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声惊醒太子梦
时间还得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
1957年4月13日,不知道沉睡了多少世纪的三门峡谷被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声唤醒了——国务院决定在三门峡修建大型水利枢纽,以解决黄河洪水泛滥问题。
自从有了人类,黄河就像母亲一样用她的乳汁哺育着两岸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什么都可以藐视,唯独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但是,黄河又像一条狂暴不羁的黄龙,在所流经的地区逞凶肆虐,兴风作浪。它冲毁了河堤,淹没了村庄,尤其是下游灾害十分剧烈。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里,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流传在三门峡一带的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描述的就是一次特大洪水的危害。因此,有时人们形容黄河为“黄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关心黄河的治理问题。1952年10月,毛泽东亲临黄河视察,指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选择坝址是治理黄河的关键,为此,黄委会专门成立了查勘队。
查勘队以吴以教任队长,仝允杲、郝步荣任副队长,查勘了龙门至孟津的黄河干流段,并聘请冯景兰、曹世禄两位地质专家参加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处坝址的考察。通过查勘,一致肯定了三门峡坝址。其实以往中外专家一直对八里胡同坝址评价较高,认为是黄河中游的优良坝址,但经过这次查勘后,证实了八里胡同虽有较好的地形条件,可主要是石灰岩溶洞发育、地质条件远不如三门峡。
三门峡位于豫西峡谷的中间,是黄河最险峻的峡谷河道之一,两岸陡峭,相距仅250米。三门峡的岩石,主要是闪长斑岩,色铁青,质地坚硬。地质条件好,适宜建高坝。
坝址确定后,考古发掘成为当时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为了修建水库,不但要搬迁淹没区内的居民,还要搬迁或保护文物遗迹。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历朝历代都在此设置重镇。西周、秦、西汉、北魏,一直延续至明、清。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地面上的遗迹,可以看到;地下的遗迹,还要钻探发掘,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派谁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任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为队长,安志敏任副队长,分赴豫、晋、陕、甘等省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考古工作,而在三门峡水库一带的考古发掘则是重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