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笔者在深圳采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时,看到八卦岭有一幢大楼前排着一百多米的长队,看模样基本上都是农民工。笔者上前一打听,原来这里是深圳市社保局专门设立的一个退保窗口,来这里的农民工都是来退保的。深圳市在全国较早推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但投保率并不高,而就是在投保率并不高的情况下,还出现如此多的农民工主动退保的现象,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一位农民工说:“我交了5年保险了,现在辞工回家,就将保险退了。”笔者追问:“为何不继续参保,等将来在深圳退休,就能够按月领养老金,那不是很好啊?”然而,这位农民工回答得很干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远,现在退了保回家,以后来不来这还不知道。老了再到这里来领养老金,我们可没有这个奢望。钱只有放在自己口袋里才踏实。”
说起社会保障,谁都不能回避养老保险。这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险种,也是费用最高、推行起来难度最大的险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达到1.5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城镇职工。近几年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先后制定了农民工参保办法,效果都不太理想。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省级统筹,而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一个农民工去年在北京参加了养老保险,按月缴纳费用,今年可能就要到深圳去打工。在现行制度下,他只好把缴纳费用的个人部分提取出来,这就不能保证到达退休年龄后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到养老金。因此,许多农民工认为,这样的社会保险一点也不“保险”。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开始放弃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工薪收入生活,一些人已不再具备从事农业劳动的意识和技能,对土地依赖程度较低。据专家对北京、无锡、珠海三个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即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显示:已经有约19%的农民工没有土地,完全放弃了对土地的依存;有46.8%的农民工也准备放弃对土地的依存;16.5%的农民工处于不确定状态,只有17.7%的农民工会选择回家务农。这就是说,有近70%的农民工已经做出了城镇化选择。要让他们依靠土地来保障将来的老年生活,显然已不现实了。但是,一些大中城市推出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却没有得到农民工的认同,致使养老保险的推行不如人意。
北京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之后又在2001年制订了《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自招用农民工之月起,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但文件发出后,效果却不理想。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规定,对企业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提出了要求,同样没有得到企业主和广大农民工的支持。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 83.2%的人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80%的企业主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农民工90%以上没有购买养老保险。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企业主消极作梗。他们的理由是农民工流动性太大了,干得长的一年两年,干得短的十天半月,不好给他们上保险。有些企业老板则干脆说,要让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就要从我这里扣除一部分钱,我还不如把这钱直接给农民工呢。而在当前的劳资关系里,农民工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他们只能听之任之,这给一些企业逃避给农民工负责养老保险的责任提供了机会。
其次是农民工也不积极。许多农民工对各个城市推出的养老保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血汗钱来之不易,在不明白社保是怎么回事,没尝到甜头之前,保不保无所谓,即使保了也想退保要钱。有位农民工说:“今天在这里打工,明天还不知在哪里呢。以后的事说不准,钱还是自己存起来稳妥。”另外一位农民工则说:“我出来到城里打工的期望可不是想在这里养老,而是能够干完活后马上拿到钱,回家把盖房结婚时借的钱快点还上。现在打工的工资都不容易拿到,我可不愿意再被扣除什么养老保险了。”许多农民工都表示:“只有给我们钱才是最实在的。”有的农民工甚至对参加养老保险颇为反感:“我本来挣钱就不多,你还让我缴钱,家里还等着用钱哩。”
这与养老保险的设计也很有关系。目前的养老保险不能随农民工工作岗位的流动转移相应关系,这使农民工不愿意参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如2002年7月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若干实施规定》规定,“非深圳户籍员工(不论是否城镇户口)在深退休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应在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前5年,在深圳连续缴费。”许多农民工根本达不到这一条件。因为他们今天在深圳打工,明年可能又到了上海,养老保险关系却不能随着转移。在深圳缴了费,离开深圳时便只能退回。养老保险待遇没有享受到,反而增加了一些麻烦。况且,农民工退保时只能退自己缴费的那部分,他们认为还不如把这部分钱直接存银行来得方便,还有利息。另外,一些地区养老保险基数和农民工实际收入脱节,也使农民工难以承受。农民外出务工,70%以上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而养老保险缴费是以当地职工上年年均工资为基数,即使在西部一些省市,职工年均工资也高达一万二千元以上,大大高于农民工实际收入,农民工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多数企业主和农民工,在为农民工缴养老保险问题上持观望态度,能躲掉就躲掉,实在躲不掉了才买一点。
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认为,现在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面打工,如果农民工老年生活没有保障,势必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生活,影响整个农村的稳定。今后大量生活无着的老年农民工滞留城市,将给城市的稳定、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