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出版活动,是在编辑组织、编辑主体、编辑手段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在计划经济时代,编辑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收集材料、资料,再做整理加工,从而完成书籍的出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仅靠上述方式进行的编辑活动及生产的产品,已经不能完全被市场接受。只有编辑队伍中那些集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于一体,具有现代人格特征的编辑主体的编辑活动,才能生产出既有良好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精神产品。因此,编辑主体人格的现代化建设在编辑组织、编辑主体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编辑主体及编辑人格现代化
编辑主体。编辑主体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也就是说,具有编辑实践操作技能、经验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并从事编辑工作的个体理所当然是编辑主体。另外,由于科学发展的日趋分化和综合、新学科的不断涌现、现代编辑活动的日益繁杂,决定了编辑工作不仅需要各个学科专业的编辑个体的努力,还需要各编辑间通力合作形成编辑群体以便顺利地完成编辑工作。因此,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群体也应属于编辑主体这一范畴。由此可见,编辑主体是指在编辑活动中能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编辑客体进行选择、加工、组构,使之符合文化产品特性的个人或群体。
编辑主体的人格。人格是指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及信仰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编辑主体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与其他职业人员相比,其人格有着自身的特质,是编辑主体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积淀而成的内在品质,是编辑主体高质量完成编辑工作的保障。
编辑主体人格的现代化。编辑主体人格的现代化,是指编辑主体在从传统出版体制向现代出版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这种转变既包括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人格的转变,也包括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人格的转变,既显现着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人格的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人格的转变,也显现着从保守封闭型向创新开放型人格的转变。在编辑出版现代化中,编辑主体始终处于能动、主导的地位,编辑主体的人格现代化不仅能够促进编辑活动本身的现代化进程,决定着编辑出版工作的兴衰成败,而且以其高尚的精神文化产品对社会成员现代化人格的形成起着引领、塑造、促进作用。
二、编辑人格现代化形成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编辑主体现代人格形成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竞争性经济,自主、独立地进行判断并做出选择和行动,是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的这一特质,有助于市场主体现代化人格的生成。市场经济鼓励自由竞争,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由、自立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将为那些既有独立性、自主性,又有创新性的编辑主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编辑主体的人格定位趋于稳定,有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人格。
法制建设是现代人格形成的条件。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法制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在需要法律法规的地方还不得不借助伦理道德的调整,因而对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在社会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模糊,看不到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调节中的主体趋向。表现在人格定位上,就显得犹豫不决,缺乏信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法制建设的加强,法律法规也必将日益健全,一切按法律、契约办事,必定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常态和人们思考、处理问题的出发点,社会的理性化和法制化特征将日趋明显,这为自主、理性的现代人格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加快了编辑现代人格的形成步伐。中国自1994年开始接入互联网后,网民人数迅速增加。据《第3远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人们的情感、意志、思维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及技术处理平台,在为编辑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互动性等特征,对编辑现代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依附性、保守性为特征的传统编辑人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出版业的发展需要,以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竞争性、平等性为特征的现代人格,将成为编辑现代人格的主导因素。
三、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
编辑主体人格的现代化首先是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编辑主体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编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编辑活动从来都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应对,而应是主动积极地、有目的地去对客体进行选择、再认识、再创造,编辑活动凸显的是编辑的主体意识和价值理念。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海量增加、竞争的日趋激烈、意识形态的多元多变,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在编辑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编辑主体要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
责任意识。编辑主体的责任意识与编辑对其劳动的价值、意义密切相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是现代化进程中,编辑主体衡量其编辑实践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标准,也是编辑主体对学术、对文化、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的重要体现。编辑主体只有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主动、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学术鉴别力,才能自觉、主动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把好文化精神产品的政治关、思想关、学术关,才能公正、无私、严明地对待编辑客体,才能乐为人梯,踏实进取,甘于奉献,才能为思想、学术、文化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保证,更是出版物生命旺盛的基础,也是编辑主体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现代意识。编辑活动最忌重复劳动,要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独辟蹊径,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选题策划中,力争出新;在内容选取中,要把最新的信息奉献给读者,把文化领域中真正的新成果奉献给社会;在表现形式上,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手段,创造出精美的外观。同时,要打破传统模式,在营销方面创新,把最新成果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创造出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放意识。开放意识要求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中,应以开放的意识和态度审视与筛选精神文化产品,善于从不同的观念、思想及角度,对不同的编辑客体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善于突破常规思维和陈旧观念的局限,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去思索、发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善于以开放的姿态,了解作者的动态和读者的需求,及时捕捉市场、读者的“需求点”,及时地把作者的新成果以崭新的面貌推荐给读者,还要善于以开放的意识不断接纳新的编辑思想、编辑观念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及现代化的编辑手段。只有将开放的意识贯穿在编辑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编辑实践才能永葆活力。
