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智慧和汗水换得金色的收获

用智慧和汗水换得金色的收获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钮中一从1977年开始专职从事水稻育种工作37年,始终坚守在纷繁复杂的选种育种第一线,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逾150亿元。钮中一参加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科技项目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育成的武运粳21号攻克了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等多种病虫害难题,被评为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钮中一忘我工作,一心扑在育种事业上。钮中一就像一位辛劳的农夫,播撒着绿色的希望,用心血和汗水换来金色的收获。

钮中一从1977年开始专职从事水稻育种工作37年,始终坚守在纷繁复杂的选种育种第一线,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逾150亿元。2006年他退休后,拒绝了众多单位的高薪相邀留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他说:“对一辈子工作过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培育几个好的水稻品种。”

为了将新品育种周期缩短到5年,他采用一年“双季”育种,每年的12月,他都会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岛进行“南繁加代育种”,直到次年4月才和北归的燕子一起,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家乡,进行新一轮播种。每年,他还要参与育种材料的整理和筛选,每份材料都要经过播种育秧、移栽、田间观测、配组杂交、选择种子等多个复杂的过程。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他对工作十分严谨、十分认真。“在田间播种,钮中一观察得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甚至半天都做不好一块田,整个过程犹如选秀般严格。”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说。

水稻育种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钮中一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将上游分子生物技术应用于常规育种工作,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早期苗进行抗病性和米质检测,提高选择精准度,缩短了育种年限,提升了育成品种的科技含量。钮中一参加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科技项目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育成的武运粳21号攻克了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等多种病虫害难题,被评为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钮中一培育的水稻品种不仅在江苏全省13个市都有种植,而且得到了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的青睐,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亿多亩次。

钮中一忘我工作,一心扑在育种事业上。2010年3月,他参加海南南繁时右腿胯部经常隐隐作痛,不能久立,但当时正值杂交配组最关键时期,为了不错过育种时机,他忍痛坚持到了南繁结束。钮中一就像一位辛劳的农夫,播撒着绿色的希望,用心血和汗水换来金色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