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扬雷锋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模范人物。雷锋,这位平凡岗位上的普通战士,就是其中的典范。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胡锦涛同志指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兴起了持久的学雷锋热潮。当前,我们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为契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雷锋精神是伴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伴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拓展的一种崇高精神,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雷锋精神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片肥沃土壤,形成于我们党长期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之中。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立场和境界,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物质文明已上升到一定的阶段,但精神文明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如果上不去,就很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等堕落思想,从而引发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乱纪事件。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特殊历史阶段,大力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生命、尊重文明的风尚,营造出人与人和平相处、互相谦让的环境。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彻底根除腐化思想,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人人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良好氛围。
1.雷锋精神体现出了发扬我国优良传统的优秀品质和奋不顾身的革命斗志。我们党一贯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同时又大力倡导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党的领导下,雷锋出色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结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劳简朴、戒骄戒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发扬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等革命先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锻造了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奋勇前进的革命斗志。这种优良品质与革命斗志,正是雷锋精神激发人们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和平年代争当模范先进的力量所在。
2.雷锋精神体现出勇于探索真理的价值取向和坚定信仰的思想觉悟。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善于并长期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推动全体人民努力掌握科学理论,朝着自由而全面发展方向迈进的结晶。在党的领导下,雷锋长期认真钻研毛泽东思想,阅读报纸和政治书籍,按时参加部队各种会议和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雷锋精神,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长期孜孜以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
3.雷锋精神体现出心系人类未来的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都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强调所有共产党员都要为之奋斗终生。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雷锋身上所具有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是党长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切召唤。捍卫理想,艰苦创业,勤俭奋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已经成为新时代“风流人物”的共同特质。
4.雷锋精神体现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执著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境界。党的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关心爱护每一名同志的作风,表扬先进、鞭策落后的做法,以及全社会的热情呼唤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鼓励,是雷锋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翻看雷锋成长记录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雷锋从心底里想做无名英雄,但他思想上的每一个进步,行动上的每一处闪光,党和人民都看在眼里,并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赞扬。这激励他更加满腔热情地实践党的宗旨,热血沸腾地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境界,是党和人民悉心哺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丰硕果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党的宗旨,也是社会大众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现实表现。革命时期,很多革命先烈为夺取革命的全面胜利,使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和平时期,诸多像“雷锋式”的好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他人的利益,让很多急需帮助的人获取帮助、渡过难关。“人是需要有一定精神的”,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亦如此。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很多人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良传统抛诸脑后,出现了很多让人惊叹、震惊的行为,让人民群众感到困惑、不解。从本质上讲,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只要人人都去帮助他人,那么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只有我们心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抱负、胸怀,在实践中去践行,社会风气才会有所改善,共有的精神大厦才能建立和长存。
(二)雷锋精神是推进人民道德建设的力量源泉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雷锋精神无疑是推进人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之源。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及其承载的无数动人故事和高尚精神品格,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始终焕发着绚丽的光彩,为人们所称颂。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持久不衰、新意迭创的“学雷锋”活动热潮,雷锋精神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是因为它以平凡而伟大的人文光辉彰显出我们社会最可宝贵的道德力量,生动展示了人们对美德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与向往,不因风雨砥砺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蒙尘,描绘出一幅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怀友爱的美好图景。雷锋是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把生命的每一分光和热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民;他毅然地把个人的前途完全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他把帮助他人当做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对待同志总是“像春天般的温暖”。雷锋以言行一致的毕生实践园满地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一个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人。他短暂一生中表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志向、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操,以及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巨大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经济日益全球化、政治生态逐步民主化、社会利益诉求日渐多元化以及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潮不断涌起,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新形势下,过去计划时代单一指令性经济培育出来的道德准则,是否适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肉强食的经济法则?原先意识形态式的宣传,在如今波涛涌起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腐朽观念和思潮面前,是否依然具有绝对的天然优势?雷锋精神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符号在新时期能否依然发挥着作用,起到巨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这些都是新时代的现实拷问。面对现实的拷问和质疑,我们的回答是坚定而又肯定的。雷锋精神作为道德的楷模和榜样,在新时期、新世纪必将发挥它巨大的道德力量,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这不仅仅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定位。
雷锋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伦理的回归。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是产权明晰的多元经济,拥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诸多天然特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原有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物质文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它对精神文明的内在需求也是必然的。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奉献精神,也正是市场经济这个时代我们所应大力提倡的。
