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那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还会出现“民工荒”?是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了吗?是随着农村生活变好和机会更多,农民已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吗?不,“民工荒”发生的真实原因,来自广大农民工的基本权利总是受到侵害!不少专家和媒体都一致认为,出现“民工荒”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农民工的供给少了,也不是农民们不愿意外出打工了,而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致使他们无法忍受,纷纷离去。因此,“民工荒”实际上是长期漠视农民工利益的代价,是农民工对不公平的待遇“用脚投票”的结果。
大量的调查与统计都表明,2004年和2005年,农民工的总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依然保持着每年五百万人以上的增长。那么,为什么有些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会突然感觉民工大量短缺呢?显然,不是农民进城打工的少了,而是农民进城的选择多了,流向变了。
以前,许多农民工都信奉“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格言,大量涌向珠三角,但现在,他们不再对这里充满迷恋,而纷纷首选长三角地区作为进城务工的落脚地。农民工首选长三角,主要是冲着两大“优惠条件”而来,其一,长三角地区的平均用工资相对高于珠三角等其他集中吸纳农民工的地区;其二,到长三角务工的手续相对简化些。
两大“优惠条件”均有具体的内容所指。工资这一块,农民工在长三角地区平均所得比珠三角大抵高出100~ 120元/每月。说到“手续相对简化”,仅以浙江为例,实施了近10年的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已在该省被废止,不管农民工来自何方,凭本人身份证就可在该省范围内合法办妥用工登记手续。
开始,珠三角似乎不太愿意承认农民工的流向发生了改变,依然我行我素,一派高高在上的模样。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的多数工厂,农民工每月工作26天以上,每天的平均工时在11小时左右;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之外,没有城镇居民的户籍,分享不到城市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失业了,得不到失业救济;生活困难了,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有病了,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因工负伤、致残,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抚恤;劳动安全、卫生和生活条件差,人格受到歧视,经常被收走身份证,失去人身自由,有的还被迫签下生死合同,一旦罹难了,家属只能得到很少的赔偿金。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当地的足够重视。在有些人看来,牛气十足的资本,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曾经备受“一盘散沙”诟病的农民工,这一次好像是在突然之间,颇有默契似的一致向市场作出了一个令谁都不敢轻视的举动:他们向市场说了声“不!”
那么,过去如潮水般涌入珠三角的农民工们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四川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川军”名号在外出务工人员和招工企业中也一直声名赫赫,这里农民工的发言颇能代表他们某些共同的心声。
四川农民肖军曾在广东务工八年,两个月前离开广东去了上海。他说,在广东等地我们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简直就是廉价劳动力。在上海打工,平均工资就要比广东高二百元左右。
曾与妻子双双在广东东莞一家工厂务工的四川省金堂县人罗世彬,不久前也向他们的工作单位递交了辞呈。罗世彬与妻子在没辞职之前,两人每月收入合计近2000元,比起在老家务农的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令人羡慕,但是罗世彬却果断地带着妻子从广东辞职了。他说,在那边打工就像犯人一样,什么保障也没有。我在广东务工的地方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在这个厂工作了二年多,一直都是每个月八百元左右,没加过薪、没拿过任何补贴或福利。此外,厂里还要扣压一个月的工资,并经常叫我们干一些没有报酬的活。而且工作条件艰苦、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在那儿我们平均一天要干12个小时,晚上6点半上班,常常要到第二天上午9点老板才同意下班。与其在外面“像犯人一样”打工,过着没有保障的生活,还不如回家找点事做。
毫无疑问,工资高低、工作环境好坏,成了农民工判断去留的最重要的标准。珠三角一带不少企业还墨守前些年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成规,月工资普遍在400元至500元之间,且多年不变,有的企业还存在拖欠工资的现象,用工环境也较差。而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制造业发达,大量紧缺民工尤其是熟练工,不仅就业机会多,而且工资待遇相对较高,月工资大多在八百元左右,企业基本都会给员工办保险,并且上下班时间比较规范。不少农民工反映,在华东地区工作好找,而且工资待遇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现在有了“要打工,不去广东去华东”的新说法。
四川省每年有700多万人出省打工,其中广东占了近一半。但在2004年新增加的80万民工中,流向广东的仅有5万人,绝大多数流入到了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长三角。据报道,当地官员认为四川省新增输粤民工增幅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广东企业的工资水平已不像十几年前那样有竞争力,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用工量都大幅增长的同时,流向长三角和内地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多。河南和湖南两省的资料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据称湖南省今年新增的81万外出民工中,流向长三角的趋势也很明显。两省的农村劳动力管理部门同时指出,如果广东企业还保持低水平,他们将失去对劳工的吸引力。贵州省现在奔向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民工越来越多,而往年涌向广州的民工流则正在悄然退潮。
由此,笔者认为,目前出现的现象,与其说是“民工荒”,不如说是“招工难”。因为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他们最基本的选择,根本不存在民工缺乏的问题。而之所以出现一些企业招不到工人的情况,是由于这些企业过去长期漠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而受到了农民工的抛弃。“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待遇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其《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中便明确指出,是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民工短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