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我回家得早。等妻回家已近6点半,只有一个菜,小青菜粉丝鱼丸汤。小青菜是下午菜场刚买的,新鲜。鱼丸是妻的象山同学自己手工做的,特意托人带给我们。一大盆汤出锅,我吊了一小勺红辣椒酱,色、香、味俱全。二人吃得不亦乐乎,妻称赞我烧得好吃。酒足饭饱,二人不由地推论出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美食?我思索再三,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表述:
首先,美食具有普遍认同性。中国菜系,大到淮、潮、鲁、浙等相传几百上千年的菜系,小到“烹小鲜如同治国理家”,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烹调方法。面对满汉全席,你不能不说这是美食;面对宫廷御宴,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人间佳肴。中国传统的婚宴上讲究的冷菜八大盘、热炒八大碗、果盘水果糕点八大碟,不上这些不足体现主人的热情与好客。
其次,具有浓厚的区域性。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地理各异,人文教化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美食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岭南的潮汕、潮州常讲究的清淡与煲汤,未必受到以红烧、浓烈为主的鲁帮菜人的青睐;以酱制为多的淮阳菜,也不一定深受以清淡、清蒸为主的广东、浙江人的喜爱。更不用说由于气候潮湿而以辣出名的贵州、湖南等地了。多年来,我们东南沿海一带人出差,都喜欢自带家乡小菜,什么咸鱼烤虾、蟹酱泥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所谓:一方菜肴养一方人。北方的腊肉南方的鱼,山区的野味平原的菜。各有各的传承、各有各的风味。
第三,美食又具有极强的个性。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吃肉,不可一日无肉;有的人喜欢吃海鲜,没有海鲜就像浑身痛痒。我家三姐弟就从小呈现出这种明显的个性论。姐姐从小不吃肉类,不要说一天不吃,她几年几十年不吃一块肉。父亲一不留神用烧过肉的锅炒菜,她都难以接受。而旭兄一天不能少了肉,无肉不成菜,无肉不下饭。我是从小吃肉吃伤了,后来的几十年间,对肉类是可有可无。十天半月不见肉,不想;半年一载不吃肉,不讨。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的美食,如东坡肉、红烧肘子,在我看来不如萝卜、青菜。也许长期的素食为主,虽年近花甲,倒也没有“三高三低”。
我对美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以“三境”来判断。所谓“三境”,指环境、心境、意境。
“环境”,是评判美食的第一个标准。所谓环境,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吃饭的地方,无论饭店、食堂、家庭,首先得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不求富丽堂皇,但求宽敞亮堂。一个坐八人的桌坐了十个人,一个坐十人的桌坐了十二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人与人摩肩接踵,夹个菜、举个杯,还得时刻留意左右的,别碰了、洒了、撞了。如此环境,再好的菜,也算不得“美食”。第二是温度,冬天要暖和,夏天要凉爽,使食客和就餐的人进来就觉得舒服。第三是服务,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食客的情绪。多年来,我发现,南方饭店、宾馆缺少一类挂衣服的设置,差不多所有的食客都将衣服搭在自己的座椅背上,讲究的饭店给你套上一个衣套。席间,经常会发现衣服滑落,或汤汁、酒佐洒滴衣服的不愉快事。
第二个标准是“心境”。早年间有一前辈说过很有意思的一段话。他说,饭局,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开会的、出差的、同学的、同事的、亲朋好友的、专门为某人某事的,但你只要弄清四个问题: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为了什么事吃?怎么吃?你就会知道这顿饭吃得如何。确实如此,同样的美食,和不同的人吃,心境大不一样,有的轻松,有的沉闷,有的爽快,有的负担重,甚至还会有被“绑架”的心境,面对美食,味同嚼蜡。
第三个标准是“意境”,也就是吃饭时的氛围如何。面对美食,意境氛围也很重要,无论什么内容的吃饭,总有个发起人,总有主角、配角,总有一定的规则、程序,但也必须要调节气氛。所谓:酒醉一分话意浓,气色更比胭脂红。面对美食,面对佳肴,有了良好的环境,心情也不错,但更要注意气氛。所谓谈笑风生,这个“风”,就是气氛、氛围的感觉。因此,“美食”这个概念,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专用名词,一切烧得好的菜肴,均可称为美食,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饭菜、糕点也可包含在美食范畴内。二是专用动词,“美食”也可指你吃饭进餐时的感觉。往往三五知己小酌,菜不见得多,不见得好,但氛围和谐,心情舒畅,谈古论今,指点人生,都可为美食加分。哪怕你一人独饮,对酒当歌,也不失为美食的一种境界。所以,笔者以为,“三境”到,“美食”才成。
最后,“美食”还有一个相对的概念。生活困难时,一年能吃上几次鸡鸭鱼肉,也算美食。成天大鱼大肉地吃惯了,偶尔吃一顿素食,也不失为美食。由此,“美食”还有一个健康的概念,所谓吃得好、吃得多,不等于美食,不等于健康。吃得对、吃得合适,才是真正的“美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