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玛(巴勒斯坦)
在我的国家,当我告诉别人我在学中文时,许多人感到很奇怪。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坚持要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生活。我通常会给他们这样的回答,“那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或“我喜欢不同的文化”,但事实上,在我自己看来,有些原因远比这些重要。
我和中文的美丽邂逅始于童年时的想象。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就很喜欢站在中国饰品店外惊奇地盯着橱窗里的各种东西看。在读到或是在电视里看到有关中国的内容时,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与她相遇。有时候,这些方方正正的文字被我“歪歪扭扭”地誊在笔记本上、墙壁上甚至印在我的T恤上。虽然我不懂得这些文字的含义,但只要看到它们,就不由得欢喜起来。我有一种感觉,世界上有一些既迷人又神秘的地方,激发我一点点去探索的渴望。所以,小小的我立志长大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学习中文。要知道,在那时候,在我的国家女人上大学真的是一个不简单的理想。
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了约旦大学的中文专业。但很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我所能选择的大学专业是有限的。除非我付出双倍学费,否则我不能选择中文专业。迫于经济压力,我不得不选择了工程专业。枯燥的算式和机械的思维没有让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开始寻找自学中文的办法。一开始是上网找免费的学习资料,看中文视频,不过这些视频无法满足我的学习热情。我开始结交中文专业的同学,请他们帮我纠正发音,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料以及练习口语的机会。虽然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我知道,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进步。
就这样,到大学的最后一年,我已经能读懂一些中国诗歌并且试着将这些诗歌翻译成我的母语。通过中国诗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汉语的美丽。汉语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获得好工作的媒介,她更与我生命相连、心意相通。那个时期,我读了很多中国的古诗词,李白的、杜甫的、白居易的、苏轼的……我还读了一些现代诗,非常喜欢,尤其是海子的诗,我能从《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脆弱,它带来的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2016年9月1日,国际医科学生协会联合会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市举行义诊,来自该协会的10多位医生和巴勒斯坦圣城大学医学院的30多名学生参加。图为新华社记者高路(右一)与医学院学生合影。(新华社记者刘立伟摄)
在约旦大学学习期间,我读了许多中文书,可是我的口语和听力依旧很差。我需要更为专业的中文训练,需要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于是我下定决心寻找到中国留学的机会。对于我这个巴勒斯坦平凡的小姑娘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简单的理想。
没想到,这一次很顺利,因为有了孔子学院的帮助。我不仅有到中国学习汉语的机会,有在中国留学生活的机会,更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我来到中国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好像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时光。这里的老师非常优秀,他们帮助我以正确的方式听和写。我有机会和各地的人交谈,语言能力提升迅速。中国远比我预想的美丽,这里的人们也比我想象的更为善良。我许下誓言要走遍这里的大好河山,并且我会每年都回来这里,因为中国就像我的家。
在中国的6个月,我从一个几乎不能说简单语句的女孩变成了中文“专家”,我享受与中国人进行悠长的对话,与老人们谈天说地,并且很可能像我妈妈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我拉近了与理想的距离,我那不简单的“中文梦”一次次地实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