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渐远渐淡的历史小事

渐远渐淡的历史小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中,邓小平遭受批判抄家后,被遣送到江西。让人惊讶的是,这幢楼的设计与周恩来总理的要求完全一样,好像是在专门等待邓小平的到来。校长晋升少将后调离南昌,留守者以其军衔顺口称之为“将军楼”。邓小平是一名政治家。让邓小平生活在南昌这些日子的“小事”引领后来者穿越串起来的昨天,认识今天,走向明天。

这是一本写邓小平的书,写邓小平禁锢在江西南昌日子的书。

当今写邓小平的书有多少?

傅高义在其大作《邓小平时代》中叙:“在这个世界上回忆邓小平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面世中文资料浩如烟海”。

于是,他断定:“即使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也无法全部阅读。”

如果是这样,这本书问世是多余的了,是给读者添堵了。作者不敢添堵,只想添读,添加一点点悦读。

其实,傅氏所言是有限制词的,其阅读对象主要是:“中国学者”,而且是“最杰出的”。而本书阅读对象是:中国百姓。

伟人有伟业,亦有小事;领袖忙国事,有时亦置身家务。世上任何一个伟人首先是人,有七情六欲,要结婚育子,要吃饭喝水,要用锅碗瓢盆,诸多琐事都是任何一个人一生中不可绕过的经历。将镜头对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换个角度叙事,讲儿女情长,写喜怒哀乐。慢慢展开,娓娓道来,以别于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们笔下的伟人:时代的主宰,事件的主角;叱咤风云,指点江山。

在大背景下复原历史,展现波澜,确实能给后人留下各种遐想的解读。读之厚重,放下沉重。

有时,不起眼的琐事,不足道的絮语一样能彰显人间真情,回归历史真实。

读着轻松,记着难忘,谈着实在。有伟人在身边走过,话语在耳边回响之感,这就是悦读,面向普通百姓的悦读。

历史给了作者去完成这篇可供悦读作品的可能性。

文革”中,邓小平遭受批判抄家后,被遣送到江西。当时的江西省革委会负责人拟安排他去江西最南端的赣州市。周恩来总理知道后,立即作出具体指示:邓小平夫妇要安排在南昌,要安排住入一幢两层楼房,楼上住他们夫妇,楼下住工作人员,要独房独院,还要能在院子里做些活动。

福州军区陆军步校位于南昌市西郊——新建县望城岗,校园内有一幢两层楼的住房。让人惊讶的是,这幢楼的设计与周恩来总理的要求完全一样,好像是在专门等待邓小平的到来。

那是当年专为支援中国的苏联专家建筑的公寓。专家撤走后,分给了校长居住。校长晋升少将后调离南昌,留守者以其军衔顺口称之为“将军楼”。

于是,历史便选择了这幢楼。

于是,在这幢楼里,在与这幢楼相邻的小厂里,及这幢楼通往小厂的一条小道上,就有了传世于后人的史事与思考。

料想不到的是,本想用来禁锢邓小平夫妇的“将军楼”,竟成了他们一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乐趣之处;那个锻炼改造他的小厂,竟成了邓小平深解细知民生民情之地;那条小道成了邓小平思虑国家民族未来之路,后人把这条路亲切地称为“小平小道”。昨天,因“八一起义”,南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闻名于世;今天,因“小平小道”,南昌成了改革开放的孕育之地。南昌,再次载入史册,走进世人心中。

“小平小道”见证了历史风云,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非常岁月。

邓小平是一名政治家。他又与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家庭角色,为人夫,为人父,要担当起家庭和亲情的责任。不管社会如何动荡混乱,他总会尽自己所力,所能,对妻子,对孩子担当起责任,付出全部的爱。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开荒种地,为妻子洗澡拧水、为儿子翻身擦背、为女儿婚事操心、为孩子客人上厨炒菜。他用乐观精神化解艰苦,把困难视为磨砺,把坎坷视为等待,在苦难里同样享受天伦之乐。

后来者来到“将军楼”,会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幸福家庭如何发生支离破碎,如何度过悲欢离合。“将军楼”见证了邓小平如何用爱的艺术、爱的力量与亲情的温暖支撑着一个家庭的美好;会看到他们一家人过着最朴实普通的平民生活;会感受到亲情深爱的温馨,家庭和睦的力量,人性中真善美的细节闪光。

后来者一定会领悟到一个国家的动荡必然导致许多家庭的动荡,人生之哀,家庭之痛,与国家之乱密不可分。国家不能动荡,一个民族不能缺少爱,爱国爱家,爱亲人爱朋友,爱妻子爱孩子,用爱守护好自己的家与国,是每个国人的职责。

来到这个小厂,工人们会讲述“老邓”钳工水平如何高,“老卓”清洗线圈如何认真;在这儿,邓小平与卓琳结识了他们,感受了他们家庭的冷暖甘苦,看到了最真实的国情民情,知道了最真实的民生民意。

后来者走在“小平小道”上,会置身于那个非常岁月,会理解读懂小平的思考,也会对历史发问,产生自己的思考。

这本书记录的就是那束束闪光、缕缕温馨、点点滴滴的民情民意,细细碎碎的冷暖甘苦,为后来者提供一个思考的背景史料。

字少,事碎,场景单一,时间跨度三年四个月,谓之小事小书。

小事也是历史,微观历史,碎片历史。

有些小事如一缕青烟散在历史途中;有些小事,在学者和专家们的放大镜下失真;有些小事几经过滤已经模糊。

邓小平离开这幢楼已41年,离开我们已17年。

在时间漂白剂里,历史渐远,小事渐淡,或渐无。

时间也是历史的浓缩剂、催化剂。许多小事沉入心底,伴随世界变迁,年龄增长,在思维里浓缩发酵,当重新启封时,对一些小事有了新知新悟,新舍新得。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

对话,解读;新悟,新意,这就是历史给人的魅力。

小楼小厂里的小事,连接小楼与小厂的小道,是小平留给后来者思考与不断解读的历史。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无华的表白是解读他光辉一生中大事小事的一把好钥匙。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悦读从小事开始。让邓小平生活在南昌这些日子的“小事”引领后来者穿越串起来的昨天,认识今天,走向明天。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