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西斯绕道比利时

法西斯绕道比利时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之下,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000余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诸岛上1000多架英国空军飞机支援作战。比利时政府果然受骗,立即将该少校携带的有关进攻法国的假作战计划,抄送法国政府。法国当时的统治者,对德国法西斯执行一种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德军突然开进奥地利,法国虽然震惊,却不采取行动制止。

法西斯德国灭亡波兰之后,在1940年4月9日,又接着进攻丹麦和挪威。丹麦地狭国小,一天之内就被德国占领。挪威的抗战到5月初也失败。希特勒征服北欧不几天,便矛头向西,染指西欧,下一个主要目标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老冤家对头——法国。几个月来,部署在法国境内的法军及其盟友英军虽然对波兰等国的灾难见死不救、无所作为,没敢动德国这头猛兽一根毫毛,但是,英法两国毕竟已对德宣战,德国迟早要开辟西线战场。与德国毗邻的另3个国家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则奉行中立主义政策,在敌对的交战双方之间,既不与任何一方结仇,也不与任何一方结盟,企图以不偏不倚的姿态乞求和平,使自己的国家置身于战争之外。这些中立国的愿望过于天真。如果策动战争的德国尊重它们的中立,这就意味着把德军对法国的进攻方向限制在德法边境地区,那样德军在西线对法国的攻势是会遇到很大困难的,因为法国在德法边境上筑有一条坚固的“马其诺防线”。这条“马其诺防线”,的确算得世界第一流军事工程。这条超标准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从法国色当一端开始,一直往南延伸,就像一道新的“万里长城”。这座“长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了防御德国入侵而精心修筑的。有了这座“长城”,德军要从东线正面突破进攻法国,那是非常困难的。法国上流政治圈内的当权人物认定,德军不可能突破这一防线,因而法国东线也就可以放心了。

希特勒在制定西线作战计划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要尊重比、荷、卢等国的中立地位。既然明知在德法边境这一个方向上拦着一道堡垒连环、重兵把守的“马其诺防线”不易突破,希特勒自然会想到并使用假道灭虢这一招,经由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领土对法国开战,同时将这些中立国一并消灭,在西欧建立大德意志的法西斯统治。

希特勒进攻法国的最初计划,有相当一部分是仿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法国的《史里芬计划》制定的(史里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元帅)。希特勒把主力放在右翼,经过比利时北部的列日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左翼只放较少的兵力担任掩护。但是,德军于1939年底确认法军已获悉德方的战略企图,于是在1940年春,重新修改了作战计划,将主力改放在左翼,出敌不意地从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切断比利时北部英法联军的退路,直扑加莱海峡,右翼则作为次要方向。

阿登山区,森林茂密,河溪纵横,道路崎岖,法军从来没想到德军会在这里使用一支强大的装甲坦克部队,因而几乎没有戒备。

按照假道灭虢的谋略思想,希特勒批准了侵法作战方案:从波兰和德国中部向西部边境调集了136个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编为A、B、C3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共64个师,配置在亚琛至摩塞尔一线,担任主攻,其任务是穿越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发起突袭,分割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然后在B集团军群协同下歼灭英法联军;B集团军群共28个师,配置在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地区,实施助攻,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挥师向法国推进;C集团军群共17个师,配置在“马其诺防线”对面,实施防御,钳制法军主力。以27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相比之下,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000余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诸岛上1000多架英国空军飞机支援作战。表面上双方兵力数量差不多,可与德军相匹敌,但是它们没有联合、统一的指挥,对德军的进攻路线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防御部署,因而惨败在所难免。

德军为使法军产生错觉,除放出风说要一成不变地按《史里芬计划》进攻法国外,还于1940年1月下旬,故意派遣第7空降师少校作战科长,携带假作战计划乘飞机到科隆司令部,中途假借气候恶劣“误入”比利时领空迫降,被比利时警察逮捕。这个少校当时还竭力装出要销毁文件的样子。比利时政府果然受骗,立即将该少校携带的有关进攻法国的假作战计划,抄送法国政府。法军参谋部研究之后,认为德军的战略企图同他们原来的判断完全一致,德国就这样迷惑了法国。

