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实施了一场大规模海上封锁战役。在历时4个半月的时间里,美军成功地运用水雷封锁、大规模轰炸和海上寻机歼敌相结合的作战方式,致使日经济濒于崩溃,战争机能严重萎缩,彻底丧失了战争能力,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和最短的时间赢得了对日战争最后一役的胜利。
法西斯德国投降以后,日本在军事上败局已定,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仍不甘心于失败。他们准备把日本国民,特别是那些受反动民族主义情绪煽动起来的年轻人,推向垂死顽抗的绝路,搞所谓本土决战,妄图以流血震慑美军,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结束战争,而不是“无条件投降”。
日本实行本土作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在海上、空中和陆上都实施不断的特攻作战。所谓陆上特攻作战,就是拼刺刀,对坦克实行肉搏攻击,用一个兵去拼搏炸毁一辆坦克。日军参谋次长河边在1945年6月8日的御前会议上声称,在日本本土决战,对美军不利,对日军则有“绝对优势”条件。他提出,“皇国的万物众生统通化为战力”,“发挥一亿国民的特攻攻击精神”,以“互相刺杀的战法”消灭敌人,保卫大日本帝国国土。实际上日军所倡导的就是武士道精神,他们曾在太平洋战场上多次使用这种残忍的自杀战术,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战场效果,对盟军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充当盟军之首的美军仅在班塞岛登陆战斗中就伤亡了1.6万余人,而在菲律宾战役中则伤亡多达6.2万余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当时的太平洋战争进程估计可能要到1947年才能彻底打败日本,为此还将伤亡100万美军官兵。按照这种估计,战争的时间显然还很长,将要付出的代价无疑非常惨重。为了加快胜利步伐,缩短战争历程,减少伤亡代价,美国采取了两项主要的战略措施:一方面,通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外交渠道施加压力,敦促苏联红军出兵参加对日作战;另一方面,在对日本紧缩进攻包围圈的同时,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以破坏、瓦解日本赖以维持战争的经济基础,削弱其战争潜力,使之欲战不能,尽早认输。
早在1942年10月,美军就开始在距离日本3000英里外的海面布设环形防线,实施战略封锁。到1945年初,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美军步步紧逼,封锁和包围不断缩小,不仅将战火燃至日本的近海防御圈,而且基本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各海外占领区之间的海上通道,并迫使日本东海岸的东京、横滨、名古屋等主要港口濒于瘫痪,大量舰船只能从下关海峡或丰后水道进入日本内海。
日本是一个完全意义的海洋国家,对海外原料供应的依赖程度,大大超过它本土所能提供的资源储备能力,因此海上交通被视为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战争期间,日本每月通过海上运进的食品和食品工业原料约为100-150万吨,基础工业所需的原料及能源对海外的依赖更大。比如,约80%的石油和铁矿、24%的煤炭等需要通过海运来提供。如果仅粮食一项的海上运输减少20%,日本国民就将面临饥饿的威胁,勿说作战,就连正常生存也难以维持。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对日本的这一致命弱点看得十分清楚。因此,当统帅部开始考虑对日最后一战的作战方案时,尼米兹力排众议,推出一个大胆而又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即采用水雷封锁和战略轰炸相结合的作战样式,使日军困于孤岛,使日本政府彻底屈服于“封杀”之下。美军特意将这一作战行动命名为“饥饿战役”。
这是一个促使日本战争机能萎缩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战役计划,整个计划按3个阶段分步实施。第一阶段是为配合冲绳战役而封锁日军的支援兵力和航道,对吴港、佐世保等海军基地和下关海峡实施布雷,阻止日本舰队沿九州西岸南下增援。第二阶段是封锁日本本州岛的工业中心,集中对东京、名古屋、神户等主要港口以及濑户内海的主要航道实施密集布雷和轰炸,以瘫痪各大工业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第三阶段是对上述两个阶段的作战效果补充和强化,其中包括加强对本州、九州的打击和封锁,遏阻日本新辟航道的企图,用潜艇打入日本海,彻底切断日本本土与东北亚大陆的交通线,迫使日本全国陷入总瘫痪,使之最终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从3月27日起至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止,历时4个半月的“饥饿战役”中,美军的B-29重型轰炸机总共出动1,546架次;布设水雷达1.2万多枚;共击沉日本舰船670艘,包括日本在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新的“大和”号战列舰,总吨位近140万吨,更多的舰船被迫停航。这使日本彻底失去了维持经济运转、补充战争耗费所必需的千千万万吨进口物资,国家的物力、人力、军力濒临枯竭的地步。加上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所遭受的其它各种打击,这个曾经疯狂好战、不可一世的帝国终于疲惫衰弱、奄奄一息,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整个帝国像一个行将断气的赌徒,做着垂死的挣扎。
8月6日,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抵广岛上空,日本人看到,那颗有着漂亮的蘑菇云的炸弹瞬间把这个城市化为一片焦土。时隔3天,在长崎,美军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溃不成军。日本人再也没有时间迟疑了。8月10日午夜刚过,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心情沉重地站了起来,宣布立即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