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欧洲学者惊讶地发现,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竟是一个“饥荒的国度”,中国的历史,几乎每页都可以找到“天灾”、“饥荒”的字眼。
的确,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地主官僚的压迫,使中华民族民不聊生,绝大多数的人受到饥饿的威胁,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又助纣为虐,雪上加霜,把中华民族推到了死亡线上。
大自然分配给中国人的“舱位”,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舱位”,旱、涝、震、疫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不断,不是南涝就是北旱,不是东震就是西疫,这使中国的粮食生产难以稳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难以平衡。因而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
中国有“灾荒之国”之称。从公元前18世纪到现在的近4000年里,凡是有记载的年代,都会和“灾荒”联系在一起,都会有“饥殍遍野,人饥相食”的描述。有人统计,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共计发生各种灾害近5500次,平均每半年多即罹灾一次。
从地理上说,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岸,直接受到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和最大的海洋的影响,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下,每年9~10月至次年的3~4月,干冷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到我国,造成全国冬季寒冷干燥,很易发生冰雪冻害;而夏季从4~9月受海洋上吹来的暖温气流影响,全国普遍高温多雨,容易发生洪涝、台风、干热风等灾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而春秋两季为冬夏风的交替时期,天气多变,各种灾害都有可能发生。
就区域而言,中国的黄土高原与黄河、淮河、海河地区易发生旱灾;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松花江流域和辽河中下游等地易发生洪涝灾害;台风主要袭击东南沿海和华东沿海,而干热风则时常给华北平原造成危害;中国西部地区还经常受到冰雹的袭击,而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则是世界上地震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水旱灾为常见。竺可桢先生在《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一文中介绍,自公元1世纪至19世纪,中国发生旱灾1013次,水灾658次。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36年,中国共发生大的水灾1037次,平均也是两年即有一次。
另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课题小组”的考证分析,在过去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1300多次大旱灾,并且常常是旱涝异地同时出现。愈到后来,灾害次数愈多,时间间隔愈短。例如平均每年遇灾次数,隋朝0.6次,唐朝1.6次,两宋1.8次,元朝3.2次,明朝3.7次,清朝3.8次。
粮食生产受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无论旱、涝、震、疫,都直接影响着收成的好坏。《管子·度地》指出,影响粮食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疠,一害也;虫,一害也。”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里,国家缺乏充足的粮食贮备,因此无法对全国的粮食生产进行调配,而由于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官僚手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便出现大面积的饥荒,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无粮食贮备,遂全部沦为饥民。据史书记载,中国无论什么地方发生灾害,便立即有十万数十万人成为饥民,成群结队外出逃荒,田间、路上,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灾民,荒郊、野外,到处都有无人收敛的饿殍。1628年,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饥民们吃蓬草,啃树皮,最后发展到“人相食”的悲惨境地。
1812年,中国北部大旱,南方洪涝,全国发生饥荒,数十万人靠吃树皮、草根维生度日,饿死者“不计其数”。清光绪三年到五年,即公元1877年到1879年,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省大旱三年,仅饿而死的就达1300万人,几近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
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中华民族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鲧禹治水开始,中国便有意识有组织地治理江河,改造自然。
在鲧禹时代,“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农作物和住所都遭到了水淹,食不果腹,住不安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鲧挺身而出,“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英勇牺牲。禹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与洪水搏斗,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就。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几千年来,虽然封建统治者也搞过一些水利建设,而由于自身的腐朽没落,贪官污吏层层盘剥,基本上未有起到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
解放后,我国掀起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运动,虽然灾害仍然频繁发生,但有效地减轻了灾害发生,尤其是加强了全国的宏观调控能力。解放50年,中国并未因灾发生一次大的饥荒。
但是,这给中国的粮食生产又增加了一个沉重的压力。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曾谈到,中国是一个灾多、灾重的国家,仅一般年份农作物成灾面积近3亿亩,因灾少收粮食近200亿公斤。
有资料表明,1951年以来,我国几乎没有一年不旱,没有一年不涝,没有一年不灾。1951年旱;1952年仍旱,淮河、汉水涝;1953年旱,华北华南涝,北方冬麦区冻害严重;1954年,百年不遇的长江大水,大灾,重涝;1955年旱,低温,冻害;1956年旱,南方寒露风危害重;1959年旱重,冰雹灾重,珠江流域和华北北部洪涝严重;1960年旱重,东部沿海台风、洪涝成灾;1961年旱;1962年大面积春夏连旱,多雨多涝;1963年旱,华北平原重涝;1964年涝灾较重;1965年华北大旱;1966年华南淮河流域大旱;1967年华北旱,海河大水成灾;1968年黄淮旱,江南涝;1969年长江洪涝,西北重旱;1970年江南连阴天;1971年伏旱严重;1972年北方出现30年来最严重的大旱;1973年旱重;1974年旱,黄淮洪涝重;1975年旱,河南大水,重涝,南方冻害;1976年低温,倒春寒,唐山大地震;1977年旱、涝、严寒、霜雪冻害重;1978年旱;1979年旱;1980年华北重旱,长江下游重涝……至于近10年来的灾害我们自然更是记忆尤深,如1988年的洪涝灾害;1989年的地震、水灾、大旱、冰雹;1994年全国从南到北洪水泛滥;1996年全国百年不遇的洪水……而尤其让我们至今还心悸不已的是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生史无前例的洪涝灾害,全国有10多个省市的4亿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元。
中国灾多、灾重,严重束缚了中国的粮食生产,这使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又多了一大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