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瑞清/北京248志愿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很多人都熟悉。裴多菲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已经达到了高于生命的顶峰。那么,你看到过失去自由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2015年10月19~22日,我有幸跟随北大公益讲座到江西省赣西强制戒毒所开课。这里,收容了1400多名戒毒人员。我们为干警和戒毒学员各举办了两场一阶课程(全员分两批),还参加了警方举办的“99重阳节亲情帮教大会”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戒毒所这样特殊的环境。时间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当时的情景还经常在我脑海中回放。
情景之一 强制戒毒
赣西戒毒所的全称是江西省赣西强制隔离戒毒所,系江西省戒毒局下属单位。赣西戒毒所的理念是:点亮心灯,燎原信念;拒毒戒毒,知行合一。
据说,戒毒最困难的是收容的第一个月,要进行人身强制。所谓强制,就是坐在钢椅子上,手和脚都被固定住。一个不大的房间,有三个座位。前边,有一个蹲式便坑。其他,空空如也。房间不仅每个角落都在摄像监控下,而且从窗外随时可以看到室内情况。我们参观时,里面没有被强制戒毒学员。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只能各人发挥想象力了。
情景之二 吸毒群体
据介绍,这里30多岁的人居多,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但为数不多。这说明,人走入社会后,有了点钱,有了更多的“自由”(家长管束少了),容易误入歧途啊。
吸毒人员,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主动吸毒,好奇、好玩,落下毒瘾;二是被动(骗)吸毒,一支烟、一罐饮料,可能就染上毒瘾。三是病人,在治疗期间使用毒品(如止痛)不当,造成依赖。
现代社会毒品毒性大,能戒掉吗?据有关方面长期跟踪调查统计,通过两年的强制戒毒,回归社会后连续三年不再复吸,就被认为是戒掉了。大约有27%左右的人是可以戒掉的。尽管这个比例不如人意,但毕竟有27%的成功率。可见毒品的危害有多大。
情景之三 走进会场
开课前的迎宾,对志愿者是一个考验。会场在二楼,戒毒学员排队上楼进入,每个人拿着自己的塑料坐凳。我们献上最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鼓掌,迎接每一位听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多数人很茫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个别人会勉强点点头,给予回应;极少数心情还不错的学员会说:“谢谢!”“你好!”当然,比起监狱的服刑人员,显得不那么木讷,也没有明显的仇视表情。
情景之四 听课期间
在能够容纳七百多人的报告大厅里,戒毒学员按照编制(大队、中队)就座。每个人都有一把塑料凳子,纵向排列。会场秩序还算好。
跟随课程的进展,他们也会积极参与互动。当梓林学长大声问:“能不能搞定自己?”他们有力地回答:“能!”最打动人心的是散文诗朗诵。当唐岚学长朗诵《假如自由明天来临》和《回家的路》时,全程鸦雀无声。很多人低下头,静静地聆听。不少人掩面而泣、潸然泪下,甚至哭出声来。
现场版的《志愿者之歌》播放时,他们竖起耳朵听,瞪大眼睛看,随着音乐击掌,完全融入了最后的热烈气氛之中。这些艺术的环节,触动了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唤醒了他们的人性和良知。课程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情景之五 散场时分
课程结束时,多数学员的表情由阴转晴了。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北大公益讲座,第一次感受到北京大学的课程可以这样讲。
干警组织有序退场,志愿者列队为他们送行,并送上纪念品。不少人发出会心的微笑,点头、鞠躬、问好并致谢,三个小时的课程已经把他们的心打开了。七百多人撤场,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结束曲《和平之歌》播完后,唐岚学长再一次朗诵《假如自由明天来临》和《回家的路》,伴随学员们离场。我相信,这一课不论他们记下了什么,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终生的印记。
镜头六 亲情大会
10月21日是重阳节,赣西戒毒所举办了一场“亲情帮教大会”,志愿者一行受邀参加。简单的开幕式之后,是学员代表带领全体戒毒学员宣读《戒毒誓词》。戒毒学员代表发言。我观察到,当梓林和敬萍学长为现场1500多名戒毒学员以及在场的干警和亲属朗诵《回家的路》《假如自由明天来临》时,不少戒毒学员低头落泪,亲属们就更是唏嘘不已,爱恨交织,不禁也眼圈发红,心被撕扯着……
是啊!一个人只有当自由被限制、被剥夺时,才知道自由的珍贵。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也是度日如年啊!自由,你在哪里?
无数事实说明,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祸及社会。不仅家里大量的财产成了缕缕青烟,而且亲情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妻离子散。有些人为此残害了身体,有些人(为毒资)走上犯罪道路,有些人……
这次我们给戒毒学员送去了一堂重新认识生命的课程,而从另一角度来说,我们志愿者是更大的受益者。戒毒学员,用自己走过的错误道路和沉痛代价,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人生教育课。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而人终究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当我们想狂妄的时候,让我们仰望星空!当我们被欲望左右的时候,让我们默念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