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枸杞产地恢复交易行情却迎来下滑

枸杞产地恢复交易行情却迎来下滑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走进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六窑村位于海原县三河镇东南,紧靠银平公路、中宝铁路、福银高速公路,临近海原县工业物流园区。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916户4800余人。李真的砖厂只是六窑村众多砖厂中的一家。这是六窑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几年,随着全区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枸杞苗成为了紧俏商品,六窑村群众又在枸杞育苗上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致富途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宁夏的西海固“贫瘠甲天下”。但走进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沿清水河并行的柏油路横贯南北,就像一条丝带,将全村13个村“串”在一起。柏油路两侧,幢幢砖房沿路排开,砖房前后,枸杞树成块连片,枝头爬满了新绿,间或可看到白色的拱棚,静静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走上村子东部的产业路放眼望去,路的西侧,一行行待干的砖坯,一眼望不到头;路的东侧,砖厂一家挨着一家,砖窑烟囱中喷涌而出的浓烟、砖厂里的机器声、产业路上不时通过的运砖车的轰鸣声,生机勃勃的农村发展图尽收眼底。“2011年,我们村各类企业有141家,从事客货运输的有200户,种植枸杞2300亩、葵花6500亩,实现年产值1.5亿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7103元,比海原县的农民人均收入高出了3543元,成为了海原县的第一个收入过亿元的村子。”说起这些成绩,六窑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彪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六窑村位于海原县三河镇东南,紧靠银平公路、中宝铁路、福银高速公路,临近海原县工业物流园区。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916户4800余人。这里的地貌,与相邻的同心县、原州区相比,没什么不同:到处是连绵不绝、寸草不生的山峦,一样的干旱少雨。但不同的是,这里的群众不等不靠,靠实干致富、互相帮着致富,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六窑村西靠清水河,清水河蜿蜒北去,在流经六窑村河湾中,蕴藏着数量可观的沙石。20世纪70年代,六窑人就开始在清水河道中挖沙、洗沙,然后拉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固原县城出售,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东靠的是黏土山,优质的黏土可以烧制红砖。还在人民公社时期,六窑村就建起了砖厂,烧制机砖,销往周边城市、乡村。沙石、黏土的开发利用,换回的不仅是可贵的金钱,更主要的是让六窑人初步体味到了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味道,培养、锻炼了一批吃苦耐劳又懂技术、会跑市场的能人。改革开放以后,六窑人抓住机遇,在搞活经济、发展致富上动脑筋、想办法,加快了发展步伐。20世纪90年代前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梁立明动员几个村民入股,开办了六窑村首家砖厂,这一六窑村发展史上的创举,再一次燃起了六窑村群众发展致富的希望,优质的黏土烧制出的优质机砖,在周边建筑市场上供不应求,几年下来,梁立明等人赚了不少钱,村民开始纷纷效仿,开办砖厂,六窑村的砖厂产业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村已有砖厂16家、沙厂6家、白灰厂9家、预制厂3家,年产值8500万元。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李真砖厂的老板李真。1984年,17岁的李真初中毕业后,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由于他踏实好学,不长时间就掌握了建筑施工的基本技术,3年后,参加了乡上组织的施工员培训班,进一步夯实了基本功,不久就成为建筑工程的技术员。1990年,李真组建起了自己的工程队,开始承揽建筑工程,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他在家乡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砖窑,开始生产红砖。2010年,他又筹资200余万元,建起了人工干燥室。“过去,砖坯制成后,要自然晒干,周期长,一遇到阴天下雨,还要专门有人去给砖坯垛加盖塑料苫布,光这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现在有了人工干燥室,砖坯制成后就立即转运到干燥室中烘干,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也从过去的每块9分钱,降到了6分钱,以年生产5000万块砖来算,就能节省成本150万元。等第二个人工干燥室建成后,砖厂的规模和效益还会有更明显的提升。”指着人工干燥室南边的一块空地,李真信心百倍。

李真的砖厂只是六窑村众多砖厂中的一家。从李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六窑村人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不怨天尤人,不甘人后、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六窑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

如果说,沙石和黏土是六窑村天然优势资源的话,那么,枸杞和枸杞育苗则是六窑村群众在增收致富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另一个优势资源。

走进六窑村13组李志忠老汉家,首先看到的是客厅西墙边一字排开的沙发,靠东墙是一张大大的双人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李志忠老汉满面红光,身板硬朗,十分健谈,如果他自己不说,你绝对想不到他已是72岁高龄的老人。李老汉有4个孩子,2个儿子一个在泾源县供电局工作,一个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书,2个女儿都已出嫁。按理说,他这样的年龄和家庭情况,完全没必要再到田间地头劳作,但李老汉却闲不住,仍然和老伴在地里忙活。“现在,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了,儿女给的钱,加上高龄补贴、农业补贴,用也用不完。对于我来说,干活不是为了吃饭,就是图个高兴。现在全村人人都在忙活,我这把年纪了也不能落后,给政府添负担。天天在枸杞地里走走,伺候伺候枸杞树、枸杞苗,我就浑身感到舒坦,吃饭吃得多,睡觉也睡得香。”谈到枸杞,李老汉有说不完的故事。

“六窑村种植枸杞是从1977年开始的,是我从老伴的娘家七营镇张堡村引种过来的。”

李老汉年轻时就是个性格开朗、脑子活、踏实吃苦的人。1967年入党后,就开始担任生产队长。当上队长的那几年,他为了给集体增加收入也想了不少的法子,但都不怎么见效。看到当时的固原县七营镇张堡村的人引种枸杞手上有了活钱,他就试着弄来枸杞树,开始在六窑村试种,没想到,六窑村的碱性土壤很适合枸杞的种植,短短几年,就见到了效益。从此,枸杞就在六窑村扎下了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效益年年都有新的提高。从当初引种“大麻叶”开始,六窑村的枸杞种植走过了“0207”“宁杞1号”的历史,成为了六窑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发展路的当家产品之一。

这几年,随着全区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枸杞苗成为了紧俏商品,六窑村群众又在枸杞育苗上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致富途径。在致富能人梁立军、赵文强等人的示范带动下,开始通过枸杞枝插扦的方法大量培育枸杞苗。2011年,梁立军的3个育苗温棚一茬就收入了15万元左右。赵文强从小规模育苗开始,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他在彭阳建起了10多个温棚,走上枸杞育苗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之路。目前,全村拥有枸杞育苗温棚1000多亩,仅2011年,六窑村就卖出去了200多万株枸杞苗,收入近1000万元,成为六窑村群众发家致富新的支柱产业。

“去年,我在自家地里育了2万株枸杞苗,刚试着育,管理得不太好,成活了3000多株,卖了1.2万余元。今年我还要多育些,抓住这个挣钱的好机会,再多挣些钱。”从李老汉的言语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六窑人不甘落后、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原载于《共产党人》2012年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