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瑞清/北京248志愿者
2015年6月27日,北大公益讲座第444场如期举办,地点是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常乐村。对北大公益讲座而言,这是一次普通的活动,对我来讲具有跨越性的意义。
首先,回报老家的实际行动。这次讲座在我的老家举行。62年前,我出生在这里,直到16岁半离开老家“参加工作”,平时很少回老家。45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次把北大公益讲座引入家乡,也算是对老家养育之恩的一点回报吧。
其次,众多学长前来护持。这次回到老家开课,尽管地点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但得到北京志愿者团队的大力支持,报名达到80人。不仅北京志愿者,还有远在廊坊和济南的志愿者,也前来支持,令人着实感动。
第三,首次登台讲课。一年前的5月24日,北大公益讲座开第300场时,我第一次听课,就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当时,梓林学长对我说:既然您想当志愿者,那今后要准备登台做讲师。一年多过去了,有过几次机会,我都没敢上台。一是感觉还没有准备好;二是希望找一个更合适的机会。这次把讲师“首秀”放在家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找到讲课初步感觉。当了四十多年领导,开会、讲话、做报告,次数多到说不清楚。但是,要做北大公益讲座的讲师,始终心里没有底。梓林学长一直鼓励我们:要把握重点观念,放开来讲自己的真实感受。要用自己的思路、自己习惯的风格去讲。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临场发挥。通过实践,这个办法果然不错。
第五,从此踏上不归路。梓林学长在我登台后鼓励我:“重要的是能够一直做下去。”我的答复是:“人生就是单行线,有去无回。”是啊!能够跟随北大公益讲座很幸运,能够成为讲师,为了更好的自己,只要去做,就能到,真正做到,才是真正知道。
第六,收获满满,信心满满。这次我邀请的朋友,基本上都如约到场。我的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跟随北大公益讲座一年多,只把老伴动员进来了。这次,小家庭和大家庭共有十多个人参加听课,包括我的女儿、哥哥、妹妹等,有六人当场报名参加志愿者。其中,有五人报名参加济南泰山一二三阶连开活动。
感谢多位学长见证了我的第一次登台,有你们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