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丛生竹林河流”上的“辉煌”工程

“丛生竹林河流”上的“辉煌”工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柬语里“额勒赛”这个名字充满诗意——穿过丛生竹林的河流。此外,最大的困难是柬埔寨的多雨和技术工人的短缺。中方人员的付出也得到了柬埔寨政府的高度认可。2015年1月1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中国华电援建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项目竣工庆典仪式。得到柬方赞誉的乐建华并未松懈。

新华社记者 易凌 薛磊 谢美华

额勒赛,坐标柬埔寨西南,从首都金边沿4号公路西行300多公里到达依山傍海的国公省,再转上省道接近密林覆盖的豆蔻山区,一条新建的45公里盘山公路现于眼前,路那头就是额勒赛下游水电工程。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修建并运营的水电站不仅点亮了国公省这个曾隔绝于国家电网电力孤岛,也正改变一些柬埔寨青年人的命运。

“在一个无人区河谷建起柬埔寨最大的电站,可以承担起这个国家用电高峰期全国近一半的负荷,让普通百姓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建华说。

作为中资企业在柬水电站的旗舰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38兆瓦的额勒赛下游水电工程是目前柬埔寨境内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项目。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到2013年12月28日最后的4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整个项目比工期提前9个月完成,首相洪森专门出席了电站竣工庆典,称赞该项目将对柬埔寨社会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与消除贫困起到巨大作用,正契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柬语里“额勒赛”这个名字充满诗意——穿过丛生竹林的河流。但在这样一片旖旎风光之地修建一座现代化水电站却是困难重重。乐建华依然记得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扫雷,“是联合国队伍来扫雷的,后来在厂区还挖出过手雷”。

此外,最大的困难是柬埔寨的多雨和技术工人的短缺。乐建华说:“对我们做水电的来说,雨多是好事,但在建设期间,雨不停不仅延误工期,更影响施工和建设质量。再就是缺技术工人,当地只能找到电工和焊工,修卡车的工人都只能从国内找。”

在森林里筑大坝,风餐露宿修路建房,“斗蚂蟥、躲黑熊”,两国工作人员克服万难,最终建成电站,也结下深厚友谊。

中方人员的付出也得到了柬埔寨政府的高度认可。洪森首相亲自为额勒赛项目中11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方人员授勋。

2015年1月1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中国华电援建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项目竣工庆典仪式。(图片由中国华电提供 陈克宁摄)

柬埔寨工业、矿藏和能源大臣隋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中资电站项目实施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也赞誉有加:“所有项目建设都提前完工投产,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工期也未延宕;中资企业项目执行均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与我们政府部门合作友好;这些水电站从建设到投产我去过很多次,我观察到中国技术人员技术好,经验丰富而且努力工作,没有他们,这些项目不可能顺利完成,成本也会更高。”

得到柬方赞誉的乐建华并未松懈。他说:“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培训柬方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行业标准,授人以渔,这才是未来发展的长久之计。”

马卡是位毕业于柬电力科学学院电力专业的90后,现在额勒赛水电站运行管理部任领班。他与乐建华怀有同样想法。在柬埔寨谋求国家发展、经济振兴的今天,他这一代年轻的“高知”被寄予了厚望。

“我们的经验太少了,需要跟中国师傅学习。”马卡中文说得很流利。大学时,他也专门自费学习了汉语,目前在电站工作了3年多,靠着工资,马卡为家里贷款买了地,今年新房落成,马卡又给家里添了冰箱,这在四季炎热的柬埔寨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我能帮助家庭也很高兴,下一步计划是给家里买空调。”他说。

作为能源开发部门的当家人,隋森也看好未来柬中两国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合作:“我们计划到2020年实现所有村镇全面通电,这需要修建更多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电站和输电线路。我们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跟中资企业继续展开合作,延续两国的传统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