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最后一个台阶

跨越最后一个台阶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北大公益讲座有自己特定的框架系统,要去吃透和适应它。后来发现这不行,这会把北大公益讲座内容搞乱了。同时,每个人在北大公益讲座课程的框架下,讲自己的故事。北大公益讲座走到今天,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正如梓林学长说的:北大公益讲座其实是为志愿者开的,尤其是为发愿当讲师的志愿者开的。正是因为得到了以上的收获,可以说丫山培训帮助我跨越了最后一个台阶,而这篇文章就是我的“一次性断言”。

鲁瑞清 北京248志愿者

作为预备讲师,我全程参加了2016年6月16日至19日在江西丫山举办的北大公益讲座第二期讲师培训。

2014年5月24日,我第一次走进北大公益讲座。那已经是第300场。听完课我就报名当上了志愿者。梓林学长对我说:你要准备做讲师。那时,我对做讲师根本就没有概念,也没有太当回事。后来,我参加了2014年11月下旬在北海进行的第一期讲师培训。对于应该怎样做讲师,似乎有了一点感受。特别是唐岚、庞坤、刘建新等三位讲师分别登台后,给我很大的触动。

按照自己的年龄和经历,做讲师似乎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在国有企业工作了44年,其中40年在领导岗位上经历过来的人,“说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开会讲话。事实上,这些年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次话,写了多少讲稿,已经没有办法统计。甚至,在大场合的专题性主题演讲,也是从容应对。

但真要担任北大公益讲座的讲师,我却顾虑重重。

一是北大公益讲座有自己特定的框架系统,要去吃透和适应它。我最初的设想是:梓林学长讲生命的本源、人生的价值这些“高大上”的内容,而我讲职场、理想等中低层面的内容,形成互补的局面。后来发现这不行,这会把北大公益讲座内容搞乱了。

二是记忆力真的太糟糕了,尽管我十分喜欢北大公益讲座的原创诗朗诵作品,但让我背下来,实在是一件难事。

三是我语速太快,听众感受的效果不好。而这个毛病我早有所知,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纠正,这个年岁“改也难”了。

四是最根本的障碍是,梓林学长已经把北大公益讲座讲得出神入化,我上台难望其项背,如果把北大公益讲座讲砸了,就事与愿违了。

基于上述顾虑,我始终没有信心当这个讲师。

通过这次培训,有几点感受很深刻:

首先,做讲师是修行的一种方式。我们不是师范学校,培养职业教师。作为一名志愿者,既然为修行而来,既然有可能用登台讲课的形式为听众服务,享受付出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当讲师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包括北大公益讲座的基本理念、主要观点,以及光盘资料等。不仅是听一次,看一遍,而且需要反复吸收,深入理解。这就形成压力,给出自己学习的动力。

第三,梓林学长多次强调,北大公益讲座本质上是“讲做”,自古以来,讲师就是为人师表。讲我所做,做我所讲。讲师只要登台去讲了,实际上是在众人面前做出了保证,让自己先光明圆融善。

第四,我开始相信梓林学长说的: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有神来之笔。站到讲台上,思如泉涌,娓娓道来。同时,每个人在北大公益讲座课程的框架下,讲自己的故事。不仅可以把课程讲好,而且会有很多不同风格的课程出现。我相信奇迹会出现。

第五,我还相信梓林学长说的另一句话:只要你是真心去帮助别人,即使讲错了,也是对的,听众会理解你。

是啊!北大公益讲座走到今天,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正如梓林学长说的:北大公益讲座其实是为志愿者开的,尤其是为发愿当讲师的志愿者开的。

正是因为得到了以上的收获,可以说丫山培训帮助我跨越了最后一个台阶,而这篇文章就是我的“一次性断言”。下一步,真的该登台表演(不,是修行)了。时间,6月27日;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常乐村,那是我的老家。希望,自己的第一次可以表现得好一些,至少要合格才行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