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是谁的点子

这是谁的点子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点燃骊山烽火,那是敌人入侵的信号,全国的诸侯都要火速赶来勤王,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虽然,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言之凿凿,但后代许多研究人员提出质疑。假若周幽王真有烽火戏诸侯之举,说明西周各诸侯国军队反应迅速。如果需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作战,一般是处在这一地区附近的诸侯出兵,不可能动用全国诸侯的军队。

(四)这是谁的点子?

《东周列国志》、《史记》等文献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讨伐有褒国,有褒国把褒姒女献给幽王,褒姒得宠,生了伯服,于是就和虢石父一起赶走了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褒姒虽美却终日不见笑容,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向臣下征集点子,说谁能让褒姒一笑,赏赐千金。然而各种办法用尽,也不见褒姒一笑。这时候虢石父向周幽王献上了点燃骊山烽火的点子。点燃骊山烽火,那是敌人入侵的信号,全国的诸侯都要火速赶来勤王,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但周幽王全然不顾,还连声叫好。于是周幽王命人点燃骊山烽火,各路诸侯看见报警信号后,纷纷调集兵马风驰电掣般赶来,然而却没有敌人的影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褒姒看到此种情景,禁不住笑逐颜开。周幽王见到美人如此开心,竟然故计重演。各路诸侯看到天子如此三番五次的恶作剧,谁也不来了。

再说太子宜臼跑到申国后,向舅舅申侯哭诉了其母子在朝中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申侯一听,十分恼怒。于是联合缯国、西戎一起攻打周。当犬戎等真正的敌人逼近镐京,周幽王连忙命人点燃骊山烽火,但是各路诸侯还以为是周幽王在开玩笑,没有人把此事当真,西周王朝于是就覆灭了。

难道西周失国真是因为幽王恶作剧以博红颜一笑吗?“烽火戏诸侯”之说是否属实?“烽火戏诸侯”的点子是虢石父出的吗?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学家对此的最新看法。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言之凿凿,但后代许多研究人员提出质疑。著名的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就在他的《国史大纲》中指出“烽火戏诸侯”,是无稽之谈,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根本不了解。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

假若周幽王真有烽火戏诸侯之举,说明西周各诸侯国军队反应迅速。实际上,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在王畿附近的诸军队尚不可能立即到达,何况远方的诸侯。况且,在关中点燃烽火,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诸侯是如何看到的呢?再说,点燃烽火,这是汉朝抗击匈奴的预警方法,调动军队仍然需要凭调令,西周时根本没有烽火这回事。如果真有,那如今全国到处都该是烽火台了。

古代调兵用兵,凭的是调令,春秋时的“虎符”起的就是这种作用。符是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君王处,左半发给统兵将帅,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发兵。另外,诸侯之军队没有天子的命令,不可随意进入王畿地区,否则,就有谋反的嫌疑。如果周天子要抗击外敌入侵,或出征平叛,首先调动的是中央军“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如果需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作战,一般是处在这一地区附近的诸侯出兵,不可能动用全国诸侯的军队。

所以,“烽火戏诸侯”也只是一种戏说而已,根本不存在虢石父出歪点子的事情,虢石父实在是被人冤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