”毛泽东又问道:“当地对你怎么样?”在座的当地干部们紧张起来。“他们没把我当富农看。”精明的毛碧珠有意提高嗓门儿回答。毛泽东当然知道个中的隐情,又不便说破,只得说:“你这富农可划可不划。”毛碧珠听罢不语。“划了,你有什么意见?”毛泽东问。“没有意见。”谨慎而胆小的毛碧珠,看了一眼在座的当地干部,赶紧回答。毛泽东没有再问什么,起身再次握着五弟的手说:“你老了,身体不太好,不要再去劳动了。告诉你的后人,要听党的话啊。”

毛泽东留五弟共进午餐。饭后,又与五弟及乡亲们合影。毛泽东在韶山住了三天,于6月27日下午离开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坐在车上毛泽东凝望着渐渐远去的韶山,仍在思念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和那里的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的富农五弟毛碧珠。毛泽东就是这样对待故旧和族人的。

(参见《人民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