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作家纪实小说创作的评价与分析是纪实小说研究的另一种视线。
首先,对纪实小说的文体称谓上大都用的是国外给予纪实小说的名称——“非虚构小说”,从公开刊物上已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可以显示出这一点:相当一部分论者将纪实文学中的这部分小说称为“非虚构小说”。并在纪实小说文体变异的梳理、纪实小说对传统文体意识的消解和新的美学追求方面,与国外论者对非虚构小说的研究趋于一致。
其次,对纪实小说的研究是裹挟在“非虚构研究”阵营中的,对纪实小说的文体探索意义和题材开掘意义有所论析,有些甚至将纪实小说创作树立为作者文体探索方面的独立的、个性的创造,但对中国当代纪实小说的文本研究用力不足、挖掘不深。目前对非虚构的研究主要呈现为“非虚构创作现象”“非虚构与报告文学”“非虚构与电影”“非虚构与诗歌”“非虚构与戏剧”等方面的关联研究。有些是从“非虚构艺术”的视野中关涉到纪实小说的,有些是在论述“非虚构创作”中附带涉及了纪实小说。譬如在纪实文学研究方面成果较多的王晖、章罗生、李朝全、丁晓原、龚举善等人,其关注点皆主要集中于报告文学的研究。而专门针对具体的纪实小说作品进行文本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也是盯着《梁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夹边沟记事》《长征》等作品——或是《人民文学》上刊发的,或是获奖的,或是销量走俏把作者拉进“作家富豪排行榜”的。
再次,对中国当代纪实小说的发展远景存有一种不自信的迟疑,朦朦胧胧中有一种“纪实小说是作家的偶然尝试”“纪实小说是随波逐流、会随时代潮声淡去”的等待心理。也有论者认为当代纪实小说的前景堪忧,对非虚构小说的存在形势和未来前景持否定态度,试图给纪实小说创作和评论“除噪”“降温”。
最后,论者和作者都对中国当代纪实小说创作、研究的理论基点和理论框架挖掘不够,甚至给人“只评述不立论”印象。这些论文没能就纪实小说给人清晰地指出论者肯定和支持的理论体系。相反,像孟昭连的《“小说”考辩》(载《南开学报》2002年第5期),靳新来的《诗化小说与小说诗化——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文体观照》(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高小康的《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小说”概念的演变》(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林岗的《论案头小说及其文体》(载《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和王齐洲、屈红梅的《汉人小说观念探赜》(载《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等,论述了小说这种“自由文体”的概念在中国文论和小说发展史中的流变,从文献梳理和文论整合的角度给纪实小说的定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照,反而为当代纪实小说的探索提供了学理性的依据。
还有的论者提倡应将具体的小说作品放在“小说史”的整体性框架中给予应有的表述深度,如刘勇强在《小说史叙述的文本策略》(载《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主张从“小说文体成长与小说创作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研究小说发展进程。而夏榆在《非修辞的生活、非虚构地写作》(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中以一个作家的身份,从创作经验的角度论述了作家创新写作的身份立场问题,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研究纪实小说作者的叙述立场和情感好恶的拿捏是目前国内论者很少深入论析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评论者对当下纪实小说进行了个案研究,并且较多的是文本细读研究,在挖掘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的纪实小说创作与以往创作的不同点上显现了个性化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