与此同时,德军为了实现其新的作战计划,一方面磨刀霍霍,加紧进行战争准备,改装、训练部队,另一方面又大肆施放“和平”烟幕,希特勒声称对西欧采取“不侵犯”政策,并且一再向法国表示,德国不想收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法国割去的地方。希特勒甚至还提出“和平倡议11条”,假称:“我始终愿以全力与法国友好,这种立场,并无变更。”德国就这样在“和平友好”的掩护下,麻痹了法国,秘密地完成了闪击战的准备。

法国当时的统治者,对德国法西斯执行一种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德国进攻波兰后,法国虽然对德宣战,但是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德军突然开进奥地利,法国虽然震惊,却不采取行动制止。法国还追随英国,参加慕尼黑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奉送给希特勒。法国统治者企图牺牲弱小的国家,确保自己的安全,到头来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另一方面,当德国侵占波兰以后,法国统治者认为希特勒会东进攻打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决然不会马上开始,估计德国还需要4至5年才能作好准备。即使马上打起来,还有“马其诺防线”可以抵挡一阵,再进行动员也为时不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国对希特勒的进攻没有充分准备,战备工作进展迟缓。直到战争爆发前夕,法国领导人还在“期待着最后一分钟能够出现避免战争的奇迹”。因此,军队普遍存在着装备数量不足和质量低劣的情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装备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旧品,装甲部队的坦克一半以上是旧式轻型坦克,反坦克炮和防坦克火器,不仅数量少,而且口径较小,有些师只有8门47毫米的小口径战防炮,许多师尚未装备防空火器。在工事方面,“马其诺防线”虽已经营了10年,但直到战争爆发时,还有一部分混凝土工事没有完成。北部国境线的防御工事直到战争临近时,才拟制了加修计划,又因遇到恶劣的气候未完工。在扩编军队方面,也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德军进攻前,空军许多单位的编制装备没有落实,3个装甲师刚成立不久,在“马其诺防线”配置的60多个师中,齐装满员的师仅占一半,其余的作战部队严重缺编,新组建的部队因缺乏严格的训练,战斗力也很弱。

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动政策,在政治上丧失警惕,军事上缺乏准备,为其后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就在德国入侵法国的前几天,在德法西线边境的法国一方,仍然是一派和平景象。莱茵河两岸的火车依然不停地奔驰,工人们平静地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农民们有说有笑地走向田野,中、小学生三五成群地提着书包走向学校,一对对情人手挽手地悠闲散步……法军当局每天发表的战报,也都千篇一律地说:“西线平静,无事足述。”

可是,就在这所谓的“平静”之中,却蕴藏着一场战争风暴,一场大战即将临头了! 5月10日4时30分,德军以大规模空袭为前奏,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在长达800公里的西部战线上全面出击,跨过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国境线,个个进攻箭头最终指向法国。最先向当地军队和平民宣告战争爆发,渲染战争气氛并取得战果的是空袭,3000多架德军飞机轰炸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一举摧毁了数百架飞机。

与此同时,德军B集团军群的坦克、大炮喷吐着火舌,以迅猛的速度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推进。具有超越攻击能力的德空降兵天女散花一般地从天而至,夺占了对方纵深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

在荷兰,德军的航空兵于5月10日零时30分进行大规模轰炸。海牙兵营因未及时发出空袭警报,约800名士兵大部分被炸死在床上。同时德军以1个坦克师的兵力对荷兰东部发起进攻,并以空降兵袭击海牙、鹿特丹等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前方和后方同时遭受袭击的情况下,荷兰顿时陷入混乱和惊恐之中。德军的坦克部队乘隙突入,于5月13日与在鹿特丹的空降兵会合。等到法军第7集团军前往支援时,荷军已开始全面退却。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见败局已定,便搭乘一艘英国驱逐舰逃往英国,开始流亡生涯。女王临行前授予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全权,“在他认为适当的时机即宣布投降”。仅仅过了两天,即5月15日,这位总司令就行使了宣布投降的权力。