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雷锋就是一个典范。5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度谈起雷锋,谈及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像雷锋那样,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是要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就要像雷锋那样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道德的力量在于行动,有千千万万个“雷锋”的共同行动,必定会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凝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三)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推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无私奉献精神,发扬中华美德和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是“雷锋精神”的题中之意。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审美观念出现偏差,急需纠正、强化。雷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和精神旗帜。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示范引领效应,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1.对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雷锋虽然只是年轻士兵中的普通一员,内心世界却极为丰富,时刻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装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并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当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定广大社会成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深化学习雷锋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差距,而且可以看到理想信念的无穷力量。
2.对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催化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传统美德在雷锋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全新的升华。他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表现出主人翁的博大胸怀。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发挥无形的催化作用。
3.对人们的创新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尤其需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像雷锋那样,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新挑战,切实解决改革发展新矛盾。
4.对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今天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严重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不断滋生蔓延。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宝贵品质,让雷锋道德光芒重新照亮个别社会成员逐渐暗淡的心灵,已成为当前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立足当前、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遵循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增强学习建设活动的实践性、群众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第一,要增强实践性。学习雷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不是一个高深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人人参与并能有所作为的实践课题。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于雷锋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踏实足迹。这就昭示我们,必须把实践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到学习建设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要增强群众性。“一个人先进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同志的这一句至理名言正是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把握的要义。“一枝独秀景色平,万紫千红才是春”。学习建设活动不是某个组织、某个行业、某个社会成员的单独行为,而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参与活动。这就需要按照“高起点、低落点”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到雷锋并不遥远,原来就在身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高深,完全可以做到。从而把组织倡导的活动变为亿万群众自觉参与、躬身践行的行动。
第三,要增强长期性。建立一套社会认可、群众接受、操作性强的常态化推进机制。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行业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中、小学主阵地作用,把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开展学习建设活动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把学习建设活动同普通群众的日常善举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第四,要增强有效性。重实际、讲实效,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实践证明,任何活动无论搞得怎样热闹,如果没实效、群众不受益,都不可能长久。要增强学雷锋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就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社会乐参与、群众得实惠、全民强素质”的目的。
(四)雷锋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有力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必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
1.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
建国初期,各项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这种情况下,雷锋精神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思想。新形势下,受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很多人产生了贪图享乐、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而放松对思想的改造和提升,使个人主义现象盛行,社会极度缺乏温暖和爱心。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当前全社会共同的主题。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种高尚的、道德的、文明的精神来支撑、改变人们的常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因此,只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思想恶疾,才能使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勃勃;另一方面,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热潮,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2.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正是由于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个永恒课题。近年来,中央提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以实际行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从而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确立现代社会正确价值导向的需要
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作指针。雷锋所做的虽然都是一件件普通的小事,但正是在这些小事中蕴涵或揭示的是何为价值和如何实现价值,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重大命题。
雷锋精神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幸福并不存在于一种模式,关键看哪一种能够带来恒久而又更高的精神享受。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提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所谓快乐和幸福不仅表现于肉体或感官,更主要的是反映于精神,因为肉体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许多情况下还会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金钱可以带来满足感,但不一定会带来幸福感。当全社会的人所作出的努力都完全着眼自己,或都把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就不可能造就一个美好的社会,因而也不可能真正获得幸福。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人无度的欲望,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引导大众,保证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平衡,追求个人权益与社会担当的平衡。一句话,人不可能总是生活在物质世界,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五)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仁”的观念,是向上与向善的精神地标
雷锋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时代已经很不一样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呼唤雷锋的声音却更强了。这正像老子所说:“大道废,有仁义”。
这也是传统思想“仁”的观念。“仁”就是人与人的互相善待。可以说,珍重人在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崇尚和谐是人共有的普遍倾向。人在互相善待中享有满足和幸福,各种融洽关系给人带来愉悦,是一种不可否认的共性。相反,一个人心里如果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就会匮乏精神的满足感。
雷锋精神在半个世纪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说明雷锋精神是具有普遍人性意义的文化。不管历史正在呈现给人们什么,不管社会处于什么现实状态,人性都有一种普遍的追求,那就是雷锋这样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