信息意识。是指编辑主体积极主动地收集、获取及评价信息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编辑主体只有具备全面、扎实、深厚的信息收集、分类、储备、处理能力,才能行之有效地选题,有的放矢地组稿,准确无误地审稿。同时,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能力,能促使编辑主体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定向,以确保编辑思想、方针沿着既定的方向运行,出版物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市场意识。是否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营销意识,是编辑主体意识有无现代化取向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市场化实际就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优胜劣汰、强者生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洗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主动融入市场,面向市场寻求生存发展空间,既是编辑主体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繁荣的支撑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编辑主体只有善于用“市场的眼界”捕获市场的需求点,考虑并确定选题,才能及时推出文化精品,在满足市场、读者需求的同时,为自己、也为集体赢得利润,奠定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
品牌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中对出版物质量所作的价值界定、价值追求,是编辑主体创新、开放、信息、市场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编辑主体品牌意识的生成,是编辑主体质量意识的优化与升华,它昭示和引导着编辑主体潜心于提升综合素质,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文稿的审阅、判定、选择、组稿等各个环节,缜密从事,悉心把关,将其最佳的编辑水平和实践能力,借助于高质量的产品展现在市场、读者的面前。肯定、培养、激发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不仅可以促使刊物质量上档次,促进编辑主体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意义重大。
四、编辑主体知识结构、能力的现代化
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现代化,是指编辑主体知识必须满足现代性、多元性与宽泛性的要求。何为知识结构?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指的是“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则是指编辑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的结构情形。这种结构“既有一定的层次性,又有整体相关性。各部分知识之间能相互适应、相互折射、相互激发,能为实现工作目标产生巨大的创造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综合化趋势日渐明显。这种日趋综合化的趋势,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另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融合。因此,不仅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在逐渐缩小,而且学科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编辑群体面对这种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开拓知识结构的广度,以便对所涉及的学科、学科群有更多的了解,努力在知识的广大、深度、精度上下功夫,努力构建思想、科技、人文、出版等知识丰厚、结构合理的多元文化结构,为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
编辑主体能力的现代化过程,是编辑主体在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文化体制改革、适应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基础上萌生、形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就是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处理校样,封闭运行,缺乏与市场、读者对接的主动性是其基本特征。而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海量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编辑坐等“来料”加工,只能步入死路。因此,面对新的形势,编辑主体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编辑工作内在规律,全面继承前人优良的出版传统,另一方面更应在主动融入市场、悟透读者心理的前提下,不断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公关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现代编辑常识、编辑技术处理稿件的能力,加快从传统编辑到现代编辑的转型步伐,适应现代出版业的发展需要。
五、编辑主体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心理素质的现代化
编辑主体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传承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出版业不仅是一个工具、价值、文化合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编辑主体行为理想化、理性化、规范化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这些特性必然会对编辑主体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出版业竞争加剧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编辑主体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强化现代编辑意识的前提下,不断克服盲从、守旧、非理性的行为习惯,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要求。一是强化目的性行为,明确自己行为的目的性、计划性,要乐于接受新生活、新经验、新的行为方式,始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变之中,投身到精神产品的生产之中。二是要强化行为的价值性,明确自身行为的价值所在,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孜孜以求。要敢于不唯书、不唯上,平等对待作者、读者、市场等方面的意见,认真考虑,慎做取舍。三是要有强烈的效能感和合作意愿。效能感和合作意愿,不仅表现在编辑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上,还表现在他觉得有能力独自或同别人合作共同来迎接新的出版事业的挑战,做事讲求效率,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的快节奏。
编辑主体思维品质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时代文化潮流,生产新质文化,因此,只有当编辑主体有高度的创新欲望和强烈的创新意图时,才能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类活动的理性把握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树立和掌握适应现代出版业要求的现代思维方式是编辑主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编辑主体要尽快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就要自觉地消除权威定势、从众定势、书本定势等对自身的负面影响,自觉破除唯上、唯心、唯书的思维方式,确立唯实求是的思维方式;就是要破除和变革静止的思维方式,树立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抛弃孤立的、单向的思维方式,树立联系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就是要破除传统、守旧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求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改变一维的单线的思维方式,树立多维的、开放的、复合的思维方式。
编辑主体心理素质的现代化。编辑主体的素质是影响自身发展方向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编辑主体的心理素质,又是编辑主体素质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辑主体的心理素质涉及人的心理各个方面,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是对原有旧体制的否定,更是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考验和重塑。在提高和建构编辑主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编辑主体要在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基础上,注重通过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来改变自己的认知品质,自觉地用唯物辩证精神、实践、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二是编辑主体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韧不拔进取的过程中,注重培育和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满腔热情,意志坚定地投入到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之中。三是要在积极投身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陶冶性情,优化个性,强化合作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不断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对人的心理特质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编辑主体必须敏锐地洞察时代的变化,主动扬弃自己个性中的消极落伍成分,迅速调整、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编辑主体才能不断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现代出版业的要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载于《共产党人》2016年第圆园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