在比利时,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于5月11日攻占了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要塞。这个要塞控制着马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要点,其工事比“马其诺防线”的工事更为坚固。5 月10日凌晨4时,80名德军在一名上士的指挥下,乘滑翔机降落在要塞工事的顶部,以爆炸物和火焰喷射器攻打炮塔和碉堡。德军地面部队,乘机发起突击。要塞守军在内外夹击下疲于应付,最后德军仅以30个小时就攻下了当时被认为“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随后,德军渡过马斯河,在行进间击退了英、法军队的抵抗,于5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在德军B集团军群横扫荷兰和比利时的同时,德军A集团军群更是像狂风扫落叶一样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卢森堡、比利时南部和法国的北部卷来。5月10日,他们完全出乎法军的意料之外在陡峭的、森林密布的比利时阿登山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装甲部队攻势。阿登山区不仅地形复杂,而且连接宽阔的马斯河,不便于机械化部队通过。法军只在这一带部署了战斗力较差的部队,这正好帮了德军的大忙。德国人轻易越过阿登山区,卢森堡不战而降。

5月14日,德军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编成的第一梯队,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接合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德军的一群群坦克、装甲车、火炮、装甲运兵车以及卡车运载的步兵部队,像浪潮般汹涌而来,他们所拥有的力量和速度是以往战争中闻所未闻的。喷吐着火舌的装甲车汇成一股骇人的洪流冲向防守部队。装甲车队的前面,一批批弯翼的施图卡俯冲轰炸机用高爆炸弹对它们轰炸袭击。样子难看的黑色施图卡机,咆哮着往下直冲,进行低空轰炸,投弹以后又立即急速地爬向高空。这种俯冲起到了某种咄咄逼人的恐怖效果。对好多士兵来说,这种冲击似乎就是针对他们本人的。毫无对付陆空联合突击经验的法国部队开始瓦解了。德军装甲部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马斯河上的桥头堡。

随后,德军以每昼夜20至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5月2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眼看盟军已无力支援其继续抵抗,只好下令比军投降。

荷兰、比利时等国沦陷,使其不仅成了德军入侵法国之主攻方向所经由的通道,而且被作为空军基地、潜艇基地由德军充分利用。5月底6月初,战局出现了数天的间隙。在这几天里,被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完成了死里逃生的大撤退,将近34万人渡过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其中绝大部分后来成了参加反攻的骨干。在这几天里,德国A、B两个集团军群调整部署,准备从已占领的法国北部出发,向南进攻法国腹地。

德军横扫法国北部的时候,法国内阁进行了一次大改组,由投降派贝当任副总理,魏刚任法军总司令。魏刚上任后,匆忙拼凑了100万军队,编成3个集团军,在索姆河和安纳河一线构筑新的阵地,叫做“魏刚防线”,企图阻止德军南下。然而,这条脆弱的防线,只有3天工夫,就全面崩溃了。

6月3日至4日,德军再次发动猛烈空袭,以大量飞机轰炸法国各机场和其它重要目标,摧毁法军飞机达900架,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接着,于5日拂晓,在180公里的正面上,德军分成两路发起进攻。B集团军群自阿布维尔一亚眠一线实施突击,于13日突破顽强抵抗的法军防线,向南深入挺进;A集团军群在瓦兹河—安纳河之间迅速突破“魏刚防线”,于12日到达巴黎东北的瓦恩河,而后继续向南和东南发展进攻。面临两路德军的迂回包围,5月11日法国政府被迫迁离巴黎,次日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14日,德军未经战斗占领巴黎。南下的德军已经前出到“马其诺防线”侧背。6月14日,德军C集团军群在50公里宽的正面上向“马其诺防线”发起进攻。法军腹背受敌,“马其诺防线”很快被瓦解,数十万驻守在此的法军被围歼。德军绕道比、荷、卢等国实施进攻的策略,使法军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没能发挥出设计者们所期望的作用。

在德军的凌厉攻势之下,法军终于陷入一场大溃败。6月20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正式向德国宣布停战投降。22日,在康边森林,德国迫使法国签定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就这样沦为德国的附庸国。

德军假道灭虢,在44天时间里,席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捣法国。这在历史上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对外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