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悠闲地抽完一支烟时,全国各地的医院里便有200多个新生命呱呱坠地——这就是目前中国的人口现实!
早在150多年前,中国的人口还不到4亿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中国过剩的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
可惜,我们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实信徒,却偏偏忽视了他们富有远见的警示,等我们发现人口多,力量大,消耗更大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已像发酵的面粉,再也压不下去了。
我们将来还会不会饿肚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有效地控制住人口的增长。
公元一千七百八十九年。
英伦三岛上,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牧师兼教授,就像投掷一块巨石打碎平静的湖面,他将一篇5万余言的论文《论人口原理对社会未来改革的影响》扔向社会,打破了人类自古至今编造的所有生命诞生的美妙神话。此文后经作者有条不紊地扩展、延伸、修改、补正,一版再版直到1826年出至第6种版本——这就是后世人们争论不休的煌煌巨著《人口论》。
这位年轻的牧师、教授与经济学家名叫汤姆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年轻的马尔萨斯在他的论著里纵横捭阖、恣肆放言。马氏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断然宣称:如不遇到阻碍,人口繁衍将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社会所能提供给予人们的生活资料,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因之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马氏的立论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人口将按下列的比数增加:1、2、4、8、16、32、64、128、256……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5、6、7、8、9……的比数增加。这样,在两个世纪后,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率将会是256比9;在三个世纪后,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率则成为4096比13……”
马尔萨斯在提出这个惊人的发现之后,还进一步阐述:“人口的繁殖力和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自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继续使其结果保持平衡。”到哪里去寻找“均衡原理”呢?马氏武断地认为,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和饥荒是减少人口及使人口与生活资料相适应的决定性因素。
显然,马尔萨斯抹煞了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同时也无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两个世纪后的历史已经证明,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率并未出现令人可怕的259:1的状况。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至少,在人口的发展史上,是马尔萨斯第一个出示了人口过量增长的“黄牌警告”,引起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尔萨斯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20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虽然未出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比例悬殊的境况,但人口的急剧增长却成为了现实。
1994年9月5日至13日,18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机构的1.5万名领导人与观察员聚集于开罗,参加了联合国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会议披露的资料令各国领导人感到了沉重的压力。现在,地球上每秒钟降生3个婴儿,每分钟增加181个新生儿,每小时增加10800个新生儿,每天26万人,每月780万人,每年地球上增加人口9300万!如果按此速度发展,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9.2亿,到2025年达到110亿,到2076年,将达到460亿,而到2150年时,全球人口将达到6942亿,为目前人口的118倍,每平方英里土地上将生活12100人……这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要生活在比兵营还要挤的环境里,许多人甚至只能住到海上去,生活在狭窄的船舱里,人们只能用花盆种庄稼,用净化了的污水泡茶喝。至于公园、森林、牧场和草场等等,我们的后代只能从电影电视里去认识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如果我们不在近100年里,将人口增长率降到接近于零或零以下,而继续按现在的增长率增长,前面描述的这一天便完全有可能来到。事实上,即使现在刹车,由于惯性作用,世界人口仍会有较大的增长过程。1998年2月4日,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处在发表的世界人口长期预测报告中说,假设平均每位妇女稳定在只生两个多一点孩子的水平上,世界人口预计将从1995年的57亿增长到2050年的94亿, 2100年的104亿,2150年的108亿。到2200年左右,世界人口将接近110亿。
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最理想的状态。而能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关键还在于我们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控制人口的措施。在这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担子更重,任务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