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捷
这是一本描述人民之子邓小平的书,写的既是邓小平的一段特殊经历,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历程。这便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被“打倒”的人生逆境中,从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江西度过的一段日子。
说到人生逆境,可以说既普通又特殊。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是人人皆会遇到的寻常事。说它特殊,是因为有大挫折与小挫折之分,有些人遇到的人生逆境,恐怕是寻常人难以想见的。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遇到的人生逆境,既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党与国家的不幸。本书作者的笔触也就从这里开始。
纪实叙事,既可以居高来写,也可以贴近来写。作者选取了后者。为什么呢?作者自言:伟人也有小事,抓住伟人小事,也能彰显人间真情,回归历史真实。因此,这本书的故事,就从“一个厂”、“一个人”、“一个家”、“一件事”娓娓道来。我以为,这恰恰是这本书的感人与真实之处,也是它的耐人寻味之处。
人生逆境,沦落他乡,人最容易沉沦。然而,邓小平并没有沉沦。往返于“邓小平小道”,他想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在复出之后,先是治理整顿,继而改革开放,掀起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又一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大变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邓小平的心中,始终装着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始终与之同生死、共患难、共兴亡。从另一面来说,在邓小平眼里,始终没有把“文化大革命”看作是所谓“权力斗争”,是所谓“恩怨之争”、“派系之争”,因而能够得大道、成正果,深深地懂得只有彻底冲破“左”的思想禁锢,冲破传统观念的思想禁锢,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辟新道路。所以他才会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发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的肺腑之言。这恰恰是“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
这种人生逆境,对邓小平而言,经历了不止一次两次。他一次次被“打倒”,却从来没有心灰意冷,从来没有在精神上被打倒。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真理的力量。他始终坚信,真理是打不倒的,社会主义是打不倒的,中华民族也是打不倒的。然而,要坚持真理,就必须大胆地发展真理;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大胆地冲破思想禁锢,重新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里还有人民的力量。邓小平暂时被“打倒”了,却没有与人民群众隔绝开来。在江西度过的这段特殊的日子,使他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群众的真情、群众的温暖。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最富有同情心,最懂得从自身的感受中体味真善美。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特殊历史条件下,尽管不少人为一时的激情所惑,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并没有失去这些最美好的东西。正是这些人间真情,激励着邓小平在将近耄耋之年为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而鞠躬尽瘁。正如邓小平所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的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经历过逆境与挫折,但他始终对两点充满信心。一是他对人民充满信心。在同“四人帮”作斗争之时,他坚信“不能低估‘四人帮’的影响。但要看到,97%~98%的广大人民对‘四人帮’的罪行是痛恨的”。在改革开放之中,他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大政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二是他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率先破除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大锅饭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由此推动了改革开放一次又一次大跨越。与此同时,他在东欧剧变之时又坚定地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已离我们而去。但是,在他身后,留下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个丰碑,不仅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印刻在了人民的心中,化作永远的心碑。我感觉,作者用心写下这本书,也是要向世人说明这一点。这本书证明了,小事、小书,也可以反映大事件,做出大文章,留下心碑的一角。我诚心诚意地祝贺、祝愿作者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