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一刀下去,有多少切腹之痛

这一刀下去,有多少切腹之痛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在吴远碧自己开刀并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后,一条畅通无阻的救助渠道顿时出现了。吴远碧这一刀,比张海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能否也像张海超那样,不仅让自己获得救助,更能够让其他一些渴望得到救助的底层老百姓也能够得到这种救助,或许才是这一刀所应该得到的另一个答案。或许,当地政府在为自己及时救助了吴远碧而沾沾自喜,但事实上,当这一刀下去的时候,当地政府的救助就已经是缺位了,后来的关怀更像是一种弥补。

□评论员 傅万夫

“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53岁的重庆农妇吴远碧因病无钱手术,赌命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所幸其挥刀自剖的惊世之举,启动了时下底层百姓遇到困境获得救助的一般模式:媒体报道——领导重视——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得到救治。但该事件背后的体制缺陷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2011年5月23日人民网)

这是一场用生命当赌注的赌博,好在吴远碧赌赢了,她终于唤醒了那条原本并不属于她的救助之路。我们固然欣慰于吴远碧的幸运,但回头寻觅她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挣扎之路时,却对她的无奈与痛楚感同身受。她这一刀,割在她身,却疼在公众之心,因为在救助体系还不健全的当下,谁都不知道幸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据说,吴远碧在走投无路时曾经找过重庆市信访部门,经信访部门联系,她被送到了綦江县政府,但是,当地部门认为吴远碧的病不属“大病救助”之列,希望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过,在吴远碧自己开刀并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后,一条畅通无阻的救助渠道顿时出现了。这是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欣慰,非得动刀吗?非得让吴远碧受点苦,制造惊世之举,才能够激活那些本应该时刻出现在民众身边的救助体系吗?救助不是交易,何必非得豪赌一把才能粉墨登场呢?

其实,在吴远碧之前,也有人对自己动刀过,那就是开胸验肺的主角张海超。因为企业拒绝为其提供患尘肺病的相关资料而无法获得尘肺病的诊断,他悲壮地开胸验肺,一时间举国震惊,各种关注纷至沓来,为他赢得了赔偿,也揭开了一直不被外界所关注的尘肺病群体。吴远碧这一刀,比张海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能否也像张海超那样,不仅让自己获得救助,更能够让其他一些渴望得到救助的底层老百姓也能够得到这种救助,或许才是这一刀所应该得到的另一个答案。

从开胸验肺到挥刀放水,还有多少切腹之痛需要反思?这一刀下去,好了坏了,都是一种解脱。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但凡有一丝希望,谁会将刀挥向自己的肚皮?或许,当地政府在为自己及时救助了吴远碧而沾沾自喜,但事实上,当这一刀下去的时候,当地政府的救助就已经是缺位了,后来的关怀更像是一种弥补。我们希望,他们在弥补之时,多去思考这一刀如何才能避免。

(原载于《华商晨报》2011年5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