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切怀念杨武之教授

深切怀念杨武之教授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武之教授是对我国数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前辈学者,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深切地怀念这位热爱祖国、品德高尚的前辈数学家。非常可惜的是杨武之先生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不可能再坚持任教,在1954年就过早地离开了数学的研究和教学岗位。他们不顾周总理的特意安排,下令要杨武之先生到校来接受他们批斗。此后我陆续听说杨武之先生病情加重,杨振宁先生几次回国探望并进行讲学。

深切怀念杨武之教授

杨武之教授是对我国数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前辈学者,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深切地怀念这位热爱祖国、品德高尚的前辈数学家。

杨武之先生,早年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担任西南联大数学系系主任,是我国最早的数论和代数学的奠基人,他致力于经典数论的若干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他在培养人才、提携后辈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当年他指引了年轻的华罗庚先生从事解析数论的研究,在中国数学史上传为美谈。

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时,他从同济大学转到复旦大学任教,我于1953年到复旦教书,能够和杨武之先生在一个单位工作,我心里非常高兴。当时他担任一年级高等代数的教学工作,继续实行高水平教授担任基础课的优良传统。

当时正是学习前苏联的高潮,大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至于教材,都要照搬苏联的。数学系一年级的高等代数课程,变化很大,学生一进大学,就要学群、环、域等抽象代数的概念,这不符合过去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顺序,但在当时,依照前苏联教材进行教学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能做大的更改。杨武之先生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承担这样的任务的,他非常认真地从事这一教学工作,努力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前苏联教材作了许多处理,使学生能够接受。他家住在上海市区,离开学校比较远,他经常在学校分配给他的一间小小的房间里备课,和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终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1953年这一学年,在他的班上听课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后来在数学上都很有建树,其中有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李大潜教授,在数学或计算机科学很有造诣的严绍宗教授、陈火旺教授、施伯乐教授等著名专家。

非常可惜的是杨武之先生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不可能再坚持任教,在1954年就过早地离开了数学的研究和教学岗位。复旦大学对他非常器重和照顾,尽可能地安排好的医疗条件,每个月的工资都按时派人送去,我和胡和生等青年后辈教师,也时常到他家里探望他,受到他和师母罗孟华女士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从国家建设、学校发展到个人生活琐事,无所不谈,两位前辈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对青年人的关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6年杨振宁先生得到了诺贝尔奖。消息传来,我们这批青年人都兴高采烈,也为杨武之先生骄傲。对此,周总理非常重视,同意杨武之先生和师母3次去日内瓦和香港同杨振宁先生会面。杨武之以他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入地向杨振宁先生介绍新中国的发展情况和光明前景,使这位才能卓越的青年科学家对新中国的面貌有了很深的印象,对他的父亲当时的精神境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对许多爱国的、正直的人士都是一场灾难,杨武之先生也不能幸免,1968年“工宣队”进校,一看教师名单,发现杨武之先生自1954年以来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却一直受到优待。他们不顾周总理的特意安排,下令要杨武之先生到校来接受他们批斗。杨武之先生非常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对毛主席非常尊敬,但他为人非常耿直认真,他认为毛主席著作中有些词句在文字上还可表达得更好一些,这就闯了大祸了,造反派勃然大怒,他的问题“升级”了,要他住在学校里“监督劳动”。

当时我已被隔离审查,有一段时间曾和杨武之先生同住在青年教师宿舍里,两人同住一个房间。杨先生这时被迫去打扫大操场,当时是8月份,天气很热,杨先生已经高龄,又是久病之身,被迫做这样的劳动,这完全是无端的迫害,我也被无穷无尽的批斗和各种劳动弄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在晚上回宿舍时见到杨先生,他见到我就说:“超豪,我累得不得了呀。”我当时除了同情之外,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在生活上帮帮他,如为他打打开水、整理什物等,使他少劳累一点;只能劝他好好休息,以应付第二天的劳动。我对他说,不要被造反派抓住辫子,再吃苦头。

不久,对我的“审查”升级了,被责令住到学生宿舍去,接受学生的“监督”,有好几个月没有能够和杨武之先生见面。大约半年以后,“工宣队”说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找了几个被批斗的人谈话,杨武之先生也在场,工宣队问我们还能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杨先生说:“我还认得字,可以为劳动人民读报”,工宣队对他无可奈何。我当时说:“我的微积分还是很熟练的,如果工人们搞技术革新有需要,我可以帮助。”为此,受到了工宣队的一番训斥,说:“谁要你!”我才感到所谓落实政策完全是假的,杨武之先生没有谈数学,总算没有挨骂。

1971年,杨振宁先生第一次回到祖国,我感到非常兴奋。但那种继续被审查的情况,使我不可能见到他。当时杨振宁先生指名要见苏步青教授,当权的那些人只好同意苏先生一起陪同参观,苏先生回来说,杨振宁先生很关心他,我们都很感动。我想杨武之先生一定已多次向杨振宁先生谈起过苏先生。此后我陆续听说杨武之先生病情加重,杨振宁先生几次回国探望并进行讲学。但我当时仍然在被审查,没有“解放”,不可能去见杨武之先生一面。直到1973年杨武之先生去世,我才被准许去参加追悼会,会场隆重肃穆,杨振宁先生在讲话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非常悲痛的心情和语调,以具体的事情表达出杨武之先生热爱祖国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风范,陈述了杨武之先生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他说杨武之先生“再三要求我把眼光放远,看清历史演变的潮流,这个教训两年来在我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场的人无不深受感动。我当时非常悲痛,想不到就这样和杨武之先生永别了,同时也更加敬仰杨武之先生,作为“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的老人,能有这样高的思想境界,真是难能可贵。他的崇高形象,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后来我同胡和生和杨振宁先生在科研中建立了合作的关系,从他那里学到许多东西,我们又和师母罗孟华女士、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女士有多次愉快的相处,振汉、振玉以及谭弗芸女士等都成了我们很好的朋友,在这一切过程中,我们一直深切地怀念着前辈杨武之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